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在當今的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深入與發(fā)展,小學的英語教學也會隨著這樣的變化而不斷產生新的要求。尤其是對于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求,改革與創(chuàng)新是新課改號召下的新目標,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中,教師要學會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策略;游戲
在教育教學大發(fā)展的今天,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讓學生有興趣的學習,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會學習己經成為廣大教師追求的目標。在教學中課堂追求的是目標有三,有趣、有用、有效,其中有效就是教師通過一定教學方式和手段,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不僅要完成教學所規(guī)定的內容,還要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思維的鍛煉。有效性追求的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即學生在教師教學指導和幫助下在知識和能力上的提升。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早已不能滿足這些需求,并且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自制能力差、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對小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早已迫在眉睫。如何將英語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將英語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呢?下面就簡單談談自己對小學英語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看法:
一、小學英語教育的改革
1.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傳統(tǒng)教學以應試教學模式為主,教師是課堂中的領導,左右著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以及學習情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猶如填鴨,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機械接受、呆滯的狀態(tài),這樣的狀態(tài)下學生根本不可能激發(fā)本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別提培養(yǎng)什么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了。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學習方式阻礙學生的思維能力,避免出現課堂氣氛枯燥乏味的情況,教師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改善教學實施方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注重自身教學理念的樹立,對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以及生理變化要及時地掌握,為學生營造出一種非常愉悅以及放松的課堂氣氛,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
2.對學生智力開發(fā)進行改革。學生在小學階段正是處于智力發(fā)展期,這時候的學生年齡不大,身體與智力都處于成長的階段,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智力開發(fā)會影響小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質量。素質教育實施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養(yǎng)人才,不僅僅從知識學習修養(yǎng)上進行,還要從學生的道德品質、心理承受能力上進行共同培養(yǎng),所以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針對小學生的特征進行智力開發(fā),將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fā)出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及時地進行疏導,不能夠代替學生進行解答,要幫助學生尋找問題的思考入手點,在學生思考結束后再提出自己的思想觀點,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更有信心。
3.對教學不平衡進行的改革。新課程的標準中,素質教育是最基本的理念,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當中如果想要實現面向全體教學,首先要有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認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制定能夠面向全體進行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以及學習成績壞的學生進行綜合的評估,這樣才能夠實現教學平衡。此外,在面向全體的教學中還要多多鼓勵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用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參與英語課堂學習,這樣才能夠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保證英語的教學質量。
二、小學英語教育的創(chuàng)新
1.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茖W技術不斷地發(fā)展也帶動了多媒體教學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英語教學在創(chuàng)新上更加要求與時俱進,所以將多媒體教學加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避免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不強等現象。此外,小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一般都充滿好奇心,但是上課又容易出現神游的情況。多媒體教學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英語知識結合動畫、圖片以及聲音,讓學生用五官去感受英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英語兒歌,學生在英語兒歌的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接受英語,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2.利用情境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情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課堂教學當中設定相應的情境,讓學生身臨情境之中,幫助教師達到想要的教學目標。情境教學在英語教學中非常有效,它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引用到課堂上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建立與英語知識的親密感。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red”一詞時,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上找出穿紅衣服的同學,或者是拿紅色的粉筆幫助學生掌握顏色,掌握不同顏色的英語讀音以及拼法。教師在教授人物介紹等英語知識內容時,可以幫助學生設定情境進行對話,兩個學生在講臺上互相將對方介紹給全班的學生,這樣就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3.利用合作式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意識自有在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中根本得不到體現,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更是不能夠得到舒展,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更是受到了阻礙,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局面,學生的發(fā)展也處于不利的狀態(tài)。新課改要求中,人才的培養(yǎng)不能夠是單方面的,全方面共同發(fā)展才能夠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從這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師的任務非常的重大,不僅要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方式,還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在教學當中實現合作式教學。合作式教學,學生是此教學方法的主要對象,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人數要平均,小組內部人員的學習成績要有相應的梯度,每個組都要呈現相同的學習水平,這樣學生與學生之間才能夠達到互補的局面,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能夠進一步增進。學生在合作教學當中會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團結互助,探討問題的同時還會互相提問、互相幫助監(jiān)督,學生的交流能力開始逐漸提升,這樣學生在能夠真正的合作式學習中受益,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加強英語學習效率。
4.利用游戲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具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通過有效的手段能引起學生注意,能通過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是教學的上策。游戲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能將枯燥的英語知識以多樣、輕松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感覺到課堂教學的樂趣,這樣學生自然愿意學習,教學效果也會大大增加。
例如,開展單詞教學時,可以利用游戲的形式開展,這樣的形式很多,如接力卡片單詞游戲、找朋友游戲、點豆豆游戲等等。單詞卡片接力游戲,可以教師事先做好卡片或者讓學生分工每個人做哪些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也會領會單詞的意思,學習讀音,因為游戲本身就具有比賽的性質,學生都有好勝心理,一定會在課前做好準備功課的。教師指導下活動開始,單詞卡片傳遞到誰的手里,說要讀出單詞的意思,要是讀不出來,要在背的同學的幫助下讀此單詞3-5遍,以強化記憶。,
三、結語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為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在小學英語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改善,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班級學生整體的英語成績,總結出更加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顏麗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游戲設置[J].教學與管理,2010(32).
[2]陳淑萍.小學英語“主體參與式”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