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當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缺乏全方位、深層次認知,在情感認同上缺位,知行脫節(jié),不同群體的大學生在認知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文章建議,高校應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用,重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化內(nèi)外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化需求,從教育渠道、發(fā)展平臺、服務過程、創(chuàng)新方法等方面積極應對。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認同 踐行
[作者簡介]趙元(1977- ),男,云南永善人,樂山師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樂山 "614000)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樂山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心校級課題“新形勢下增強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的有效途徑”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1251)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6-0049-03
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理念和具體內(nèi)容,強調(diào)在全社會各階層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全國上下掀起了新一輪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踐活動。為更好地了解當前大學生認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況,筆者在樂山師范學院、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五所高校展開了一次調(diào)研,調(diào)研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發(fā)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83份,樣本范圍涉及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學科涵蓋文、理、工、藝體四大類,樣本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時,筆者對部分學生、老師進行了座談和訪談,了解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踐行的認識和意見,為本研究提供了可支撐的事實依據(jù)。
一、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踐行現(xiàn)狀
1.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水平不同,缺乏全方位、深層次認知。數(shù)據(jù)顯示,只有21.35%的同學能準確回答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會議是“十六屆六中全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nèi)容四個主題的回答中,能夠清楚知道靈魂、主題、精髓、基礎的同學占少數(shù),分別是24.24%、40.57%、26.68%、27.62%,一半左右的學生記不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的基本內(nèi)容。關于“接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途徑”回答,41.61%的學生選擇是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選“課本”的占27.61%,選“電視廣播”的占14.27%,“報紙”的占4.49%,“學校宣傳板報”占 4.49%,而選“網(wǎng)絡”的僅為4.62%,這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宣傳教育中,網(wǎng)絡新媒體的利用明顯不足,同時反映出,大學生的主動意識不夠,不會通過各種途徑自發(fā)、主動地學習了解相關內(nèi)容。
2.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情感認同整體較高,但仍然存在情感缺位現(xiàn)象。調(diào)查顯示,學生積極贊成“三個倡導”,認為在全社會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非常有必要”與“有必要”的分別占38.50%、51.41%。調(diào)查中還了解到:學生比較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前途充滿信心;學生對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關注度最高,充滿期待。但是,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還存在著情感缺位、理想信念模糊、思想意識淺薄等現(xiàn)象。少數(shù)學生干部對西方社會思潮的本質(zhì)和危害認識不清,有的甚至信仰佛教、道教,相信迷信,近15%的學生不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1%的學生不能完全認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23%學生不完全認同社會主義榮辱觀等。
3.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知行脫節(jié)比較嚴重。關于馬克思主義,完全認同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的學生占61%,而在學習生活中“始終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只占35.7%,相差25.3個百分點。關于愛國主義,出國深造、學有所成后,關于是否回國,30.97%的學生選擇“國外條件好就留國外”。關于誠信問題,在學生貸款不按期還款問題上,仍然有10.24%的學生認為“等到有錢再還”,2.72%的學生認為“不受約束,可以不還”。這表明,大學生雖然清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仍有一部分學生沒有真正踐行。
4.不同群體的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踐行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性別上,男生和女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上存在差異,女生在知識內(nèi)容的準確把握程度上明顯高于男生;在年級上,大一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最低,大二學生認知程度最高;從專業(yè)類別看,在認知程度上,文科生最高,其次是理科學生,最后是藝體類學生;在踐行度上,文科生最高,其次是理科學生,最后是藝術類學生;在是否是學生干部上,學生干部的認知、認同、踐行都顯著高于非學生干部;在政治面貌上,黨員在認知、認同、踐行上均顯著高于團員學生和群眾學生;同時發(fā)現(xiàn),師范類學生在認知、踐行度上優(yōu)于非師范類的學生。
二、影響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踐行的因素
