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香
摘 要:作為一線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英文的美麗,并且產(chǎn)生學習英文、研究英文的渴望呢?在課堂上采用引入詩歌的方式,是一個有效的好方法。開展詩歌教學,應(yīng)當尊重孩子的童真天性,放寬教學限制,鼓勵意境優(yōu)先,拓展廣闊空間,幫助孩子們找到學習的方向。
關(guān)鍵詞:詩歌;英語教學;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5)01-0087-01
小學英語教學目前的教學方式似乎把英文當作一門技術(shù)課程,年紀小小的學生對于枯燥的字母、單詞和詞組,很難調(diào)動起積極興趣。作為一線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體會英文的美麗,并且產(chǎn)生學習英文、研究英文的渴望呢?我在課堂上,常常采用引入詩歌的方式。
一、閱讀兒童詩歌,尊重童真天性
有的教師也用過這個方法,但是實踐之后總是困難重重。這里面有經(jīng)驗不足的問題,更多的是引導方向出現(xiàn)偏差。中高年級的學生,不要再把他們當作不懂事的幼兒。如果引導方向正確,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主動意識。在引入兒童詩歌的時候,要注意結(jié)合課本。比如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On the Farm”教學中,可以擴展的學習內(nèi)容就是對于季節(jié)的認識。四個季節(jié)的英文單詞的掌握,以及在不同季節(jié)有什么特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又有哪些差異,這些都是可以擴展討論的內(nèi)容。在這個時候,可以讓學生閱讀和朗誦的英文兒童詩歌很多。我節(jié)選了《布谷鳥(The Cuckoo)》的一部分:In April,Come he will,In May,Sing all day,In June,Change his tune,In July,Prepare to fly.四月里,它來了;五月里,整天吟唱;六月里,改變曲調(diào);七月里,準備飛翔。這首詩歌里的背景文化就是歐美國家對于時令的認識,和我們國家二十四節(jié)氣不同。歐美國家很多都把布谷鳥當作農(nóng)耕文明的標志,布谷鳥四月里飛來,意味著大家該播種,五六月份正是農(nóng)忙的時候,布谷鳥也忙著求偶、交配、養(yǎng)育小鳥,而到了七八月份,基本上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布谷鳥就飛到了溫暖的南部過冬。學生對異域文化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的同時,更喜歡背誦語感不同的詩篇,這是很原始的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這首小詩,學生不僅可以記住“April”“May”“June” “July”,更見識到了“Go he must”這樣的用法,這在英文詩歌當中非常常見。當需要押韻的時候?qū)⒅髦^賓的位置調(diào)換,更符合整體詩歌的需求,口頭表達起來也更顯俏皮和靈活。
二、放寬教學限制,鼓勵意境優(yōu)先
有的教師認為,課本已經(jīng)學不完了,怎么可能再給學生增加負擔呢?不是所有的課外填充知識都是負擔,把有趣的知識變成負擔的責任在于教師能力不足。小學生在即將完成小學學業(yè)的時候,多數(shù)已經(jīng)是十一二歲的大孩子。這個年齡階段雖然依舊是愛玩愛鬧,但是對于很多富有意境、詞句優(yōu)美的詩歌有了相當程度的鑒賞能力。比如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Holiday Fun”可以引入英語國家最重要的節(jié)日圣誕節(jié)。這個相當于中國農(nóng)歷新年的日子,雖然意義幾乎相等,但是形式不同。中國傳統(tǒng)講究吃餃子,外國卻要吃火雞;中國講究給長輩拜年領(lǐng)壓歲錢,外國是互送禮物;中國可以熱鬧半個月直到元宵節(jié),外國只有兩三天的假期。這些不同的由來,就是文化背景的差異。我在講解完課本內(nèi)容之后,會讓學生欣賞《I'M DREAMING OF THE WHITE CHRISTMAS》這首詩歌:I'm dreaming of the white Christmas,Just like the ones I used to know.The tree tops glisten and children,Listen to hear sleigh-bells in the snow.詩歌短短的幾句話,勾勒出一幅圣誕夜人們的活動情景,學生們找到了了解異域文化的突破口。有的教師認為,課外知識就是為了多記單詞、多背誦,把一首韻律、辭藻都非常優(yōu)美的詩歌變成了學生避之不及的語法課,本末倒置怎么還能強求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呢。
三、拓展廣闊空間,找到學習方向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拓展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要給學生學習與思考的時間,慢慢等待學生成長,并為孩子每一次的進步而驕傲,這才是教師和家長應(yīng)有的態(tài)度。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My Friends”課堂上,可以要求學生講述自己關(guān)系親密的朋友和家人,課外啟發(fā)更要發(fā)散學生們的思維,朋友的概念不僅僅限于身邊的人物,像天空中一閃一閃的星星就是很多孩子童年與遙遠的太空建立紐帶的神秘朋友。我會引用《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這首被譜曲改寫了多次的詩歌。這首在中國也非常流行的《一閃一閃亮晶晶》的英文原版詩歌,是很多孩子耳熟能詳?shù)?。從另一種角度、用另一種語言來學習自己熟悉的知識,讓很多學生既感到新奇又能快速掌握。不同的課堂環(huán)境可以造就不同的學習生活,讓學生“take it easy”慢慢來,優(yōu)雅地走在學習的道路上,即使在剛剛學習的起始階段不能很快跟上進度也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情,只要有進步就應(yīng)該得到表揚,不管是多么微小的進步。如果小學階段就把氣氛弄得特別緊張,接下來的十年求學之路又該怎么走。
小學階段的中高年級英語教學,如何突破傳統(tǒng)瓶頸,引進愉快的學習方式,打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都是教師和家長應(yīng)該時刻提醒自己的。不要因為外在因素違背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揠苗助長誰都知道不符合常理。在反思的時候就一定要摒棄這種方式,讓學生充分發(fā)展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把英語當作語言而不是語法來學習,讓英語“活過來”,真正走進學生們的生活,想必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康莉.跨文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困境與突破[D].華中科技大學,2012.
[2]張?zhí)N.混合式學習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