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最基礎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提高其教學效率,使小學生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語文基礎,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都十分重要。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主要方面,如何理清自己的職責,采取有效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藝術水平,對于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提升方法進行論述,以進一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藝術;教學效果;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藝術必須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
教師若把理論知識單一地傳授給學生,那無疑是枯燥的,而對學生來說并不一定能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變?yōu)閷W生易于接受的知識,這可以借助圖畫、幻燈、錄像等手段直接再現(xiàn)形象。如《葛洲壩工地夜景》一文講“葛洲壩真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這句主要是說明葛洲壩工地夜晚的燈光璀璨、奪目,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可找有關錄像放映,真切感受“項鏈”的奪目、美麗。也可通過教師的形象性語言的描述,使學生身臨其境。如《敲開世界冠軍的大門》一文,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有中國隊入場的驚喜,開始教師對學生講解此前中國體育的狀況,然后把自己想象成是坐在觀眾席上的外國觀眾,從未見過中國隊進入決賽,這次看到中國隊入場,我們所以要不禁高呼……(學生各抒己見)之前形象的背景講述已使他們內心有很多話要說,自然而然地已投入到課文內容中去了。由此可見,語文教學藝術的形象性是學生理解、接受知識的首要條件。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由、快樂中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感到“心理自由”時,其思想上的壓抑和負擔就小,學習就能排除外界干擾,而處于積極能動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教學時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有些難懂的詞、句、問題等,可讓他們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同學之間都有強烈的好勝心,都想比對方說得好,因此他們不感到拘束.。學生有了主動權,怎么想就怎么說。在探究、討論的過程中,提高了他們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強化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有集思廣益,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當然,給學生自由,發(fā)揚民主教學,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師在其中仍扮演一個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
三、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捎幸粋€學生卻回答的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提升教師講課的語言藝術
教師的語言風格,不同于其他職業(yè)應該凝重、含蓄、簡練而帶有深沉的哲理性;真摯、文雅、委婉而帶有職業(yè)的文明性;清晰、敏慧、活潑而帶有變通的靈通性。一個語文教師,應具有較好的語言修養(yǎng),有較深的語法、邏輯、修辭的語言功底。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課堂中,教師的語言形象生動,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感情,陶冶他們的情操。要提高講課的語言藝術,講“活”一堂語文課,至少有三個方面不可忽視:
1.力求清晰明白。傳授知識首先要使學生聽懂,要有一定的透明度。那種含混不清的語言,那種故作高深的只顧死背概念照本宣科的講課,只會使人模模糊糊,不知所云。清晰,一是指語音而言。必須咬字清楚,發(fā)音準確,字正腔圓,自然流暢,令人舒心悅耳;一是指講述內容而言。那種表達含糊,詞不達意的講解,顛三倒四的敘述,模棱兩可前后不一的分析,足以使學生墜入迷宮,這是必須避忌的。
2.力求簡潔精當。在課堂上,語言精當、簡潔、言簡意賅,是教學語言的基本功之一。作為語文教師,分析課文時,要抓難突重,要言不繁,切忌把課文嚼的太爛、太碎;歸納時,要以簡潔鮮明的語言予概括,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從而把更多的課堂空間留給學生。
3.力求優(yōu)美自然.形象的敘述,美妙的譬喻,和諧的節(jié)奏,親切的語調,都可使教師的語言增加優(yōu)美感.優(yōu)美的語言從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中產(chǎn)生,不以平等態(tài)度對待學生。動輒罵人訓人,決不會產(chǎn)生優(yōu)美的語言.優(yōu)美的反面是粗魯.教師應以優(yōu)美高雅的語言,“以風風人,以雨雨人”,使莘莘學子有“如坐春風”之感。
五、調節(jié)課堂氣氛藝術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以表演渲染課堂氣氛;贊許學生積極提出問題;把微笑帶進課堂情緒;師生互動緩和課堂氣氛。只有活躍好課堂氣氛,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要注意維持課堂紀律,避免因個別學生違紀而影響教學效果。而且教師上課前應有良好穩(wěn)定的情緒,盡快進入的角色,形成輕松活躍的氣氛。
學生應該認真地配合老師教學,積極參與教學,跟著教師一起體會文章的相關情感,并在適當?shù)臅r候舉手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思考,這樣,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同學之間,不管是情感還是思想都互相感染??傊?,語文不是背出來的,而是感和悟出來的,所以,先跟著書中人物和老師,或喜或悲,然后慢慢就知道悟,課堂也會因為你對語文課的摯愛而生動無比。
六、結語
小學語文只有藝術的教學才能夠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教學風格變得豐富明快;唯有教師不斷改善教學方法,教學才能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才能有質的飛躍,有可喜的進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對自身提出嚴格的要求,以順應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不斷省察,不斷總結,不斷取長補短,不斷積極探索,不斷探求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最佳結合,讓語文教學最優(yōu)化,讓語文課堂有聲有色、春光熠熠。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 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 教育教學論壇,2013,07:79-80.
[2] 楊惠君, 覃仕堂.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藝術初探[J]. 小學教學參考, 2011, 21期(7):63-64.
[3]江麗麗. 對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探析[J]. 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4, 第5期(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