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來本院就診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對照組予以拉米夫定進行治療,觀察組予以恩替卡韋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jié)果 觀察組血清HBV DNA轉(zhuǎn)陰率、HBe Ag轉(zhuǎn)陰率、ALT改善程度均較之對照組理想,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10%,明顯高于對照組(72.41%)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恩替卡韋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具有理想的治療效果,安全可靠,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復(fù)制,優(yōu)勝于拉米夫定,極具臨床應(yīng)用價值。
關(guān)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恩替卡韋;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流行全球的傳染病,若不采取及時的治療,有極大可能會發(fā)展成為肝癌或肝硬化等嚴重后果,對人類生命安全構(gòu)成了極大的威脅。目前,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關(guān)鍵在于抗病毒。為探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效果,特對2013年10月~2015年4月來本院就診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展開研究,以下即為本次研究結(jié)果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來本院就診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9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為19~65歲,平均年齡(46.6±2.8)歲,病程2~20年,平均病程(12.1±1.6)年;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為22~63歲,平均年齡(39.2±1.7)歲,病程5~18年,平均病程(9.5±2.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 ①慢性乙型肝炎檢測確診;②病程≥6個月,HBe Ag呈陽性,血清HBV DNA≥1 105拷貝/mL,3個月內(nèi)ALT≥2倍正常值;③未接受核苷類藥物進行治療,無本研究用藥禁忌癥;④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
1.3方法 對照組予以拉米夫定進行治療: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觀察組予以恩替卡韋進行治療:恩替卡韋0.5mg,空腹服用,1次/d,服藥后2h內(nèi)禁食。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用藥12個月。
1.4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患者在第1個月、第4個月、第8個月、第12個月的血清HBV DNA、HBe Ag、ALT水平。
1.5臨床療效判定標準[2] 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或完全消失,肝脾腫大明顯縮小,擊叩脅肋無疼痛感,肝功恢復(fù)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肝脾腫大無明顯變化,擊叩脅肋無明顯疼痛感,肝功有所恢復(fù)或基本恢復(fù);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肝功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 100%。
病毒學顯效[3]:HBV DNA<5 102拷貝/mL;血清學顯效:HBeAg轉(zhuǎn)陰;生化學顯效:ALT<40U/L。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l8.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P<0.05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jīng)過藥物治療后,觀察組29例患者中,顯效12例,占總例數(shù)的41.38%,有效15例,占總例數(shù)的51.72%,治療總有效率為93.10%,遠遠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2.41%),P<0.05,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血清改善情況對比 觀察表二可知,觀察組血清HBV DNA轉(zhuǎn)陰率、HBe Ag轉(zhuǎn)陰率、ALT改善程度均較之對照組理想,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得到明確,有學者[4]認為乙肝病毒可大量復(fù)制,產(chǎn)生的抗原性物質(zhì)會損害肝細胞免疫系統(tǒng)。恩替卡韋是一種新型抗乙肝病毒藥物,能夠有效對乙肝病毒多聚酶進行抑制。 恩替卡韋磷酸化后可生成三磷酸鹽,活性較高[5]。拉米夫定在臨床治療乙肝方面應(yīng)用較久,但具有一定局限,其對HBV DNA復(fù)制的抑制作用不如恩替卡韋理想。從本研究中也可看出恩替卡韋在改善血清指標以及治療有效率等方面均優(yōu)勝于拉米夫定,治療確切,安全可靠,抑制乙肝病毒復(fù)制效果顯著,極具臨床應(yīng)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薛闖.39例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3,18:42+44.
[2]楊翠.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中應(yīng)用恩替卡韋治療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4,12:117-118.
[3]李勤英.HBsAg、HBeAg定量檢測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2013,04:33-36.
[4]陳園,張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倫理探討[J].肝臟,2014,11:897-898.
[5]朱艷萍.不同抗病毒治療方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06:974-978.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