1.社會多元文化對學生價值認同的沖擊。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影響大學生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主要因素,“社會風氣的影響”(34.85%)排在第一位,接著是“多元價值觀的沖擊”(21.33%)“大學生群體影響”(13.87%)“網(wǎng)絡文化的沖擊”(11.77%)“西方社會思潮的影響”(5.94%)。社會多元文化對學生價值認同的沖擊較大,存在一定負面影響。一方面,大學生價值觀迷茫和矛盾交織,既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推崇西方多元文化價值觀,既崇尚個人功利主義,又提倡奉獻社會和服務他人。另一方面,大學生價值觀比較功利和短視,目的功利化、庸俗化,注重物質(zhì)利益和短期的回報。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調(diào)查表明,多數(shù)學生肯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具有較大的積極作用,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評價不高。雖然經(jīng)過高校的多方努力,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nèi)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過時的情況仍然普遍存在,與當代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一定差距,實效性較差。58.21%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nèi)容沒有針對性,大而空,與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關系“不密切”;48.20%的學生認為教育的方式與學生的接受方式“不符合”,希望方式多元化。同時,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認為所在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合實際,效果很好”的學生只占40.80%,“不太切合實際,效果一般”的43.85%。對于輔導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中起到的作用,64%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
3.家庭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家庭教育在塑造人的價值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失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同樣,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中,家庭教育的影響也很明顯。對家庭教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23.91%的學生認為“非常大”,38.84%的認為“比較大”,認為在引導學生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父母的作用和影響甚至超過輔導員、班主任。調(diào)查還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嚴重影響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近30%的學生認為,如果條件允許,自己也不想努力,當好“官二代”“富二代”就行了,這種思想認識必然會影響到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4.大學生自身思想認識不成熟,缺乏文化自覺。調(diào)查顯示,29.40%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主要取決于“自己”,占到第一位,其他決定因素依次是社會26.49%、思政課教師15.43%、父母8.87%、輔導員7.90%、班主任6.68%、專業(yè)課教師5.22%。因此,雖然外部環(huán)境對大學生認同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最根本的影響因素還是來自于自身,即內(nèi)因決定外因。受個體認知水平和自身思想認識程度的影響,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意義的認識及其對基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等,都還有待于提高和拓展。同時,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正確認知。部分大學生缺乏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正確認識,精華與糟粕不分;還有部分學生缺乏對外來價值觀的合理認識,不加質(zhì)疑地追捧西方文化,即文化不自信,價值觀不自信;這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踐行狀況。
三、加強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踐行的對策
1.繼續(xù)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最早接觸、最有影響力的渠道之一。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主要決定于教育者的教育培養(yǎng)水平。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改革教學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方面,應注重人文關懷,授課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需求,讓課堂充滿現(xiàn)實感、貼切感和親切感;另一方面,應加強討論和引導,運用符合學生接受心理的方式方法,在多樣性與選擇性的互動中實現(xiàn)價值認同。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化內(nèi)外環(huán)境,搭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發(fā)展平臺。校園文化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重要陣地及有效途徑。首先,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活動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熱情,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其次,占領網(wǎng)絡輿論陣地,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形成強有力的輿論態(tài)勢,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最后,創(chuàng)新宣傳渠道,開拓多樣化載體和方式,引導學生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提高個人精神境界,培養(yǎng)社會文明風尚。
3.重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全過程,不斷提升學生認知的水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一是要充分發(fā)揮輔導員的作用,有針對性地解決大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幫助其扭轉(zhuǎn)錯誤的價值觀念,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和要求重建價值觀。二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三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開展的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用積極、健康的活動去引導和規(guī)范學生。
4.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化需求,把社會主義價值觀轉(zhuǎn)化為實踐行為。大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性比較突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階層,甚至不同性別、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方式和行為模式上都存在著差異。因此,應充分重視大學生的個體和群體需要,準確把握大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根據(jù)不同群體的特征調(diào)整教育手段,采取分層、分類教育培養(yǎng)的方法。同時,重視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引導大學生主動進行有效的自我學習和教育,自覺參加各種教育實踐活動,把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jié)合,把外在的規(guī)范內(nèi)化為自身行為準則,并轉(zhuǎn)化為相應的實踐行為,真正做到內(nèi)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田霞,王永芳.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2).
[2]劉崢.大學生認同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