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教學方式,而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
關鍵詞:學習方式 交流 學習方法
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堅持以人為本,達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初讀了課文后,學生了解到,課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描寫小興安嶺四季不同的美景的。那么接下來怎么學習呢?在往常,教師一定是按由“春”到“冬”——課文的排列順序來逐段學習。這樣教師牽到哪兒,學生跟到哪兒,抑制了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于是,對孩子們說:“你最喜歡的是小興安嶺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呢?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這個季節(jié)美呢?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組學習。能用語言表達美景的同學可以說一說,當當小導游;喜歡收集資料的同學可以把收集到的圖片、資料互相交流交流;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把你喜歡的季節(jié)描繪下來;喜歡朗讀的同學可以盡情地讀出感情。如果有其他好的方式也可以。當然,這些活動都要在找到體現小興安嶺美景的詞句后進行?!苯又瑢W生們個人獨立默讀思考→分小組合作學習→到其他組采訪學習方法。
下面是學生交流匯報的課堂實錄片斷。
1.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那么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的。
生A:我喜歡夏季。我用當小導游的方式學習。(生帶小紅旗上臺。按樹木、濃霧、陽光、野花的順序介紹夏景。)
師:你為什么能把夏景介紹得這么美呢?
生A:我讀了課文好像看見了茂密的大樹、乳白的濃霧、五顏六色的野花。一切都那么美,所以我想帶著大家一塊兒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2.師:還有喜歡夏季的同學嗎?你們的學習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B:我也喜歡夏季。我是用畫畫的方式來學習的。(展示畫)
師:還有哪些孩子也是用畫一畫的方式來學習夏季的,請把畫舉起來,讓大家一睹為快。(幾位學生展示作品)
師:說說你們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畫?
生B:我畫了很多長著茂密葉子的大樹。因為課文中說“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還遮住了藍藍的天空。”所以,我畫了枝葉繁茂的大樹。(出示課件,感情朗讀。)
生C:我畫了各種顏色的野花。我覺得課文中描寫的野花非常美。
生D:我畫了陽光下的森林,因為樹木太茂盛了,所以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穿過樹梢,像利劍一樣。
生E:我畫了山谷中升起的濃霧。因為課文中說“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所以我畫的森林是模模糊糊的。
師:畫得太美了。你們想去看看浸在濃霧中的森林嗎?(出示課件)觀察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F:森林里,樹木、花草、動物都看不清了,好像都泡在牛奶中。森林四周飄散著乳白色的霧氣,朦朦朧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3.師:聽了你的描繪,老師也陶醉了!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美好的感覺讀出來吧!
生(全體):感情朗讀“夏”段。
以上教學片斷,是以生為本,立足于他們的個性特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形成主動、互動的熱烈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