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也稱心算,指的是可以不必用紙筆,而在腦中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它在計算能力中占重要位置??谒阋髮W生注意力集中,反應靈活,一邊記住數(shù)據(jù),一邊選擇算法,這種大腦進行的緊張思維活動,能促進學生注意力、記憶力的發(fā)展,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谒愕氖炀?,特別是基本口算的熟練,對于筆算具有重要作用。
正確認識口算教學的重要性
教師們私底下議論,普遍感覺學生的計算能力較以前有所下降,很簡單的計算題,錯誤率卻很高。初中的教師也有同感。是什么原因造成哪?思索之后,筆者認為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教師自身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認識,認為口算只是算法多樣化的一種,口算可教可不教,學生只要會筆算,能算出結果就可以了,所以致使有的學生即便遇到口算題,他們也習慣性地動筆列豎式算一算,長此以往,學生不會口算,只依賴筆算,思維也就不靈活了;二是新教材的使用,特別是中高年級教材的編排中口算練習少之又少,幾乎沒有把口算作為一種重要的計算體現(xiàn)出來;三是由于口算練習的減少,分配給口算的訓練時間也就跟著減少了。這一系列的原因,就導致了小學生口算能力迅速下降。面對這種情況,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如何提高呢?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口算教學的重要性,把口算教學作為數(shù)學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教師真正認識了口算的價值,才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教學,才能使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
良好的閱讀,有助算理的理解
口算是要通過觀察或聽覺、感知、注意、記憶、反饋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才形成,小學生在注意的廣度、穩(wěn)定性、轉移、分配上發(fā)展都很不完善。在做口算題時常常顧此失彼,丟三落四,所以容易發(fā)生抄錯數(shù)字、寫錯符號等問題,如把“+”當成“×”,把“—”當成“+”;把相似的數(shù)寫成另一個數(shù),如3當成8,325寫成235等。因此,教師在口算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保證口算得更準確,口算能力也就能得到提高。
口算必須以數(shù)的概念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含義為基礎,教學中先要使學生形成數(shù)的概念,弄清四則運算的含義。學生只有在理解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才能明確算式的寫法、讀法,理解和掌握計算的道理和方法,實現(xiàn)計算方法的合理、靈活及有條理、有根據(jù)的思維。如:口算2+3=?學生必須明確2+3表示的是求2和3合起來是多少,可以根據(jù)數(shù)的組成求得2+3=5:再如,口算+=?學生必須明確:表示1個;表示2個,根據(jù)加法的含義,1個加2個得3個,即+=。通過這個計算過程,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加法的含義,從而掌握計算方法。
任何復雜的計算題,它們的基礎都是“20以內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如果學生在低年段沒有熟練掌握,到了中高年級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性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在低年段教學“20以內加、減法”時,應讓學生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這也是課程標準要求熟練掌握的計算內容。如果基礎不牢,計算時會費時費力,正確率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科學訓練,激發(fā)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來到學校,不僅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重要的是變得更聰明?!睂W習過程中,要求教師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口算速算的技能技巧,鍛煉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實現(xiàn)從“會”算到“巧”算的飛躍,如51×59,先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特征:兩個數(shù)的十位相同,個位數(shù)字相加和是10,像這樣的題目,即可將首位數(shù)字加1再乘首位數(shù)字,得數(shù)作為積的前兩位兩個數(shù)字;將兩個末位數(shù)相乘,得數(shù)作為積的末位兩個數(shù)字,如果末位數(shù)字相乘的積是一位數(shù),就要在前面補一個零。即(5+1)×5=30作為積的前兩位數(shù)字,再用兩個數(shù)的末位數(shù)字相乘1×9=9,它們的積是一位數(shù),要在9的前面補一個0,作為積的末位數(shù)字,由此得知51×59=3009。
《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強調: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訓練,但要適度,不能依賴機械地重復操作,要注重訓練的實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在練習的設計時,不但要注重方法的多樣性,還要講究練習形式的多樣化。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對單一的訓練形式感到枯燥乏味,創(chuàng)設情境已成為解決數(shù)學問題和生活問題的策略之一,這就需要教師巧設情境貫穿始終,讓原本單調的口算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核心是口算。它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谒隳芰Φ奶岣撸?jīng)過一個懂理、會算、熟練、靈活應用的過程。懂理,就是學生懂得口算的基本算理;會算,就是通過一定的訓練,學生能夠掌握口算方法;熟練,就是經(jīng)過練習,學生基本口算能夠又快又對;靈活,就是學生能根據(jù)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地解決問題。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總結、進步,才能找到更好地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曉港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