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腫痛安膠囊局部使用治療小兒潰瘍性口腔炎的臨床療效,并探討相應的護理措施。方法 選潰瘍性口腔炎患兒42例,按完全隨機化原則分為兩組:其中22例作為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即靜點抗生素、補液、糾正酸堿失衡、口腔護理等)基礎(chǔ)上,予腫痛安膠囊調(diào)敷局部應用治療;20例作為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患兒體溫降至正常、疼痛減輕能進食時間、疼痛流涎癥狀消失時間及潰瘍?nèi)鲈簳r間均小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5.45%,對照組總有效率75%,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予腫痛安膠囊局部應用治療小兒潰瘍性口腔炎療效確切,配合精心護理,能達到高效快速的理想治療效果。
關(guān)鍵詞:腫痛安膠囊;小兒;潰瘍性口炎;局部應用治療護理
小兒潰瘍性口腔炎是小兒時期很常見的口腔感染性疾病,由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或大腸桿菌等感染引起。多見于嬰幼兒,常發(fā)生于急、慢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口腔不潔更利于細菌繁殖而致病[1]??谇粷兂0l(fā)生在舌、頰、上腭、唇內(nèi)側(cè)及咽部等處,有時擴展唇外面及口角,初起時口腔黏膜充血與水腫,不久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上有纖維素性炎性分泌物形成的假膜,呈灰百色或黃色,邊界清楚,易拭去,露出溢血的創(chuàng)面,但不久又被假膜覆蓋,有明顯的燒灼樣疼痛,小兒疼痛難忍、哭鬧不安、難以進食,且大部分有發(fā)熱,體溫39~40℃[2],局部淋巴結(jié)腫大,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增多。如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常影響小兒進食,導致營養(yǎng)不良?;純嚎谇火つ?,患處疼痛、流涎、拒食而造成很大痛苦,過去應用一些含漱液及金霉素、魚肝油、西瓜霜等,效果不理想[3],為了尋找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我科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予腫痛安膠囊局部應用輔助治療小兒潰瘍性口腔炎,在減輕患兒口腔痛苦、促進潰瘍愈合、縮短病程等方面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齡8個月~9歲,均勻年齡3歲半,就診時病程1d~4d,口腔不同部位均出現(xiàn)2個~3個以上潰瘍或糜爛,四周充血殷紅、灼熱疼痛、流涎、拒食、頜下淋巴結(jié)腫大,伴發(fā)熱,。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22例和對照組20例,專人進行觀察。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潰瘍部位等差異無明顯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口腔護理,有發(fā)熱、白細胞升高者同時應用抗生素及對癥治療。觀察組在每次常規(guī)口腔護理后應用腫痛安膠囊,具體方法為:每次用雙氧水清洗潰瘍面,再用生理鹽水洗凈后,將腫痛安膠囊內(nèi)藥粉用少量香油調(diào)成糊狀,用無菌棉簽蘸敷于口腔黏膜潰瘍處,年齡小不配合者,可借助壓舌板,動作輕柔,涂抹后禁食水至少30min,3次/d。觀察72 h,記錄患兒體溫、疼痛、潰瘍愈合等情況。
1.3療效判定標準 分顯效、有效和無效。凡使用以上兩種方法處理后48h體溫下降,疼痛消失,潰瘍明顯愈合,進食快,淋巴結(jié)明顯縮小為顯效;72h熱退,口瘡消失,淋巴結(jié)明顯縮小為有效;72h,熱未能全退,口腔潰瘍可減輕,淋巴結(jié)縮小為無效[4]。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兩組患兒治療后,觀察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治療組顯效17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45%;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75%,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護理
3.1口腔護理 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清洗潰瘍面,年長兒可用含漱劑。鼓勵多飲水,進食后漱口,保持口腔粘膜濕潤和清潔,減少口腔細菌繁殖。對流涎者,及時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膚干燥、清潔,避免引起皮膚濕疹及糜爛。
3.2飲食護理 予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飲食,食品宜微溫或放涼后進食,同時應避免刺激性食品和酸性飲料。局部疼痛嚴重者,在食前用1%普魯卡因或2%利多卡因涂患處以止痛[5]。
