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路徑化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在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臨床應用的效果研究。方法 將80例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在實施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實驗組采用路徑化的健康教育進行健康宣教,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較兩組患者在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以及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的差異。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對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方面,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路徑化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在實施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患者及家屬非常滿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路徑化健康教育;中風;中醫(yī)護理方案;效果
中風又稱腦卒中(Stroke)或腦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是一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征的急性腦血管疾病[1],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fā)率的特點。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在中國,每年新發(fā)病患者>150萬例, 且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目前我國現有幸存者>700萬例,而腦卒中幸存者中病殘率達到了70%~80%,生活不能自理者達到42%,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在腦卒中的所有發(fā)病類型中,腦梗死占70%[2]。有研究表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發(fā)癥和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3]。根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013年頒布的《13個病種中醫(yī)護理方案》[4]中腦梗死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結合腦梗死恢復期臨床路徑以及??谱o理特點,課題組成員自行設計并組織臨床專家經過多次論證,最終形成了腦梗死恢復期健康教育路徑表。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們應用健康教育路徑表單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腦病科2013年8月~2014年7月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住院患者8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62±5.50)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上35例,小學5例,無文盲;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4±6.42)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上33例,小學7例,無文盲,兩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風病(腦梗死恢復期)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在30~75周歲;③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聽讀能力;④自愿參加本研究者,接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視聽障礙;②合并有心、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的原發(fā)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③不愿意參加及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1.2.1根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013年5月頒布的《13個病種中醫(yī)護理方案》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結合腦梗死恢復期臨床路徑以及??谱o理特點,課題組成員自行設計并組織臨床專家經過多次論證,將中醫(yī)護理方案中的所有內容涵蓋在健康教育路徑表中,最終形成了與中風(腦梗死恢復期)中醫(yī)護理方案配套的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表單。
1.2.2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法進行指導,由責任護士進行健康宣教,內容涵蓋了疾病知識、藥物知識、飲食指導、相關檢查以及康復等,效果評價無統(tǒng)一規(guī)定。實驗組對責任護士進行了集中培訓,規(guī)范了健康教育內容以及時限要求,統(tǒng)一了評價方法和標準。實驗組將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引入整個疾病治療護理過程。首先由責任護士篩選納入病例,在患者入院當天,將健康教育路徑執(zhí)行單發(fā)與患者一份,以使其了解應該掌握的相關疾病知識。責任護士嚴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徑要求,每天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同時對已指導過的內容及時進行效果評價,了解患者掌握情況,如果發(fā)現前次教育效果不理想,責任護士進行重新宣教并記錄簽字;護士長定期檢查健康教育路徑執(zhí)行情況,征求患者意見和建議,針對存在問題召開專題討論會,分析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尋找對策,學習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確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1.3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記錄患者的住院日、住院費用、評估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患者對健康教育滿意率等,比較兩組患者上述5項指標的差異性。
1.3.1疾病相關知識調查 自制問卷表,內容包括10 個條目,每個條目設計三個選項:知道(10 分)、部分知道到(5 分)、不知道(0分),滿分 100 分。在患者入院當天、出院前1d進行評定。
1.3.2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 采用國際康復醫(yī)學界常用的Barthel 指數量表,內容包括進餐、洗澡、修飾、穿衣、大小便控制、如廁、床椅轉移、平地行走、上下樓梯等,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復越早,由責任護士在入院當天、出院前1d進行評定。
