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的過程是動用語言文字對思想內(nèi)容進行整理、加工的過程,是學生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學生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墒窃S多學生在作文時感到最大的難題就是“沒有東西可寫”,這樣就抑制了學生的情感和寫作熱情。教師應(yīng)認真分析影響小學生作文興趣的主要原因,并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產(chǎn)生獲得成功后的喜悅等辦法來促進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淺談;小學生;作文;興趣;培養(yǎng)
一、影響小學生作文興趣的主要原因
1.期望值高。教師對新課標目標要求一知半解,往往采取“揠苗助長”的辦法逼學生寫作。而學生“跳起來”也“夠不著”老師給定的目標,于是漸漸失去了作文的興趣。
2.方法欠妥。教師講給學生的僅僅是作文技巧、結(jié)構(gòu)等理論知識,缺乏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這就使得許多小學生實際作文能力難以提高。
3.脫離實際。教師布設(shè)的作文,其題材超出了小學生的經(jīng)驗范圍,超出了小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使小學生們?nèi)狈η猩砩铙w驗。
4.形式呆板。教師注重作文知識、作文技巧的灌輸,注重審題、立意、選材等方面的指導,忽視了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思考和想像等等,制約了學生想像力、聯(lián)想力以及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揮和培養(yǎng)。
二、小學生作文興趣培養(yǎng)路徑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法
一堂作文指導課,情境是至關(guān)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圍,就如鮮花招引蜜蜂那樣吸引學生,使他們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開思路,從頭腦中提取已經(jīng)儲存的信息作為題材,寫出自己的起初經(jīng)歷和真實感受。
我認為,讓學生進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聽一聽,想一想,學生就能較準確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從中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喚起表達的欲望,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作文的濃厚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我采用音樂小品、話劇、編故事、猜謎語等方法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將所要表達的主題告訴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視野和認識能力組織材料,組織故事在腦子里,然后把各類故事由學生組成小組改成話劇表演出來,學生很有興趣。
他們經(jīng)過討論,都能根據(jù)劇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為表演是生動的,又是直觀的,在由學生把故事用文字敘述出來,就容易做到有內(nèi)容,有個性,有文采。通過情境教學,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使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練習之中。
2.成功感覺法
希望是人們奮斗的原動力,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從老師那兒了解到作文的結(jié)果,得到鼓勵。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學生,一方面從詞、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優(yōu)點,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每一次習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從而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作文興趣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yǎng)和強化。
3.以改代教法
將作文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重視學生的自改。我在作文的批改中,首先示范批改一篇有典型錯誤的學生習作,教給學生自改的知識和方法,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如何修改;修改后與原文相比較好在哪里,使學生領(lǐng)悟到修改作文的要領(lǐng)和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并同桌互評,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評改”。
增加師生面批的次數(shù)。教師向?qū)W生當面提出習作的優(yōu)缺點,并提出應(yīng)怎樣修改的建議。這樣學生心通、文通,教師也減少了大量的無謂的勞動,使廣大語文教師從作文堆里解放出來。一般情況下,每次習作,對三分之一的學生實行面批,并以此比例實行輪換制,讓每個學生都有得到教師當面指點的機遇,面批后,學生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這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幫互學,讓學生體味到了當“先生”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了學生作文的興趣。
4.觀察能力法
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直觀具體的事物、色彩鮮艷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從中獲得知識和情趣。教師應(yīng)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為他們提供適當?shù)挠^察對象,再加以適時的引導讓他們動腦、動情,把學生的觀察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感情體驗。學生寫作的知識、技能還不夠豐富,所以平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注意積累。如課堂上讓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學會記錄老師講解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特別是能體現(xiàn)文章結(jié)構(gòu)、寫作方法的板書設(shè)計等,并隨機作一些課堂小練筆。課外準備一本摘抄本,讓學生隨機摘錄好詞好句,遇到有較深刻印象的事用較簡短的話記錄下來,這樣使學生不斷地積累寫作知識、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有寫作方法可學、有生活內(nèi)容可寫、有好詞好句可用,促進了興趣的培養(yǎng)。
5.關(guān)愛生活法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心理,以情感為紐帶,緊密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鼓勵和教會學生寫自己生活方面取得的進步、成就。我常利用活動課和自習課跟學生暢談,尤其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達到溝通感情,進一步了解學生,為使作文指導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打下基礎(chǔ)。比如,語文課本中有不少是寫童趣的,抓住課文之中的童心之趣,指導學生將課文與自己生活中的趣聞對照,有效地打開學生的思路,避免學生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現(xiàn)象。這樣做,學生學得輕松,思維活躍,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選內(nèi)容來寫,克服了學生為做“無米之炊”而苦惱的弊端。那些《悄悄話》、《我的心里話》、《我想對你說》的作文指導課上,氣氛異?;钴S。
參考文獻:
[1]宋玉華.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01).
[2]蔡喜清.小學作文教學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02).
[3]熊艷麗.小學作文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09(10).
[4]王麗群.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08).
[5]陳曉紅.小學作文教學管見[J].今日科苑.2009(15).
[6]馬立新.小學作文教學必須拓寬思路[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Z1).
作者簡介:薛景蘭(1968-10-25),女,吉林省長白山人,通化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