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怎樣能更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讓小學語文課堂更好地完成教學目的,成為每位小學語文教師所關(guān)注的內(nèi)容。而主題型教學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本文將對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應用主題型教學模式進行探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主題型教學;探析
主題型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個固定的主題,讓教學過程可以更加的深入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讓課堂充滿愉悅的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更愿意學習。這種主題型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是讓每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和思考。因此,主題型教學模式對現(xiàn)在的教學非常有意義。
一、主題型教學模式的概念
主題型教學模式,是指在課堂上圍繞某一主題進行的課堂活動。主題是教學的任務和樞紐,所有的教學都是圍繞這一主題進行的,讓學生可以更加明確教學任務。主題型教學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材的基礎(chǔ)上進行巧妙的處理和總結(jié),讓學生更愿意參與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主題型教學模式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學生圍繞固定的主題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進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主題型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
1.仔細選擇內(nèi)容,確定合適的主題
要想進行主題型教學,就必須選擇合適的主題。選擇主題是這一教學模式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對教材內(nèi)容非常熟悉,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內(nèi)容為主題。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很多的影視資料、報紙雜志、網(wǎng)絡資源都可以是教師進行選擇的內(nèi)容。教師在選擇主題的時候要從教材出發(fā),不要脫離教材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引人入勝的主題任務,讓學生有興趣了解內(nèi)容,從而解決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在選取主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內(nèi)容。學生對自己身邊的內(nèi)容最為熟悉,所以也有更多的想法和觀點。比如,春天出現(xiàn)了生機勃勃的生命的時候,就可以提煉以“生命”作為主題的教學內(nèi)容;以慶祝節(jié)日提煉出“節(jié)日”主題等。主題既和教材緊密相連,又適當?shù)亟Y(jié)合學生的生活,才可以真正地提高學習效率。
2.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開展主題型教學模式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注意力不能夠很好地集中,經(jīng)常會聽一會兒課就走神,尤其是如果課文的內(nèi)容不能夠吸引他們的話,就不能讓小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日月潭》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將與日月潭有關(guān)的影像資料播放給學生看,并且以“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主題,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是哪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這一基礎(chǔ)上,讓學生閱讀教材,體會課文中的美麗景色。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學生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3.營造主題型教學的課堂氛圍
語文是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的一門科目,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可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和文章的思想一致,才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雷鋒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雷鋒的先進事跡,讓每個學生都學習雷鋒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抒發(fā),更好地發(fā)揮主題型教學的作用。
4.將主題型教學模式延伸到生活和實踐
學生每天都可以分為學習和生活,但是畢竟課堂的時間是有效的,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還是以生活為主,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綜合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開拓自己的視野,發(fā)散自己的思維。
例如:學生在學習了《黃山奇石》這篇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走進大自然”為主題,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搜集與大自然有關(guān)的資料并總結(jié)。然后再到課堂上和其他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這樣,就可以將主題型教學模式延伸到生活中,并且得到了更好的實踐機會。
在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為了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需要運用主題型教學方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主題,并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開展主題教學模式,讓主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將主題模式延伸到生活和實踐中。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成為優(yōu)秀的小學生。
參考文獻:
[1]朱慶華.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語文學刊,2011(8).
[2]朱繼承.語文課堂主題型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天地,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