摘要:目的 對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在診斷梗阻性黃疸上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進行臨床治療的80例梗阻性黃疸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其同時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聯合磁共振膽胰管水成像(MRCP)技術和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診斷檢查,然后對兩種臨床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通過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臨床診斷的惡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是88.46%良性病變診斷的準確率是92.59%;而采用MRI結合MRCP檢查所得惡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是71.43%,良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是77.78%,經比較兩組數據有顯著性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梗阻性黃疸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臨床診斷時,能夠清晰的顯示處患者膽道占位性的病變以及病變部位的立體結構關系,同時能提供強大的后處理功能,具有很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鍵詞:梗阻性黃疸;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磁共振成像;臨床價值
目前,梗阻性黃疸作為臨床上外科一種常見性疾病,臨床常用的檢查診斷手段有CT、彩超、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經皮肝穿刺造影(PTC)和磁共振膽胰管水成像(MRCP)技術等,其中ERCP、PTC屬于有創(chuàng)性的檢查方法,因其并發(fā)癥多、操作復雜,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沒落[1]。而彩超檢查方法因會受到腸道氣體的干擾,對于人體膽總管下端的病變處診斷的臨床效果不是很理想。近年來,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2]。本次臨床研究以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進行臨床治療的80例梗阻性黃疸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對其同時采取磁共振成像(MRI)聯合磁共振膽胰管水成像(MRCP)技術和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診斷檢查,然后對兩種臨床診斷方法的疾病準確率進行比較分析?,F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進行臨床治療的80例梗阻性黃疸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患者男性46例,占57.5%,女性34例,占42.5%,患者的年齡在21~74歲,平均年齡(53.6±5.8)歲,病程在20~90d,患者的平均病程(46.8±7.4)d。
1.2方法 對于所選擇的梗阻性黃疸患者同時采取MRI聯合MRCP和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法進行診斷檢查,結合病理診斷理論對這兩種臨床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率進行比較分析。在采取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診斷之前,囑咐患者禁食4~,h在掃描之前15~30min左右飲用600~100ml的清水,并且讓患者進行在深吸氣之后進行屏氣訓練。在掃描時先對患者的腹部進行常規(guī)的CT掃描,為了對陰性法的CT胰膽管成像(N-CTCP)區(qū)域進行確定,囑咐患者在吸氣后要屏氣一會兒,利用患者在屏氣時完成三期的掃描。選用100毫升歐乃派克或者優(yōu)維顯作為血管的對比劑,并控制給藥速率在3.0~4.0 ml/s進行肘前的靜脈推注。結束掃描之后重建數據,每層的間隔為0.5mm,層厚也為0.5mm,采用多種處理方法對其進行重建,接著對圖像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診斷[3]。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6.0對以上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組間以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來表示,采用χ2進行檢驗。兩組數據對比以P<0.05作為有數理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兩種方法臨床診斷顯示,80例的梗阻性黃疸患者中有26例惡性病變和54例良性病變。通過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臨床診斷的惡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是88.46%良性病變診斷的準確率是92.59%;而采用MRI結合MRCP檢查所得惡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是71.43%,良性病變的診斷準確率是77.78%,經比較兩組數據有顯著性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臨床上梗阻性黃疸疾病是因為人體的肝內外膽管收到梗阻而引發(fā)的一系列疾病,其病因相對較復雜,由此增加了診斷上的困難[4]。在許多臨床研究中顯示,對梗阻性黃疸疾病采用磁共振胰膽管水成像聯合磁共振成像技術和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檢查與診斷,均具有很好的臨床價值,且采用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對疾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更高[5]。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在對梗阻性黃疸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技術進行臨床診斷時,能夠清晰的顯示處患者膽道占位性的病變以及病變部位的立體結構關系,同時能提供強大的后處理功能,具有很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國臣.多層螺旋CT在梗阻性黃疸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31):7590.
[2]汪斌,王衛(wèi)星,丁佑銘等.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對梗阻性黃疸診斷的臨床價值[J].臨床外科雜志,2011,19(1):20-22.
[3]薛亮棟,弓余威,張景峰等.多層螺旋CT在梗阻性黃疸診斷中的價值[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0,39(1):51-52.
[4]付筱童,張祥林.128層螺旋CT對膽管下端梗阻性黃疸的診斷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33(3):380-382.
[5]鄭柏軍,李欣.64排螺旋CT膽道成像診斷梗阻性黃疸的臨床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31-432.
編輯/蘇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