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習作教學經(jīng)過許多年的課程改革,出現(xiàn)了非常喜人的變化,過去那種孩子習作中常見的假話、空話、套話現(xiàn)象得到有效地遏制,取而代之出現(xiàn)了說真話,寫真語,寫童言童語,強化了對孩子想像力的訓練。然而,在當下小學習作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惕。
[關鍵詞]思維特點;想象力;創(chuàng)設情境
一、趁熱打鐵——忽視思維的特點
走進當下的小學習作課堂中,我們能夠見到這樣一幕幕相似的圖景:老師們再也不再以范文為中心展開教學了,不再抱著范文,挖空心思講文章結(jié)構,布局等,而是創(chuàng)設了一個好的情景之后,讓孩子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自由自在地習作。課堂就在在這樣的氛圍中還給了孩子。然后緊接著等到孩子的筆一下停下來,老師往往是以一個孩子的習作作為范例,開始對照習作要求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評價。講完了,孩子開始修改自己的習作,就這樣一節(jié)習作課就完成了。其實,細心的老師就能夠發(fā)現(xiàn),特別是大多數(shù)愛好寫文章的老師都會有個習慣,就是自己寫好的一篇文章往往會將它放在一邊,進行冷處理。等過了一段時間再去讀當初寫成的文字,進行修改。原因何在?因為這是人思維的特質(zhì)決定了。我們?nèi)橥度氲揭黄淖种腥サ臅r候,會調(diào)動自己的所有感官都沉浸在其中,深入進文中每一個細節(jié)中去。寫好了之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人的注意力也停留在當初的那種狀態(tài)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前情境中。處在這個狀態(tài)下的人,注意力是很難從前情境中走出來。所以李白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在孩子習作完成之后,什么時候指導孩子修改呢?是不是也留著過些日子再去修改呢?依據(jù)筆者觀察,當孩子完成了習作,可以將修改習作分為兩個層面進行修改。首先著眼于淺顯層面。例如,引導孩子朗讀習作找出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病句子等問題。這些表層的問題,孩子能夠迅速發(fā)現(xiàn),立刻進行修改。其次,那些深層次的問題。例如謀篇布局,結(jié)構的選擇安排等等。這些方面一般隱藏得比較深,孩子不容易一下子找到。這類問題一般是隱性的,不容易發(fā)現(xiàn)。如果學生完成習作老師立刻進行評改,學生還是很難理解的。因為注意力一直在前面的那種狀態(tài)中,形成了先入為主的思維方式。對于這些隱性、深層次的問,老師可以過了那么幾天,再進行評改。經(jīng)過了幾天的時間,孩子的思維已經(jīng)從前面的情境中走了出來,注意力也“冷”了下來。這時候,在對照習作要求,學生就容易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不足和缺點了。同時,這么做也是對孩子行為進行自我修正的一個訓練。
二、重視培養(yǎng)想像力——忽視想像的合理
為了訓練孩子們的想象力,現(xiàn)在許多老師都習慣讓孩子去寫想象性的習作。只要稍微留下心,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想象性習作經(jīng)常是給個開頭或者是將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放在一起,讓孩子去自由發(fā)揮。這樣,確實我們也就能夠讀到許多孩子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墒钱斘覀冊隗@奇于孩子非凡的想象力的同時,有一樣東西卻不能被忽視。那就是,這種奇特的想象是否是建立合理的基礎上,這和想象的奇特一樣重要。我們不能因為奇特而忽視了其它一些同樣重要的東西。作為一個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人,我們不能脫離這個社會一些最基本的世界觀、價值觀等
現(xiàn)在的孩子尤其是受到網(wǎng)絡的影響,導致很多孩子漠視現(xiàn)實中一些社會規(guī)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了孩子的習作中。
例如,我校最近搞了一次習作優(yōu)課評比。一節(jié)五年級的習作課,老師讓孩子以豬八戒,大海,航天飛機等幾個詞語寫出一篇文章。孩子們紛紛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了不少優(yōu)秀的文章??墒牵灿幸恍┪恼率侵档蒙倘兜?。一篇習作中將孫悟空被描繪成一個性格懦弱、處處倒霉的人。評價習作時,老師既沒有進行修改,還夸獎了孩子的想象力。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孫悟空是正義、勇敢的化身,鼓舞了一輩又一輩中國人,激勵我們勇敢奮斗??墒窍襁@樣的想象就背離了傳承了幾千年的民族精神,是不合適的。這種想象也不能脫離當下的現(xiàn)實生活而存在,像這種沒有著落的文字,教師應該今早進行糾正,避免孩子以后陷入“無厘頭”當中去,如果不及時糾正,又會陷入另一種“假大空”中去了。基于此,這樣有想象力的文字終將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三、重視創(chuàng)設情境——忽視寫作技巧的訓練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在《語文教育書簡》一文中曾說:“寫作是種技術,有了積蓄是一回事,怎樣用文字表達積蓄,使之恰到好處-----又是另一回事。”由此可見,孩子習作并不是有了積累就一定能夠?qū)懗龊梦恼聛???v觀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老師們尤其關注孩子語文積累,提高閱讀量,拓展孩子的視野。課程標準也詳細列出了小學階段各個級段要讀的量。
可是,怎么樣能夠?qū)⒎e累的語文知識表達出來?這就涉及到了技巧的重要?,F(xiàn)在的市面上,充斥著大量教孩子習作技巧的書籍。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如何給孩子進行寫作技巧訓練呢?假如,我們離開了語文課堂教學去將習作技巧,肯定又回走上過去的泥濘老路上去了。
我們知道,習作的技巧其實就是在每一篇文章當中,孩子們每一天學習的語文教材中就潛藏著寫作的技巧。因此,習作教學不能游離于閱讀教學之外。特級教師高萬同說過,作文是閱讀教學下的蛋。于永正老師也認為,閱讀教學中寫的訓練不應該游離與課文之外。
如筆者教學蘇教版六年級語文《師恩難忘》一文時。引導孩子感受田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時,熟讀之后讓孩子找出田老師上課的關鍵詞“先……又……然后……”。接著啟發(fā)學生說話,用“先……又……然后……”引導描述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事情。最后進行片段練習。這樣,孩子就自然清楚了如何有序地進行動作描寫。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結(jié)合起來。因為它們是共生體。先感知描寫方法和表達方式,然后指導孩子寫話,為孩子的習作能力的形成進行點滴積累。
在閱讀教學中幾乎每一篇教材都有類似的習作和閱讀教學的共生點。只要我們認真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抓住這些教學的生發(fā)點,及時進行習作技巧訓練。孩子的習作技巧怎么能不提高,因為有了閱讀教學作為堅實的基礎,孩子的習作能力一定會實現(xiàn)突飛猛進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