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把文本變活,讓學生在情景交融中體驗生活、體驗道理,從而實現(xiàn)學生內心自主性成長的過程。品德課程強調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是被動接受書本或教師講的現(xiàn)成結論,而是親自參與思維活動,經歷實踐和創(chuàng)新過程,通過自己的探究去獲得知識、感悟道理。在品德課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體驗學習經歷呢?
在真實生活中體驗
生活蘊藏著無限的教育價值,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品德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品德教師要從真實的生活源頭出發(fā),善于捕捉學生生活的資源,引導學生用耳聆聽,用眼觀察,用腦思考,用情體會。
例如:教學《綠色小衛(wèi)生》一文時,筆者讓學生觀察身邊的環(huán)境狀況、存在的問題,并探究該怎樣去解決。帶著這些問題,組織學生分別到自己家里、小區(qū)、農貿市場等場所,對垃圾的來源和種類、造成垃圾的原因等問題進行了解調查,并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下來。課堂匯報會上,學生們紛紛主動呈現(xiàn)收集到的資料,感慨萬分。目睹了環(huán)境污染的嚴重性,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更強烈了?!吧罴唇逃?,學生的品德內化不是憑空實現(xiàn)的。教育的內容越接近學生的生活,道德觀念越容易被學生認同、接受。
在具體情境中體驗
一個生動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在短時間里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品德教學中,作為教師應該善于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課堂情境,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這種境界。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是生活的情境、角色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過置身于情景中引領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去探索。這是教學的基本要求,也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xiàn)。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7課《我們和誠信在一起》時,教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貼鼻子的情境,請一組同學自己閉上眼睛進行貼鼻子游戲。游戲結束后,分別采訪沒有偷看貼歪了的學生和偷偷看了貼得又快又好的學生。最后讓大家自己評判誰是勝利者。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自然而然地產生認知,通過體驗、討論和感悟,完成了個人價值由“順從”到“認同”再到“內化”的過程。
在豐富活動中體驗
小學生年齡小,喜歡活動。讓他們從生活中、活動中學到的知識,要比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深諳此理,他指出:“我們教育兒童,第一步就要承認兒童是活的,要按照兒童的心理進行?!必S富多彩的活動是“活”的兒童都喜歡的教學形式。因此,讓學生在課堂上適當?shù)亍巴妗?,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生活中的小創(chuàng)造》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兩個活動:
活動一:小制作博覽會。①過渡:“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棒!一個問題,大家能想出這么多不同的辦法來解決。你們都是生活中的小創(chuàng)造者?,F(xiàn)在,我們來舉行小制作博覽會,請大家欣賞小伙伴的杰作吧!”(出示第54頁小制作博覽會圖片)②組內交流:我喜歡的這個 是用 做的,可以用來 。③全班交流。
活動二:金點子發(fā)布會。①小朋友們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在第54頁右下角方框內寫一寫。②組內評一評。組員一個個介紹,推薦組內最優(yōu)者。③評選金點子。
這兩個活動的設計,先用簡單而又有創(chuàng)新的小制作激發(fā)學生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創(chuàng)作的熱情,明白方法,明確有趣、實用、力求精美的方向;接著,用發(fā)布會的活動形式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意,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熱情。學生在開放、多樣、富有變化發(fā)展的活動環(huán)境中,享受到創(chuàng)造的愉悅感、成就感,并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行為習慣的整體建構。
在激勵反省中體驗
在品德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采用“多元化激勵評價”的策略。例如:五年級下冊《鴉片的背后》一課,旨在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知道鴉片的危害,了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屈辱,通過揭露列強侵華的暴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筆者有幸聽到這樣一個教學片段:
師:能說說此時你心中的感受嗎(出示圓明園圖片)?
生1:太可惜了,只剩下了殘垣斷壁。我看著好心痛。
師:是的,老師也心痛無比。
生2:我眼淚都快流出來了,他們怎么可以這樣做?他們真是一幫強盜。
師:(適時地和學生站在同一立場義憤填膺地說)實在太可惡了!
生3:我恨不得能坐著時光穿梭機,帶上現(xiàn)在最先進的武器,回到那個時代,阻止他們燒毀圓明園。
師:(肯定地說)我想,是中國人都有這種想法。
生4:我恨不得也去燒了他們國家的建筑。
師:(毫不含糊地說)老師理解你的憤怒,不過我們真這樣做的話,不是和這幫強盜沒什么區(qū)別了嗎?
整個過程,教師的情感跟隨著學生情感的波動而起伏。教師充滿魅力的評價用語,讓品德教育像春雨般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品德形成的過程是一種經歷和體驗的過程,而體驗學習就是以生活為本、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深入學生內心,和學生一起經歷學習、體驗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吳窯鎮(zhèn)江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