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戲是調節(jié)課堂氛圍的“一劑良藥”,能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學生在游戲中不僅得到放松還能學到知識,還能讓課堂變得不再枯燥無味。心理學與游戲完美的結合,使游戲本身提升了存在的價值,也讓課堂知識外延變得豐滿,提高課堂說服力。
[關鍵詞]心理游戲;心理健康;課堂
一、心理游戲概念和內(nèi)涵
心理游戲(Psychological Game)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運用心理學的原理以期達到某種成果的游戲。通過心理游戲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或者來訪者存在的自我意識、學習潛能、情緒調控、溝通交往、生存意志、心靈成長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個人成長中面對的如環(huán)境適應、成功激勵、合作競爭、感恩責任、創(chuàng)新拓展等難題。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它是基于心理學的知識系統(tǒng)之上,通過一定的媒介來表達心理規(guī)律的手段。
二、心理健康課與心理游戲
心理游戲主要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參與者重新體會當事人的心理狀態(tài),觀看者以第三者的角度來重新認識當事人的情緒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使大家都有收獲。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目的是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來保障學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
在講授心理課的過程中,心理游戲的運用,使心理學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學生能主動參與,樂于接受,并能把這些知識正確應用于自己的生活實踐中。由于心理游戲極具啟發(fā)性和操作性,無論是參與游戲的人還是觀看游戲的人,都有收獲。這樣會提高心理學知識的應用性,使我們交給學生的方法更具操作性,更加強知識的實用性。
三、心理游戲的原則
心理游戲的設計不能隨意,必須堅持以下三方面原則:
1.服務學生,體現(xiàn)正面引導、積極性與普適性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發(fā)展性教育,這就決定了心理游戲是為大多數(shù)人創(chuàng)設的。因此,心理游戲旨在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優(yōu)化人的心理素質,提高人的心理機能,形成人的健全人格。
2.基于學生實際需要,體現(xiàn)生活性、現(xiàn)實性與發(fā)展性原則
對于不同的課型,心理游戲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我們恰當運用心理知識引導和發(fā)展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做到因材施教。
3.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體現(xiàn)趣味性、活動性和開放性原則
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通過恰當、生動的情景再現(xiàn),使教學盡可能滿足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多樣性、差異性。
四、常見的心理游戲的類型
心理游戲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本文主要介紹根據(jù)游戲的形式進行分類,可分為大型的運動類游戲、靜態(tài)的創(chuàng)作類游戲、還有需要互動的溝通類游戲。
1.運動類游戲
這種游戲需要人體各個部位共同參與活動,有的游戲需要身體的平衡能力作為支撐。這樣的游戲可以讓學生的肢體充分發(fā)展、情緒得到發(fā)泄、不同的身體器官得到鍛煉,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通過精神的緊張和放松體驗身心舒適,同時得到收獲,學生更愿意參與。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游戲看起來有一定的風險性,需要跨過一定的心理負擔才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注意力、身體協(xié)調能力、人際合作能力、有的還可以體現(xiàn)出領導力。這樣的活動有:高空斷橋、盲行、全民動員、渡船、情有千千結等等。
2.創(chuàng)作類游戲
創(chuàng)作類游戲主要是靜態(tài)類游戲,有的需要集體參與,有的一人可以完成,這類游戲大多在室內(nèi)進行,更需要思維的轉換速度和思考的多角度。創(chuàng)作類游戲可以讓學識進行深刻的自我認知、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特點、專業(yè)特長、在小組中充當?shù)慕巧梢藻憻拰W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這樣的心理游戲有:撕紙、數(shù)字傳遞、即席連詩、心靈相通、指鹿為馬、傳遞點播等等。
3.溝通類游戲
這種游戲在團體累游戲中出現(xiàn),看團體成員的溝通能力和個人的溝通技巧,這樣才能共同完成任務。這種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人際關系能力、學會合理釋放自己的情緒。這種游戲往往運動量不大,也不單單是鍛煉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學生往往更愿意參與這樣的游戲,能體現(xiàn)出團體的凝聚力和每一個人的貢獻,這樣的游戲更能看出每一個人在團體中的價值,讓個人有歸屬感、有成就感。這樣的游戲有:盲人建屋、雷陣、大風吹小風吹、黃金300秒等等。
4.宣泄類游戲
這種游戲更多的是借助心理道具,比如宣泄墻、宣泄沙袋、心理沙盤等,讓學生通過身體行為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心理沙盤,折射出更多的自己需要發(fā)展的地方,通過咨詢師的引導,讓學生的行為和心態(tài)更健康、更快樂。
五、如何在心理課上恰當應用心理游戲
1.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游戲
主題的確定非常重要,好的主題能吸引學生,發(fā)人深省,引發(fā)相關的思維活動。因此,科學準確地選題是心理活動課成功的前提。心理游戲的內(nèi)容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班的具體情況確定。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惑,其共性的問題是什么,有什么個性的問題表現(xiàn)。這樣的設計才有針對性,學生在游戲中才能有感悟。
2.不惟教材,多條思路選取游戲
許多老師一開始上心理課,就被課本箍住了,限制死了。盯著一本教材開發(fā)資源,結果課沒人聽,課堂死氣沉沉,什么原因呢?是因為惟教材而教。教材課本只是一個參考,要上好心理課,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年齡特征、學生成長經(jīng)歷,還要結合國家形勢發(fā)展、社會現(xiàn)實狀況和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要靈活多樣,做到教材為我所用,我不為教材所指。
3.心理游戲與學生實際生活要有密切聯(lián)系
一堂精彩的心理課能使學生多多獲益,如何使心理游戲在生活中得以延續(xù),做到課下繼續(xù)引導學生內(nèi)心成長,是心理課所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因此,教學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和課下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生活情況,了解學生的愛好,興趣等,以選擇恰當?shù)膬?nèi)容,進行精心的設計。
參考文獻:
[1] 如何上好心理輔導活動課,張磊 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10.
[2] 小學心理輔導活動課課堂教學評價研究,吳紅梅 上海師范大學,2003-04.
[3] 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研究,施麗君,浙江師范大學,2005-03.
[4] 對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幾點認識,朱久良 校園心理,2009-12.
作者簡介:萬里(1983-10—),吉林省孤兒學校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心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