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鋼琴演這種藝術表演形式,有著很強的音樂表現(xiàn)力,在演奏中,演奏者的相互配合是取得成功與否的關鍵。本文從雙鋼琴發(fā)展著手,以雙鋼琴音樂的演奏特點為依據(jù),淺談演奏雙鋼琴作品過程中,何如培養(yǎng)演奏者雙方的合作與默契精神,以期給更多的鋼琴演奏者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雙鋼琴演奏;演奏特點;合作與默契
一、雙鋼琴演奏概述
(一)何為雙鋼琴演奏
雙鋼琴演奏是指兩位演奏者在兩架鋼琴上進行演奏,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是一種常見的鋼琴二重奏的室內(nèi)樂形式。雙鋼琴演奏是在四手聯(lián)彈的基礎上產(chǎn)生,這種表演形式需要兩位演奏者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去構建音樂形象,詮釋音樂內(nèi)涵,使鋼琴散發(fā)更加迷人的魅力,增強音樂表現(xiàn)效果。雙鋼琴演奏不是簡單的兩個人疊加演奏一個音樂曲目,也不同于四手聯(lián)彈,它講究演奏者之間的相互配合,也考驗作曲家在雙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上的把握。其音樂表現(xiàn)力遠遠超過鋼琴獨奏。
(二)主要的雙鋼琴作品
經(jīng)查閱,在音樂會中演奏較多的雙鋼琴作品有:
1.大型雙鋼琴作品:圣?!敦惗喾抑黝}變奏曲》(op.35);莫扎特《柔板與賦格》(K46);德彪西《黑與白》;斯特拉文斯基《奏鳴曲》;拉赫瑪尼諾夫的兩部組曲(op.5、op.7);巴托克《為兩架鋼琴和打擊樂寫的奏鳴曲》;興德米特《奏鳴曲》;梅西安《阿門幻想》等。
2.進行改編的雙鋼琴作品的有:李斯特改編自貝多芬的交響曲《浮士德》與《但丁》的同名雙鋼琴作品;李斯特改編自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的系列雙鋼琴作品;舒曼的《行板與變奏》;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及f小調(diào)鋼琴五重奏;雷格爾《莫扎特主題變奏與賦格曲》;布索尼《對位幻想曲》等。
3.專為教育而寫及程度較淺顯的作品有:如古利特等其他作曲家寫的簡易的小品;約翰·斯特勞斯圓舞曲作品的雙鋼琴改編版本等。
4.中國的雙鋼琴作品有:殷承宗等改編的《黃河》;曾珍、張慧琴改編的《紅旗頌》;2006年出版的《中國雙鋼琴曲選》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鋼琴協(xié)奏曲被改編成雙鋼琴演奏。
(三)雙鋼琴在國內(nèi)外的一些情況
雙鋼琴演奏這樣一種藝術表演形式一直在不斷發(fā)展,一些音樂院校專門開設有雙鋼琴教學課程,另外也有一些比賽專門針對雙鋼琴演奏。
1.雙鋼琴教學
國外許多音樂院校開設有雙鋼琴專業(yè)方向,如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大學,從附小到附中,再到大學,都開設有此專業(yè),使學生從小就接受這方面的訓練,培養(yǎng)與其他演奏者合作的能力。我國一些音樂院校也開設了集體課、小組課教學,建設有專門的雙鋼琴教研室。如天津音樂學院,除了本身所具備較強的師資力量外,還經(jīng)常請一些國外的學者來學校講學,讓校內(nèi)的學生了解更多與此相關的信息動態(tài)。2005年中央音樂學院在研究生招生中也設立有此專業(yè),雙鋼琴在國內(nèi)將朝著更專業(yè)的方向發(fā)展。
2.雙鋼琴演奏比賽及曲目創(chuàng)作
西方國家早將雙鋼琴演奏納入正式比賽,并為此設定比賽,如美國邁阿密國際雙鋼琴比賽、波蘭國際雙鋼琴比賽等。1997我國在深圳也首次舉辦了“97全國青少年雙鋼琴比賽”,在國內(nèi)掀起了雙鋼琴演奏與教學熱潮。我國一些音樂家也在不斷嘗試雙鋼琴音樂作品寫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張有瑜、趙曦、張景等編寫的《中國雙鋼琴作品選》是我國第一本具有中國風格的雙鋼琴作品選,獲得了許多演奏者推崇。
二、雙鋼琴的演奏特點
雙鋼琴演奏不同于鋼琴獨奏與鋼琴協(xié)奏,雙鋼琴演奏中,兩架鋼琴地位平等,通過二者默契的配合,充分發(fā)揮各自音域特點,使二者融合為一個整體,共同完成作品的演奏。
(一)不同于鋼琴獨奏的演奏特點
雙鋼琴演奏與鋼琴獨奏一樣,都是以鋼琴為基礎的演奏形式,都對演奏者的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然而,鋼琴獨奏的演奏者只需要按照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依據(jù)演奏技巧來表現(xiàn)音樂,此過程中,可根據(jù)自己的領悟與體驗控制音樂的起伏與節(jié)奏的輕快緩急,使音樂具有個性、內(nèi)涵突出。但是雙鋼琴是由兩架鋼琴一起演奏,每一架琴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一首作品中,每一架琴都有自己的演奏區(qū)域與技法,不同的聲部交織、協(xié)調(diào),這對演奏者來說,既要彈清楚自己要彈的部分,同時又要兼顧對方,每個樂句、樂段的處理,都需要雙方共同演奏,相互配合,這對演奏者來說,在技巧、音樂理解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