3.3正確涂藥 為了確保局部用藥達到目的,涂藥前應先將紗布或干棉球放在頰粘膜腮腺管口處或舌系帶兩側(cè),以隔斷唾液,再用干棉球?qū)⒉∽儾空衬け砻嫦锤蓛艉蠓侥芡克?。涂藥后囑患兒閉口10min,然后取出紗布或棉球,不可立即漱口、飲水或進食。
3.4食具專用 患兒使用的食具應煮沸消毒或壓力滅菌消毒。
3.5監(jiān)測體溫 體溫超過38.5℃時,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溫,必要時給予藥物降溫。同時做好皮膚護理。
4討論
口腔潰瘍是由于上皮壞死脫落而使組織形成凹陷,潰瘍底部是結(jié)締組織,潰瘍局部疼痛明顯。早期表現(xiàn)為上皮水腫,繼而上皮破壞脫落形成潰瘍,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固有層及粘膜下層有炎細胞浸潤,大多為淋巴細胞,還有漿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膠原纖維分解斷裂,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小血管管壁增殖,管腔可閉塞壞死[6]。傳統(tǒng)的口腔粘膜潰瘍治療方法主要著重于局部的止痛,如外用藥膜、軟膏、含漱液、含片等[7],而對于如何加快潰瘍的愈合則重視不夠,故療效不是很理想。傷口愈合的基本過程是:炎癥反應,細胞增殖,結(jié)締組織形成,傷口收縮及改建。消除局部疼痛,加快潰瘍的愈合是治療的關(guān)鍵。
腫痛安膠囊主要成分為三七、天麻、僵蠶、白附子(制)、防風、羌活、天南星(制)、白芷,主要功能為祛風化痰、行瘀散結(jié)、消腫定痛,處方中君藥白附子:性大溫,味辛甘?!侗静菥V目》中稱,白附子燥,治面疾。藥理研究證明,白附子有顯著的祛風、抗炎作用。臣藥僵蠶:辛咸平,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jié)的功效,協(xié)助君藥祛風散結(jié),解毒消腫。臨床常用于治療風痰眩暈,咽喉腫痛,癰腫頭痛等癥。臣藥天麻:性辛﹑溫﹑無毒,有祛風﹑定驚之功效,佐助君臣藥物舒緩肝氣﹑治療頭痛等癥。佐藥防風:味辛﹑甘﹑性溫,有解表發(fā)汗﹑祛風除濕作用。佐藥白芷:味辛﹑性溫,功能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等作用,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細胞新陳代謝的作用。處方中三七味甘﹑微苦﹑溫,入肝﹑胃經(jīng),三七專走血分,善化瘀血,止出血,消腫塊,行瘀血,止疼痛。以上諸藥配合,共奏行瘀散結(jié)﹑解毒消腫的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防風主要成分升麻苷和5-0-甲基維斯阿米醇苷具有良好的解熱鎮(zhèn)痛、抗炎消腫的生理活性[8];三七能明顯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以及多種致炎劑所致的組織腫脹[9];防風﹑羌活﹑白芷、僵蠶分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致病菌和革蘭陰性致病菌有殺滅和抑制作用[10]。
根據(jù)腫痛安成分中的以上作用,所以我們將腫痛安膠囊內(nèi)藥粉用少量香油調(diào)敷于口腔潰瘍處,結(jié)合常規(guī)治療及精心的護理,不僅能減輕患兒疼痛,能盡早進食,從而消除家長的焦慮,而且能夠促進口腔潰瘍愈合,加快病情好轉(zhuǎn),縮短病程,減少住院時間,從而減輕病患家庭經(jīng)濟負擔。
總之,局部應用腫痛安膠囊治療小兒潰瘍性口炎,能減輕患兒痛苦,縮短病程,從而減少住院費用,容易使患兒及家長所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慕逖.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4:248.
[2]熊桂娟,陳育純.小兒潰瘍性口腔炎83例護理體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16):2502.
[3]劉雅玲.思密達治療小兒潰瘍性口炎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14):154.
[4]關(guān)錦玲.自擬口腔潰瘍停治療小兒口腔炎的療效觀察[J].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4,5.
[5]盧拱照.兒科學及護理[M].廣東:科技出版社,1986:55.
[6]鄭麟蕃,張震康,余光巖,主編.實用口腔醫(yī)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43-165.
[7]李秉琦,主編.口腔粘膜病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51-52.
[8]肖永慶,楊濱,姚三桃,等.防風質(zhì)量標準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3):185-187.
[9]靳士英.新編中醫(yī)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7:338.
[10]王浴生.中藥藥理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3:43-1237.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