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比分析甲狀腺占位性病變B超圖像與病理結果。方法 選取我院接收的100例甲狀腺占位性病變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B超診斷,并將其診斷結果與手術后病理結果進行對照。結果 本組100例甲狀腺占位性病B超診斷與手術后病理結果相對照,符合率達92%。結論 甲狀腺占位性病變B超圖像診斷與手術病例診斷的符合率較高,可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甲狀腺占位性病變;B超圖像;病理;對比分析
甲狀腺占位性病變是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近些年來我國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漸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對女性健康的威脅性極大[1]。故而,及早明確診斷,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改善患者預后就顯得尤為重要[2]。本次研究為探討B(tài)超診斷在甲狀腺占位性病變中的應用價值,隨機抽取100例2010~2014年甲狀腺占位性病B超診斷與手術后病理結果相對照,符合率達92%,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甲狀腺占位性病變100例,女63例,男37例,年齡在26~27歲。
1.2儀器 ①B超:麥迪遜6000型超聲波診斷儀,探頭頻率:7.5MHz,探頭為線陣探頭。②病理:奧林巴斯光學顯微鏡,中薄切片,HE染色。
1.3方法 患者采用仰臥位,肩后墊以薄枕,使頭向仰,頸前部得以良好暴露,應用高頻探頭置于頸前部,在甲狀腺部位行橫切掃描及兩側葉縱切掃查,正常甲狀腺聲像圖:正常甲狀腺通過峽部作橫切面掃查時,左右側葉呈對稱分布,腺體包膜光滑清晰,腺體實質呈底或中等強度回聲,光點細小,分布均勻。腺體前方的強回聲光帶為皮膚和經前筋膜回聲所形成,其深部的扁平狀低回聲區(qū)委頸前肌反射,峽部后方氣管內混合回聲為氣管軟骨和氣體回聲所形成,腺體后外方為兩個圓形暗區(qū),內側是搏動明顯的頸總動脈,外側是呈動感的頸內靜脈,兩側血管呈對稱分布。在氣管兩側作縱切面探查時可顯示甲狀腺兩側葉的長軸切面,呈長橢圓形,上下兩極略呈錐形。正常甲狀腺的測量值一般認為:甲狀腺前后徑1~1.5cm或小于2cm,左右徑2~2.5cm,上下徑4~5cm,峽部厚度小于或等于0.4cm。
1.4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比較 本組100例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的術前B超初步定性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的符合率達92%。
2 診斷
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由于病變性質不同,組織學成分和結構各異,并以組織結構的異型性對B超聲像的影響最大,現(xiàn)分析如下。
2.1甲狀腺囊腫 ①超聲表現(xiàn):甲狀腺內出線圓形,橢圓形或多房性囊性液性暗區(qū),暗區(qū)邊界清楚,邊緣光滑,周圍有纖細.明亮的包膜光環(huán),暗區(qū)后方回聲明顯增強,暗區(qū)周圍為正常甲狀腺組織回聲。②病理特點:甲狀腺囊腫多數(shù)為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的結節(jié)或腺瘤有退變液化所致,本質上屬腺瘤囊性變,囊壁增厚,有纖維化或鈣片。囊內為粘稠液體或膠質,內襯上皮消失。
2.2甲狀腺瘤 ①超聲表現(xiàn):甲狀腺組織內出線邊界清楚,輪廊規(guī)則的異?;芈晠^(qū),邊緣可能有暈環(huán),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內部回聲為低回聲中等或略增強回聲,回聲分布均勻。②病理特點:腫瘤包膜完整,腫瘤組織大小一致或不一致,排列擁擠內含膠質與成人正常超聲表現(xiàn):甲狀腺內相似的濾泡構成。
