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應用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本次醫(yī)學研究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接受人性化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50例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6%,對照組50例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80%,兩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有助于其恢復速度的加快,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因而推廣和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剖宮產手術;圍術期;人性化護理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臨床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核心,關注護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創(chuàng)造性,保證患者最大限度獲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滿足感。剖宮產手術圍術期產婦接受人性化護理,有助于產婦分娩后不適感的減輕,以及機體功能的早期恢復,將傳統(tǒng)的臨床護理模式轉化為社會醫(yī)學-心理-生理相結合的綜合性護理模式[1]。本次醫(yī)學研究就對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應用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醫(yī)學研究選擇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為觀察對象,患者年齡在21~32歲,平均(28±3.5)歲。其中,經產婦30例,初產婦70名;單胎生產95例,多胎生產5例。通過隨機分組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且兩組觀察對象基本臨床資料對比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術前護理 剖宮產手術通常會對產婦造成較為嚴重的心理刺激,使其長時間保持手術應激狀態(tài),而過度的焦慮和恐懼情緒又會加重患者的生理變化,主要體現為降低疼痛閾,減少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的分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減少垂體后葉縮宮素的分泌等等。所以,護理人員應在手術治療前向患者說明手術的麻醉方法、治療效果、安全性、操作方法和目的,鼓勵患者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對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正確認識。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應保持親和的態(tài)度,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焦慮情緒,增強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積極應對手術[2]。
1.2.2術中護理 患者送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對產婦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陪同患者完成手術,對于意識狀態(tài)清醒的產婦,應定時交流,保證其輸液通道暢通。若產婦對于胎兒分娩存在緊張和不適感,則可幫助產婦分散注意力,消除疼痛感。胎兒娩出后,護理人員可幫助新生兒與產婦通過貼臉、摸手等方式消除陌生感。器械護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迅速、準確、積極地配合手術進行,手術過程中保持室內安靜,動作應盡量準確、輕柔,防止手術過程中不良聲音對其造成刺激,從而幫助產婦平安、順利地度過圍手術期[3]。
1.2.3術后護理 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①生命體征監(jiān)測:護理人員術后應定時對產婦病情變化情況機械能觀察,了解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陰道出血狀況,尿液性質、量和顏色的變化,并動態(tài)監(jiān)測其血壓、呼吸、脈搏和體溫的改變,同時,告知產婦手術后1~2d內子宮收縮疼痛和切口疼痛均為正?,F象,不必過度驚慌,如有需要可適當應用止痛藥物;②母乳喂養(yǎng):護理人員術后應囑產婦加強母嬰接觸和溝通,新生兒清洗干凈后及時送回病房吸吮雙側乳房,對產婦乳汁分泌產生良性刺激;③術后飲食:手術后6h內應完全禁食,6~8h后適當食用流食,在其腸蠕動完全恢復后,可正常飲食,囑其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發(fā)生便秘[4];④管道護理:保證產婦術后導尿管通常,避免堵塞、受壓和扭曲,每天定時清洗或更換導尿管,對尿液的量和顏色進行觀察,術后12~24h可將導尿管拔除,尿管拔除前每2h一次實施間斷放尿;⑤活動和體位:對于硬膜外麻醉的產婦,手術0~8h后可保持去枕平臥位,向一側偏轉頭部,保證嘔吐物和分泌物順利流出,按照患者恢復程度的不同,每6~8h幫助其翻身一次,促進惡露和腹腔引流物排出,提高切口愈合速度[5];⑥尿漏現象護理,腎盂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和腎盂成形手術均為臨床常見的泌尿外科治療方法,然而患者術后存在一定的尿流現象發(fā)生率,其主要原因在于腹腔鏡手術中對腎盂輸尿管切口的縫合不當造成;⑦皮下氣腫護理:皮下氣腫的主要誘發(fā)原因在于腹壓過高,氣腹針穿刺失誤,皮膚切口過大影響了工作套管與腹膜間的緊密程度。予包扎,護理上注意保護皮膚,減輕焦慮多可自行吸收。
1.3觀察指標 使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定,共包括護理知識掌握情況、服務態(tài)度、專業(yè)技能、溝通能力等幾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為80分以上,一般滿意為60分以上,不滿意為60分以下??倽M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病例總數×100%[6]。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醫(y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使用χ2檢驗方法對計數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若P<0.05,則表示數據之間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50例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96%,對照組50例剖宮產手術圍術期患者臨床護理總滿意度為80%,兩組觀察對象臨床護理滿意度對比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護理人員積極的心理干預、細致耐心的護理服務、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均有助于產婦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的恢復,以及患者配合度和依從性的提高,進而保證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通常情況下,產婦進入手術室后,會產生一定的恐懼感和緊張感,此時,護理人員耐心、熱情的人性化護理,能夠使其獲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安全感與滿足感,另一方面,人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也有助于增強產婦對于護理人員的依賴感與信任感,進而有助于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使其更加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護理服務不應僅針對患者的疾病,還應該實現社會-心理-生理的有機結合,使患者得到精神、心理和生理的全方位護理,因此,護理人員應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主動學習和積累護理經驗,掌握更加先進的臨床護理服務理念和技術,在剖宮產圍手術期產婦臨床護理過程中,嚴格貫徹執(zhí)行人性化護理的基本理念,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全面的臨床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熊潔霞,吳芳輝.人性化護理在剖宮產手術配合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11,2(1):23-24.
[2]李潔芬.人性化護理對擇期手術患者圍術期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33(11):1307-1308.
[3]周彥娟.手術室實施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928-1929.
[4]許麗華,陳紅玲.手術室患者的人性化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8-9..
[5]王領會,王紅麗。女性普胸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狀況及護理干預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150-151.
[6]李智明.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3):116-117.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