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肺結核患者臨床資料,根據(jù)護理時不同方案分為兩組(各6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變化與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兩組干預后SDS、SAS評分較干預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大(P<0.05);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有效應用于肺結核患者,可有效緩解其負面情緒,并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肺結核;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肺結核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該疾病病程長,患者需予以長時間治療,且病情比較復雜,嚴重影響其生理及心理健康[1]。最新大量報道顯示,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肺結核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2]。本研究針對120例肺結核患者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方案的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肺結核患者臨床資料,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男女比例34:26,年齡49~72歲,平均(57.6±6.3)y;文化程度:大?;蛞陨?4例,中學24例,小學及以下22例。研究組男女比例32:28,年齡50~75歲,平均(58.7±4.7)歲;文化程度:大專或以上16例,中學23例,小學及以下21例;兩組上述各項基線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宣教和日常生活護理等。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同時加強與其家屬間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詳細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樹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用藥及飲食指導:護理人員需掌握藥物藥理作用,及時、細心、準確用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囑患者飲食定量、定時,多食用蛋類、瘦肉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食物,及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食物。③其他干預:針對每位患者不同作息時間與自身條件,合理指導其進行鍛煉,并協(xié)助其制定活動計劃。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心理狀態(tài)評定: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定,SAS、SDS 標準分≥50分,即判斷為焦慮或抑郁狀態(tài)[3]。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WHOQOL-BREF)評估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共分為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四個維度,分值均介于35~9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4]。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用百分比(%)表示,以χ2 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心理評分對比 兩組干預后SDS、SAS評分較干預前均顯著下降,且研究組下降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肺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由于該病具服藥時間長、慢性發(fā)病、傳染性等特點,患者難免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反應[5]。若對本病相關知識認識不足,或治療不規(guī)范,易產(chǎn)生耐藥性,因此,于治療同時,加強干預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后SDS、SAS評分較干預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組下降幅度比對照組大,提示綜合護理干預有效應用于肺結核患者,可有效緩解其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從而提高治療配合度。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積極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或者用支持、安慰以及聽音樂等一系列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應[6]。同時加強與其家屬間的心理疏導,囑其耐心傾聽患者苦惱,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并予以精神支持。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后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各維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這與陳超、李紅等人文獻研究結果類似,進一步驗證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肺結核患者的有效性、可行性[7]。分析原因可能為:護理人員仔細觀察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咳痰、咯血、咳嗽等癥狀變化,并囑其飲食定量、定時,多食用蛋類、瘦肉等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食物,及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食物。禁飲酒與吸煙,避免增加對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刺激,從而加重咯血、咳嗽等癥狀。此外,針對每位患者不同作息時間與自身條件,合理指導其進行鍛煉,并協(xié)助其制定活動計劃,運動量需由小到至大增加,從而達到增強肺活量的目的[8]。
綜上所述,肺結核患者合理、有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不僅能夠緩解其負面情緒,而且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謝菲.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理質量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5,36(01):136-137.
[2]王莉端,潘琴,陳榮.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35(11):1802-1804.
[3]王玉蘭.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像[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09):147.
[4]樂丹.綜合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生活質量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10):124-125.
[5]于宏.加強心理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者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30(33):152-153.
[6]劉春霞.心理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應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24-25.
[7]陳超,李紅,夏晨曦,等.護理干預對老年肺結核患者抑郁焦慮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03):128-130.
[8]趙曉英.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恢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6):54-5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