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
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語文是一門基礎類學科。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和進一步完善,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當前語文教育工作者要面對的新課題。文章從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教育現(xiàn)狀及實施方法等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2-0099-01
一、引言
蘇教版教材中精選的每一篇課文,課文中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它的影響深遠且持久。所以,語文教師應重視課文中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表達。語文學習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對于文化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掌握,更要將審美能力、情感表達能力貫穿整個語文教學之中,讓學生領悟藝術的本質(zhì),從而促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二、語文課堂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1)情感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關鍵內(nèi)容。在情感教學中,師生之間彼此進行情感交流,在思想上達到情感共鳴,有利于老師將文章的核心情感傳遞給學生。情景的相互融合,還有情意的融合,是創(chuàng)造審美意境的重要途徑。要想從根本上落實素質(zhì)教育,情感教育是關鍵,因此要重視小學課堂的情感教育。(2)有利于維系師生之間的情感。在小學階段,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較小,情感還處于啟蒙階段,但學習能力和感知能力非常強。在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對學生的情感進行了很好的培養(yǎng),更增強了師生之間情感聯(lián)系,老師所表現(xiàn)出來的高尚的職業(yè)操守以及職業(yè)道德會時刻影響學生。(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情感情緒是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關鍵,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太過于注重知識文化教育,對知識文化的強調(diào)多于情感表達,文化知識積累的厚度和人格殘缺形成鮮明對比。做好情感教育,部分學生的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溝通能力缺失等等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
三、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
(1)親情教育。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是讓學生明白親情的含義,學會感恩,懂得珍惜,教會學生如何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不再只會索取,不懂回報。這是學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方面,也是社會對于每一個人最基本的要求。例如,《沉香救母》《高爾基和他的兒子》等文章,都體現(xiàn)出親情教育的重要性。(2)友情教育。友情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和他人相處以及如何善待他人、幫助他人,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多多滲透友情對于每一人都很重要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和他人進行情感交流的能力。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精選的《小河和青草》《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學會合作》等文章,教會了學生和他人相處的藝術。(3)師生情教育。在情感教育上小學語文教師占有較好的優(yōu)勢,小學課本上所選的《師恩難忘》《人類的老師》《莫泊桑拜師》等優(yōu)秀文章,是培養(yǎng)師生情最直接的范本。教師教相關課文時,應注重與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讓學生充分融入課文的氣氛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四、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現(xiàn)狀
(1)教師情感教育能力缺失,教育方法出現(xiàn)問題。對于文章情感把握的不準確,是有些教師情感教育能力缺失的其中一個方面。文章情節(jié)講述過于煩瑣,邏輯不清晰以及上課方式過于呆板,如只使用一種單一無趣的教學模式,使得語文學習喪失了原有的樂趣,學生就會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耐心,嚴重的還會使學生喪失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厭惡心理。(2)教師的情感認知出現(xiàn)錯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文章中的情感成分會被有些教師過于夸大,學生雖會被這種情感氣氛所感染,但是深層次的精神內(nèi)涵則被忽視。老師的情感挖掘能力是值得贊許的,但精神內(nèi)涵層面的空洞,情感內(nèi)容的夸大,只會讓學生缺乏理性思考。情感教育的不徹底貫徹,預期的目標無法達成,主要是有的教師缺乏對情感教育更深層次的認識,所以,提高教師的情感認知才是現(xiàn)在最應解決的問題。
五、語文課堂教學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生共鳴。教師通過在課堂上設置特定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能更好地引發(f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共鳴。學生對于情感的認知被喚醒,就可以聯(lián)系書中的知識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形成課堂的良性互動,學生的表達能力也由此提高。如課本文章中名人刻苦努力的精神與現(xiàn)實中學生懶惰、不努力的情況進行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改掉這些習慣。(2)關注學生心靈世界,傾注愛與信任。大部分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從小家中只有自己一個孩子,會產(chǎn)生孤獨和寂寞的心理,他們渴望身邊人的愛和信任。老師應關注到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與學生多多交流,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想法,以此來增強學生對于老師的信任。(3)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從抒情類散文到詩詞歌賦,無一不蘊含著深刻哲理和豐富的情感。老師在講解時應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在實際生活中找到突破口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點,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如通過設置圖書角、語文閱讀周等,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語文學習興趣是情感教育的基礎,老師應在課下與學生多多交流心得和體會。
六、結(jié)束語
將情感教育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是大勢所趨。所以,教師不僅要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還要認識到親情、友情、師生情,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要滲透情感教育,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臧以霞.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5(05).
[2]宋軍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研究,2009(07).
[3]周清秀.試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