2.3甲狀腺瘤囊性變 ①超聲表現(xiàn):甲狀腺組織內所見輪廊規(guī)則的異?;芈暎瑑炔坑休喞容^則的液性暗區(qū)。②病理特點:腫瘤內許多小濾泡組成。有的上皮細胞聚集成堆,尚未形成濾泡,腔內不含或僅含少量膠質。間質較多,伴有水腫出血或良囊性病變。
2.4甲狀腺乳頭狀腺瘤(乳頭狀囊腺瘤) ①超聲表現(xiàn):甲狀腺組織內所見輪廊規(guī)則邊界清楚的液性暗區(qū),后方回聲增強,其壁上有中等回聲區(qū),呈乳頭狀,向液性暗區(qū)內突出,有的也可呈多房狀。②病理特點:乳頭狀腺瘤一般認為極為罕見,所有乳頭狀腫瘤都應高度懷疑為癌,因此WHO不推薦應用\"乳頭狀腺瘤\"這一術語。具體病理特點可參考以下甲狀腺乳頭狀腺癌的病理特點。
2.5甲狀腺乳濾泡狀腺癌 ①超聲表現(xiàn):腫瘤常呈單個圓形或橢圓形結節(jié),少數(shù)可多發(fā),直徑1~10cm。但多數(shù)<3cm,回聲中等,致密可見衰減現(xiàn)象,通常分界較清或部分有包膜??捎衫w維化或鈣化。腫瘤較大時發(fā)生出血.壞死.液化囊性變。此時瘤光團內部出線不規(guī)則形低或無聲區(qū)或液性暗區(qū)。②病理特點:形態(tài)變化很大,范圍從形成很好的濾泡到富于細胞實質性團塊,濾泡形成很差或形成篩狀結構,常見到多種結構類型同時存在。
2.6甲狀腺乳頭狀腺癌 ①超聲表現(xiàn):一般與濾泡狀腺癌相似,腫瘤大小不一,多數(shù)為0.5~0.3cm,癌塊以囊性液性暗區(qū)為主要改變,并見囊壁上有乳頭狀強光團突向囊腔內。②病理特點:許多乳頭狀癌含有復雜分枝的乳頭,末端常呈尖突,乳頭有血管間質中軸。被覆單層低柱狀瘤細胞,細胞核的特征性改變包括:毛玻璃樣外觀;體積大;染色淡;外形不規(guī)則;深的核溝;核仁不明顯;細胞質陷入形成假包體;細胞核常重疊。
2.7甲狀腺髓樣癌 ①超聲表現(xiàn):多為單個實質性結節(jié),偶可見多發(fā)性,包膜不完整,回聲致密光點粗大,不均勻,回聲有衰落,常呈浸潤性生長,與周圍正常甲狀腺組織分界不清,結節(jié)內常有鈣化灶。②病理特點:腫瘤典型有的由實質片狀,島嶼狀或小梁狀,排列的多邊形或梭形細胞形成,細胞質中有豐富顆粒,CT免疫反應陽性。髓樣癌形態(tài)結構變化廣泛,多數(shù)腫瘤可見淀粉樣間質
2.8甲狀腺未分化癌 ①超聲表現(xiàn):腫瘤一般較大,可累及兩葉及甲狀腺以外組織,無包膜,與正常甲狀腺組織分界不清,腫瘤內可見大片壞死,而局部呈低回聲。②病理特點:典型的由不同比例梭形,多邊形和巨細胞組成,單一般一梭形和巨細胞為主,癌細胞形態(tài)多種多樣,梭形細胞可似纖維肉瘤樣或橫紋肌肉瘤的帶狀細胞,核分裂相常見,巨細胞常呈多核,呈破骨細胞樣,可見不典型核分裂相,腫瘤中?;旌隙喾N成分,包括鱗形細胞或肉瘤灶
3 討論
B超檢查一般只能作為定位診斷,有些初步定性診斷只能靠檢查的工作經驗來判定[3]。近幾年來,為了提高B超初步定性的臨床經驗,分析不同病理組織成分與B超聲像圖的相關性[4]。對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的B超診斷與手術后病理結果相對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病理診斷符合率達92%
總之,盡管目前B超診斷多是定位診斷,多病變的定性診斷還缺乏特異性,但通過幾年的努力,反復對甲狀腺占位性病變的B超診斷,與病理診斷的比較對進一步加強B超的初步定性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金華,張軍.實用超聲診斷手冊[M].北京:軍區(qū)出版社,2003:74-87.
[2陳忠華,沈銘昌,郭幕依.實用外科病理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7:678-687.
[3]泉水.新編超聲顯像診斷學[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53-357.
[4]劉芳,肖螢.聲彈性成像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節(jié)[J].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26(6):1028.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