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自我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近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進行護理研究。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干預,給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飲食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干預后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的評定評分狀況以及生活中自我管理的能力。結果 觀察組經過飲食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血糖下降明顯,較對照組更加顯著;生活質量的評定也高于常規(guī)護理小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各項指標比較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采用自我飲食護理干預法干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生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很好的護理效果,不僅能夠有效的控制了血糖,提高了患者和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從多個方面改善了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自我飲食護理;糖尿?。簧钯|量;影響分析
隨著社會的競爭壓力的逐漸加大,因壓力和外界刺激導致的疾病也越來越多,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也在侵蝕著一部分人群的健康和生活,也增加了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使糖尿病的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1]。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方法除了藥物控制以外,還包括生活中飲食療法和飲食護理干預控制。西醫(yī)的藥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和降低血糖,從長遠看,讓血糖長期維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水平還需要從飲食干預著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實驗研究對象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00例經WHO有關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為( 47±5.6)歲。所有患者均已明確診斷為糖尿病,且患者均意識清楚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無精神病史,其家族也未有患精神病,無惡性腫瘤和重大疾病患者。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日常傳統(tǒng)護理。按照醫(yī)囑日常給患者注射胰島素或著口服用藥,血壓高的患者給予降壓治療,對飲食方面實行低鹽和低蛋白的控制,監(jiān)督患者蛋白質的日攝入量在0.8g/kg,定期對患者進行血糖和血壓的監(jiān)測。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自我飲食的護理干預。首先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的健康知識的普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飲食控制意識,使患者了解到不當的飲食對糖尿病的惡化有多大的影響,提高患者自我主管意識和能動性,提高護理的依從性。通過健康教育也能夠更加的了解患者病情,讓患者通過學習相關知識后對自身疾病和狀況有更科學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對食物中過量的糖攝入的危害有更清楚的意識,為日后飲食干預計劃的實施做好基礎和鋪墊,保證計劃順利地按照目標進行[3]。對本組所有病例均做好檔案紀錄,包括患者體重、血糖、日攝入量、不良反應等,一旦出現(xiàn)不良狀況及時報告醫(yī)生僅習慣處置,積極調動家屬參與計劃的積極性,讓患者能夠在家屬的監(jiān)督下,更好的完成護理計劃,也避免受由于家屬導致的不利于飲食護理干預計劃實施的環(huán)境條件的干擾,這直接影響了干預的結果。飲食護理原則就是少食多餐,定量攝食,避免多量食物造成胰島素的負擔過重,少量還會出現(xiàn)痛癥酸中毒[4],聚餐應酬需有節(jié)制。飲食的自我調控也非單純的控制飲食,一般需要配合適量的運動方能有效。飲食與運動搭配,可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5]。在飲食護理的干預中,護士需要大力地倡導患者們加強體育鍛煉,但是,鍛煉需要結合自身的身體情況酌情適度運動,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運動之余也要正常定良攝入食物,避免引起低血糖,告知患者不能在飯后立即運動,運動時間在餐后2h為最佳。如果運動量較大,運動時間較長,需要補充一定的食物攝入。
1.3觀察指標 血糖指標、生活質量評定表、自我管理能力評分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4.0對所得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比較P<0.05表示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空腹血糖在干預前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血糖平均值比較見表1。
2.2生活質量評定方法使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6],表中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情感職能三項,測量評分判定患者生活質量。兩組的比較情況見表2。
2.3自我管理能力的評定包含多項,合理飲食、控制煙酒、堅持鍛煉、作息規(guī)律、血糖監(jiān)測以及按時服藥都是判斷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兩組比較結果見表3。
3討論
糖尿病的自我飲食護理干預是針對不同個體特征的患者來制定飲食方案的護理干預,其計劃參考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活動的強度,其護理干預更有針對性、計劃性,改變不當的膳食結果效果更為顯著。飲食計劃干預還根據不同患者的飲食習慣,將食譜的三餐量通過\"食物交換表\"來互換[7],此中方法更人性化,受到了院內患者的好評,患者滿意度頗高。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這一前期工作的開展為后期患者嚴格按照食譜定時、定量的攝食起了重要的作用,患者依從性很高。從本次結果來看,護理計劃制定的詳細且貼合每個患者的自身狀況,患者按照計劃的實施情況良好,整個護理結果有很好的體現(xiàn),經過飲食干預,觀察組的各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對家庭成員的調動也對飲食護理計劃的完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飲食需要家庭成員的配合實施,飲食屬于家庭范圍內自我性質的護理,親屬對患者的影響很重要,在監(jiān)督和勸食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了家庭成員的配合和堅持,患者才能夠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綜上,自我飲食的護理干預較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更有針對性、更人性化,同時對家庭成員的配合要求度也很高,需要運動加以配合護理,對改善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有顯著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禹仲華.飲食自我護理干預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全科護理,2009,7(13):1186-1187.
[2]石彩霞,方坤洋.糖尿病中醫(yī)飲食護理相關問題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9):1692-1693.
[3]李蘭英.探討糖尿病患者的飲食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12):181.
[4]史乖利,劉曉波.關于糖尿病患者飲食護理的探討[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11(9):140,154.
[5]蔡丹艷,方雪.糖尿病飲食護理的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4,06(5):66-66.
[6]江晨.飲食護理干預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9):548-548,549.
[7]李素芝.糖尿病中醫(yī)飲食護理相關問題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2(1):289-289,290.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