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以其形象、直觀的特點,備受廣大教師的青睞。它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日常教學中,已經(jīng)成為發(fā)揮學生自主性,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有效途徑。
“課件導學”的引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多媒體課件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目標的需要,經(jīng)過嚴格的教學設計,用計算機應用軟件制作的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剪輯等以多種媒體的表現(xiàn)方式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用大屏幕投影方式輔助的、反映某種教學策略的現(xiàn)代化程序性教具,它能把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境直觀、形象、逼真地展現(xiàn)出來,使古板變得生動、使抽象變得形象、使深奧變得淺顯、使沉悶變得愉悅。
一年來,本人通過反復研究,不斷嘗試和完善,初步構建了以“課件導學”為模式的閱讀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F(xiàn)就以《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節(jié)課為例,談談“課件導學”模式。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三年級下冊一篇精讀課文,講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由于村民過度地砍伐,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護能力,最終在一場連續(xù)的大雨之后,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悲慘故事”。講了一個道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毀壞山林就是毀滅自己。文字淺顯卻寓意深刻。訓練重點是讓學生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有環(huán)保意識。
整堂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課件導學,引領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促進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能力。切實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力度,而且又為學生在有限課堂上的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留出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件導學”的方法
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中,本人為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將三維目標融入“觀光、探秘、破案、支招、實踐”五大游戲關口,以闖關形式編成了一個完整的游戲體系,減少了教師的分析、增強了方法指導,為課件導學模式做好了鋪墊。
畫景體驗 課文第一自然段是對小村莊的環(huán)境描述,學生對小村莊的美麗體會與喜愛之情將直接決定著對村莊消失原因的探索興趣與動力。因此,教師采用畫景體驗這一方式,讓學生根據(jù)屏幕出示的村莊的美景圖畫及對文中四字詞的體會,促進學生深切感受小村莊不僅美麗,而且生活在村莊的人是多么幸福呀!從而對小村莊產(chǎn)生強烈的渴望和向往,為后面急于探索小村莊的消失原因而埋下伏筆。
應景質疑 本課教學巧妙調整了課文原有的順序,讓學生充分感知小村莊的美麗后,馬上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進小村莊被洪水淹沒的慘狀里,使學生在視覺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與沖擊。剛剛看到的美景,轉眼間變成了咆哮的洪水,怎么不讓人震撼?洪水從哪里來?小村莊的人們呢?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帶著疑問,無需教師動員,更無需教師引導,學生早已沉浸在探索奧秘之中了。他們或獨自深思,或勾勾劃劃,或小組討論,自主學習順勢展開,交流匯報爭先恐后,情感體驗更加深刻。教師將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運用課件變化迅速、形式多樣的特點,或讓學生換詞明義,或進行空白補充,或相互比較,或情景對話,為學生搭建了多樣的緩沖平臺,進而使學生面前矗立的所有疑問,一一得到了答案,并充分感受到了學習、交流、合作、探究的成功,使學生變得快樂、輕松和幸福。
入景探究 文學作品通常來源于生活。教學活動過程中適當進行拓展延伸,把課堂知識生活化,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能深化學生的認識,最終使學生將理論學習內化為道德品質。如本課教學中教師有意引導學生入景探究——為慘遭不幸的人們尋找“真兇”。同學們積極性很高,爭先恐后,各執(zhí)一詞,竟然找到了“洪水”“斧頭”“人類”三個兇手 。教師并沒有急于做出評價,而是抓住契機,再次讓學生小組討論“究竟是誰?為什么?”經(jīng)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意見還有分歧,教師又用課件出示資料袋(即科學依據(jù))供學生閱讀,這次,學生的意見得到了統(tǒng)一。然而,這一生成問題的解決,閃現(xiàn)了多少智慧的火花,又呵護了多少學生心底探究的萌芽?。?/p>
依景創(chuàng)新 在本課教學中,當課文內容全部交流討論后,教師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帶學生進入了依景創(chuàng)新——開動腦筋,為大山深處的人們 “排憂解難”這一環(huán)節(jié)?!白≡诖笊缴钐幍娜藗冿埐荒懿蛔?,暖不能不取,樹也不能不砍,那就只能在砍樹的同時多栽樹了!”這一現(xiàn)實問題的理性思考,不僅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實際應用,而且使學生的環(huán)保理念得到了升華。
“課件導學”模式是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的一點嘗試,在這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是要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期待有更多的教師,研究出更加先進與完善的教學方式,引領整個教室隊伍邁向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