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進行的實證性研究,調(diào)查和分析了他們的英語學習策略總體使用情況,探討了性別、性格等因素與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被測學生學習英語最常用的策略是元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其次是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記憶策略,最不常使用的是社交策略。
關鍵詞:英語學習策略;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性別;性格
中圖分類號:G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5-0164-03
不同語言學家對語言學習策略給予了不同的定義,根據(jù)不同分類標準對其分類。Rubin(1987)認為學習策略是對學習者構建的語言系統(tǒng)發(fā)展有促進的策略,對語言發(fā)展有著直接的影響。他把策略分為三類:學習策略、交際策略和社交策略。Oxford(1992,1993)指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生為了發(fā)展二語技能而使用的(經(jīng)常是有目的地)具體行動、行為、步驟或技術。這些策略可以促進新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儲存、提取或使用。他根據(jù)語言學習策略與語言材料的關系將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文秋芳(2000)將策略定義為“為有效學習所采用的措施”,該定義明確指出策略是學習者的內(nèi)部和外部活動,其使用具有目的性。她把策略分為兩大類: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因此, 筆者認為英語學習策略指的是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為使語言學習順利進行所使用的所有方法和技術。
一、研究設計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并掌握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使用英語學習策略的情況,使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從中得到啟示,期望對改善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diào)查對象是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大學非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的大學生。調(diào)查樣本人數(shù)為160 人,其中男生 39 人,占 24.4%,女生 121 人,占 75.6%。樣本學生均為公共事業(yè)管理、教育學、化學等專業(yè)學生。之所以選擇此樣本,是因為大學英語課程只在大一、大二期間開設,樣本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基本已經(jīng)適應了大學英語學習模式,因此能較好地反映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整體情況。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調(diào)查問卷是在 Oxford 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的基礎上設計完成的。SILL 量表是 Oxford 編制的自陳式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經(jīng)過多次修改目前已成為一個比較流行的且被許多語言教師使用的測量語言學習策略的標準量表。該量表的設計與 Oxford 對學習策略的分類相對應,分為 6 個分量表共 50 個項目,分別用于測量學習者在語言學習中所使用的直接策略(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和間接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采用Likert五分記分法記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我的實際情況,2代表通常不符合我的實際情況,3代表有時符合我的實際情況,4代表通常符合我的實際情況,5代表完全符合我的實際情況。在調(diào)查對象作答調(diào)查問卷時,再次強調(diào)根據(jù)他們的實際使用情況作答而不是他們認為應該怎樣做。本次調(diào)查問卷根據(jù)中國學生思維習慣,調(diào)整了分量表和題目的順序。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SPSS和EXCEL的數(shù)據(jù)分析。
二、研究結果
(一) 一般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
1.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整體情況
英語學習策略調(diào)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如下(見表 1 和表 2)。由此可知:樣本學生學習策略整體使用頻率處于一般水平(平均值為3.09)。這說明大學生雖然了解語言學習策略,但缺乏深層次理解和運用。在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的使用方面,他們的使用頻率沒有顯著差別。從表2可以看出,學習者都使用了Oxford劃分的六類學習策略,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補償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說明學生在詞匯量不大、在語言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希望通過補償策略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也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語言學習活動中能夠使學習目標更加明確,能夠較好地進行自我監(jiān)控、管理和評價。被調(diào)查對象也經(jīng)常使用認知策略,但很少使用情感策略。這與國外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Chamot, et al.1987)。使用頻率最低的是社交策略,原因可能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忽略了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
■
2.英語學習微觀策略使用情況
通過計算問卷調(diào)查的50 項微觀英語學習策略的平均值,得出它們的使用頻率。其中使用頻率最高(均值大于3.5)的英語學習微觀策略有 7 項(見表3)。
■
而被調(diào)查者使用英語學習策略頻率較低的有 3 項(見表4)。
■
(二)影響英語學習策略使用的因素
1.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者性別的關系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見圖1和圖2),女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在整體使用水平上略高于男生,但差異微小;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的使用頻率男女生也存在差異,在直接策略上男生的使用頻率要高于女生,而在間接策略上女生的使用頻率要高于男生。
在具體類別的策略上,男女生的使用程度都是中等使用,且使用頻率非常接近。女生在元認知、記憶、補償和社交策略的使用頻率上高于男生,男女生在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方面差別不大,男生只有在情感策略的使用頻率超過女生。
■
■
2.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者性格的關系
根據(jù)調(diào)查問卷中關于個人性格特征的回答,被調(diào)查對象分為內(nèi)向型、外向型、混合型三個性格組。通過對比這三個性格組別的數(shù)據(jù),來分析策略使用與性格的關系。
根據(jù)圖3、圖4所示,被調(diào)查者英語學習策略總體應用水平從高到低依次是:混合性格組、外向性格組、內(nèi)向性格組,內(nèi)向型學習者英語學習策略使用頻率與前兩者有著明顯差距(這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性格組在六大分項策略的使用情況上的差別也是如此,只有在補償策略和社交策略上混合性格組的使用頻率稍低于外向性格組。情感策略上內(nèi)向與外向性格組幾乎沒有差異。
雖然對于混合性格的界定不夠精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外向性格的學習者使用學習策略的頻率要明顯高于內(nèi)向性格的學習者。由此證明:學習者性格類型一樣會影響學習者外語學習策略的使用。
■
■
三、結束語
許多學者(Grenfell amp; Harris,1993;O’Malley amp; Chamot,1990;Oxford,1990)的研究表明:學習策略是可以教授的。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習策略的培訓融入日常教學中,示范并講解學習策略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自覺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注重學生的學習特點、性別特征和性格特點,使學習策略的培訓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Chamot,A.,O’Malley,J.,et al.A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irst year re port[M].Washin-
gton DC: InterAmerica Research Association,1987.
[2]Rubin,J. Learner Strategies: Theoretical Assumptions,Res-
earch History and Typology. In A. Wenden amp;J. Rubin (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M].Prentice Hall, 1987.
[3]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a Nutshell: Upd-
ate and ESL Suggestions[M].TESOL Journal, 1992,1993.
[4]Oxford, R.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
her Should Know[M].Newbury House. 1990.
[5]Grenfell, M. amp; Harris,V. How Do Pupils Learn[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1993(8).
[6]O’Malley amp;.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
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文秋芳.學習和應用第二語言的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