(二)不同于鋼琴協(xié)奏的演奏特點
鋼琴協(xié)奏是指鋼琴與其他樂器組合或樂隊一起演奏的的表演形式。在鋼琴協(xié)奏曲中,鋼琴仍然處于主要地位,其他樂器則為從屬地位,鋼琴貫穿于作品始終,其他的樂器主要起到增強鋼琴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作用,幫助鋼琴充分展現(xiàn)其音樂特色與演奏特色。而在雙鋼琴演奏中,兩架鋼琴沒有主次之分,都處于平等地位,只是根據(jù)自己的聲部,發(fā)揮各自的音羽特點,相互合作,以完成作品的演繹。
三、雙鋼琴演奏中,如何培養(yǎng)演奏者雙方的合作與默契精神
雙鋼琴是一種需要較高水平合作的演奏藝術,它要求強強聯(lián)盟,它不是“弱+弱=強”的聯(lián)盟,相反雙方演奏水平都弱的話可能得到的效果是更差。并不是兩個人的演奏就能更熱鬧,實際上四只手演奏的缺陷依然無法掩飾,很可能造成混論,嚴重影響到演奏質(zhì)量。
(一)合作原則
1.技術相當
雙鋼琴演奏要求演奏者雙方的演奏技術相當,如果一方水平很強,另一方則比較弱,演奏時會使水平高的一方處于主要地位,而弱的一方則是從屬地位,由于其手指控制達不到要求,會致使強的一方也發(fā)揮不出其演奏水平。雙鋼琴演奏中兩架鋼琴地位平等,只有技術相當,才能保證音樂進行的流暢與自然。
2.音樂理解能力相當
對于藝術來說,個性非常重要,鋼琴演奏也不例外。演奏者的學習歷程與生活體驗各不相同,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作品,不可能達到完全一致的演奏效果,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與處理都不一樣。在雙鋼琴演奏中,既要注重自己的個性,發(fā)揮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又不能太過,畢竟雙方的共同演奏才能完成一首作品,如果對音樂的理解偏差太大,則很難使音樂融合才能形成一個整體。
3.寬容的態(tài)度與相互交流的心態(tài)
雙鋼琴演奏雙方在練習過程中,除了彈好自己該彈的部分外,還需與合作者相互交流、討論,在對音樂的理解上達成統(tǒng)一。音樂本身是抽象的,再加上每個人的生活情感體驗不一樣,難免會有不同的觀點,如果沒有寬容的心態(tài),就難以展開合作。人不是機器,在一起練習的過程中免不了會出現(xiàn)一些失誤,也可能由于狀態(tài)不好而影響合奏的進度,因此演奏者雙方要多溝通,盡量讓彼此的觀念達成一致。雙鋼琴的地位不分主次,有時候音樂主題在兩架鋼琴上交換演奏,因此,演奏者要巧妙配合才能實現(xiàn)角色互換。
(二)合作方法
1.分奏與合奏的結合
雙鋼琴作品是由兩架琴共同完成的,因此演奏者和在熟悉曲譜之后,就要盡可能快地進行合練,不能只顧著練熟自己的部分再中途抽時間合幾次就上臺,否則跟獨奏沒有什么區(qū)別。要從始至終地形成合作意識,培養(yǎng)相互之間的默契。每一次討論交流,既是技巧上的合作練習與探討,也是對音樂理解進一步達成共識,在不斷的磨合中,逐漸實現(xiàn)音樂的升華。
2.角色互換、學會聆聽
演奏者雖有分工,但并不意味著把自己的部分練好就可以,音樂的進行不是生硬的對話,演奏者應該要具備全局意識,從整體角度思考,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角色和音樂感覺,甚至能熟練演奏對方的音樂部分,所以,在練習過程中,要多用心聆聽對方的演奏,聽對方的音樂處理。相互之間越了解對方所要演奏的音樂感覺,則能配合得更加默契。
3.及時處理分歧與矛盾
演奏者在練習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分歧和矛盾,但是面對分歧與矛盾,彼此可以有自己對音樂理解的堅持,但雙鋼琴演奏畢竟不同于鋼琴獨奏,面對沖突和矛盾時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演奏,從而尋找一種最合適的方法。矛盾如果不能及時解決,越積越多,慢慢地矛盾就變成一種習慣,在這種沖突之中,音樂難以融合、自然。因此,演奏者要及時溝通,解決當下的分歧與矛盾。
(三)合作內(nèi)容
1.作品風格、內(nèi)涵及藝術處理
拿到樂譜后,不要急于去演奏,先要對作品資料進行研究,如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傳記、作品風格、時代內(nèi)涵等,有些作品能找到比較權威的演奏,同一作品,不同的演奏者能詮釋不同的版本,選擇一種雙方都較為滿意的版本先試聽,聽聽大師們的音樂處理。
2.演奏技術
演奏技術的合作是指演奏作品時所運用的演奏技巧,一首作品中,細每個音都有自己的彈奏方法與處理,音樂的每一次細微變化都離不開演奏技術,演奏技術支撐著音樂向前發(fā)展。雙鋼琴作品是在兩架鋼琴上具有邏輯性的聲部結合,除了基本的演奏方法,還要注意各聲部之間層次感和結構感。
四、結語
雙鋼琴演奏是一門合作的表演藝術形式,它有著較為悠久的發(fā)展歷史,在演奏中,每架鋼琴所演奏的不是獨立的音樂,只有演奏者雙方相互配合,多進行音樂形象與內(nèi)涵、演奏技術等方面交流,多聆聽對方的音樂部分,才能在演奏中讓音樂變得自然流暢,塑造更加完美地音樂形象,表現(xiàn)作品本身的音樂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