1.3.3患者對健康教育滿意率調查 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健康教育滿意率調查表,共計 10 個問題,每個問題有三個選項:滿意(10分)、較滿意(5分)、不滿意(0分),滿分 100 分。在出院前進行問卷調查。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健康知識評分、自理能力評分 在α=0.05檢驗水準下,采用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入院時自理能力評分和健康知識評分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出院時實驗組健康知識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出院時實驗組自理能力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滿意度、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費用 在α=0.05檢驗水準下,采用t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12.42±0.24)d,少于對照組(14.70±0.27)d,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住院費用(5863.29±538.55)元,少于對照組住院費用(7021.32±565.21)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滿意度得分(97.35±2.25)分,高于對照組(89.34±3.3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 討論
腦卒中是神經系統(tǒng)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其發(fā)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在腦卒中的所有發(fā)病類型中,腦梗死占70%。根據國家公布的第3次全國居民死因調查結果來看,腦卒中位列城鄉(xiāng)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占死亡總數的22.45%。而幸存者中病殘率達到了70%~80%,生活不能自理者達到42%,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5]。中風恢復期是指發(fā)病2w后或1~6個月內[6],此期大多數患者經急性期救治后仍留有程度不同、形式不一的后遺癥,如運動、感覺、記憶甚至思維等各方面的障礙,這一階段正是患者功能康復的關鍵時期,但往往由于患者或家屬缺乏健康相關知識,尤其缺乏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及癥狀、藥物知識、疾病預防、康復等健康知識,造成患者依從性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勞動能力、溝通能力下降甚至喪失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健康教育是近年來大力提倡的一種健康干預措施,它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tǒng)、有評價的教育活動。通過健康教育, 可以幫助人們改變不健康行為,使人們自覺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最終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7]。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沒有標準的流程,施教者水平參差不齊,在缺乏科學、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指導下,出現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化、不系統(tǒng)、不全面等多種現象?;谝陨锨闆r,我們根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下發(fā)的《13個病種中醫(yī)護理方案》,結合臨床路徑工作模式,制定了與方案相配套的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腦梗死恢復期健康教育路徑即是其中之一。課題組成員在制定表格時充分考慮到??铺攸c及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將各期護理要點列于表中,按時間順序分段系統(tǒng)地實施健康教育,并分階段評價效果,注重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內容涉及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系統(tǒng)、全面、具有中醫(yī)特色護理的全部資料,貫穿于患者住院過程的始終。通過路徑表實施健康教育,不僅增進了護患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重要的是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了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自身存在的風險因素,自覺改變原有不利于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主動參與意識,遵醫(yī)行為大大提高,同時增強了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治療的信心,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也使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的執(zhí)行更具有可操作性,不僅避免了傳統(tǒng)健康教育\"填鴨式\"的宣教方式,保證了健康教育貫穿到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且規(guī)范了護理人員行為,減少了護理行為的隨意性。護理人員要為患者提供規(guī)范、全面的健康教育內容,就必須具有扎實、系統(tǒng)的中醫(yī)基礎理論及專科專病知識,從而促進護理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上級護士或護士長定期的考核、評價,促使護士自覺完成健康宣教工作,克服了傳統(tǒng)宣教過程中只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患者對宣教內容掌握的程度,確保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時我們依據中醫(yī)護理方案內容,在健康教育路徑表中體現了辨證施護要點、中醫(yī)護理技術的應用評價以及不同癥型所給予的膳食指導等,充分發(fā)揮和體現了中醫(yī)學理論整體觀、辨證施護在臨床實踐中的特色和優(yōu)勢。
因此,中醫(yī)護理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腦梗死恢復期患者,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以及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縮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平均住院費用,而且在實施過程中增加了護士與患者交流溝通的機會,和諧了護患關系,減少了護患糾紛,有效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促進了護理人員對中醫(yī)基礎及??浦R的學習與提高。本研究通過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實施路徑式健康教育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耿貫一.流行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91.
[2]劉泉開.腦卒中的現狀與急救對策[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07,18(3):129.
[3]王曉翠, 陳兆修, 王愛紅. 腦卒中康復期健康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2,(3): 32.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關于印發(fā)中風等13個病種中醫(yī)護理方案(試行)的通知[S].2013-05-16.
[5]劉瓊芳. PDCA循環(huán)在腦卒中康復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A]. 武漢市人民政府.“兩區(qū)”同建與科學發(fā)展——武漢市第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武漢市人民政府:,2010:3.
[6]張伯臾.中醫(yī)內科學[M].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212.
[7]Katsura H.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training,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and patient education[J].Nihon Rinsho,2011,69(l0):1836-1849.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