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娟
摘要:學前兒童舞蹈的創(chuàng)編是舞蹈和學前兩門學科的交叉運用。兒童繪本豐富的故事題材、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為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的主題設計提供了很多具有探索價值的內容。短小精煉有想象力的兒童繪本、兒童繪本中的精華片斷以及兒童繪本的視覺藝術給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打開了新的理念、新的角度、新的思維。
關鍵詞:學前兒童舞蹈;舞蹈創(chuàng)編;兒童繪本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5)10A-0043-03
“舞蹈創(chuàng)編”是指舞蹈編導者將作品的設想通過舞蹈的手段,用動作進行創(chuàng)造、選擇、改造和編織,使之成為舞蹈語言,把作品的內涵外化為有形的、可見的舞蹈形象。外文的翻譯有所不同:一般翻譯為“choreography”,意義偏向舞蹈理論,又稱“編舞”(making dance)或“舞蹈編創(chuàng)”(composition)。“choreography”的字源為“編導學”(choreology),意指舞蹈藝術的理論、哲學與美學原理[1]?!皩W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專為3—6歲適齡兒童創(chuàng)編舞蹈作品。
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課程強調舞蹈專業(yè)學科的獨立性與完整性,主張以知識的學術價值為中心,把學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傳授給學生,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重視學科基本結構和方法的教學。但過分強調學科的專業(yè)知識結構,易造成知識之間的隔離和過于專業(yè)化,割裂了與學前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缺少綜合性的思維能力。兒童繪本走進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課堂,是一種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模式的新探索,它開啟了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新的理念、新的角度、新的思維,有助于解決當前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創(chuàng)編課“過于獨立化、專業(yè)化以及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讓舞蹈藝術更好地為幼兒教育教學實踐服務。
一、兒童繪本對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的意義
繪本源起于西方,英文為Picture Book(圖畫書),“繪本”是日文翻譯。繪本是由圖畫和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包括兒童繪本和成人繪本兩種類型,涵蓋語言、社會、健康、科學、藝術、人文等五大領域。
在早期教育中,準媽媽們已經開始用兒童繪本給自己的寶寶做胎教,因此,兒童繪本往往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兒童繪本的種類非常多元、資源非常豐富,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兒童繪本進入國內,給兒童帶來了更加開闊的視野空間,對于兒童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意義。兒童繪本豐富的故事題材、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為學前兒童舞蹈編創(chuàng)的主題設計提供了很多具有探索價值的主題內容。
舞蹈創(chuàng)編中的“主題”,是指舞蹈作品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和對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意蘊和中心思想,又叫主題思想。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作教材提出,舞蹈創(chuàng)編主題選題方向主要有五個:從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題材;從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選取動物和自然景象進行創(chuàng)作;從兒童喜愛的文學作品中取材;從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中選材;根據(jù)時代發(fā)展及當前的形勢來確定主題[2]。但從教學實踐來看,每一個選題的范圍都非常大,很難快速進入學前兒童的世界,這就是所謂的缺乏“限制性”的問題。著名藝術家、導演張繼鋼指出:“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沒有限制就沒有獨特,沒有獨特就沒有風格,沒有風格就沒有經驗。什么都有就是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有就什么都沒有?!盵3]而每一本兒童繪本講的都是一個小故事,起到了限制空間的作用,編舞者可以從豐富的兒童繪本素材中選取自己所需要的主題內容,并充分展開想象,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創(chuàng)編學前兒童舞蹈。
二、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的策略
兒童繪本每一個主題都符合兒童的特點,為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提供了大量的主題和形式素材。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短小精練有想象力的兒童繪本
在兒童繪本中,讀者對象為0—3歲兒童的繪本都以圖為主,文字很少,故事的內容也比較簡單,基本是對日常生活實物的認知。讀者對象為3—6歲兒童的繪本,依然是以圖為主,但文字會增加一些,故事也長一些。而舞蹈這種用肢體語言表達的藝術,在藝術表現(xiàn)中易抒情,而不易敘事。換句話說,就是學前兒童舞蹈不易表述一個長篇大論的故事。因此,在利用兒童繪本進行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時,要選擇短小精煉富有想象力的兒童繪本。
例如,兒童繪本《一園青菜成了精》生動而充滿想象。想想看,青菜只是在菜園里默默地生長著,無言無聲,全無特別之處,但繪本中卻描繪了一個個鮮明的青菜形象:“你瞧,綠頭蘿卜是威風凜凜的大王,紅頭蘿卜是婀娜多姿的娘娘,彎著腰的豆芽跪倒把信報,胡蘿卜搖身變成了帶兵的將領。”有了兒童繪本提供的具體并有童趣的青菜形象,就有了編排學前兒童舞蹈的形象,就有了舞蹈的“動機”。舞蹈創(chuàng)編中的“動機”是指選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動作短句,這個短句是根據(jù)作品表達主題的需要而編排的,短句一般包括1至2個八拍的動作[4]。短小精練的語言不僅提供了舞蹈動機的形象編排,更重要的是它賦予了每個形象個性化,讓舞蹈動作有了自己的特色。“最近幾天沒人問,他們個個成了精,于是他們開始大戰(zhàn)起來。韭菜使出兩刀鋒,呼啦呼啦上了陣。黃瓜甩起掃堂腿,踢得韭菜往回奔?!崩L本的這個部分內容,為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提供了戲劇性的舞蹈結構,繪本中幽默的語言,為舞蹈提供了舞臺調度的編排,例如“踢得韭菜往回奔”,很精練的語言讓人很自然就想象到一個點到線舞蹈空間調度上的創(chuàng)編設計。
2.截取兒童繪本中的精華片斷
不是每一個繪本從頭到尾都是短小精練有想象力,但每一本兒童繪本都有它最精華的部分,可以選擇兒童繪本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作為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的“原點”。張繼鋼指出,“原點”,是最初也是最粗的“象”是被潛意識引發(fā)的忽隱忽現(xiàn)的聯(lián)想,是能不斷產生靈感的激動[5]。一旦找到了“原點”,盡快進入頭腦風暴,進入想象創(chuàng)意的構思,就能尋找各種可能性,并在這過程中擴大原點,篩選組合原點,完善修飾原點。
例如,兒童繪本《點點點》選擇了點這個圓形的圖案,描述了各種各樣的點:大的點,小的點,會飄的點,會掉落的點,指揮交通的點,香甜的點,健康的點,讓你強壯的點,沉甸甸的點,五顏六色的點,閃爍晶瑩的點,衣服的點,遮擋太陽的點,吐露芬芳的點,狗狗身上的斑點,天空里的點,好吃的點……在舞蹈選材中,我們可以選擇其中“會飄的點——泡泡”,作為舞蹈創(chuàng)編的原點,進入頭腦風暴,進行想象創(chuàng)意。可表現(xiàn)圓圓的泡泡、方方的泡泡、會走的泡泡、笑哈哈的泡泡、炸掉的泡泡、飛起來的泡泡、沸水中翻滾的泡泡、泡泡運動會、會彈跳的泡泡等各式各樣有關泡泡的舞蹈主題與形式。我們可以選擇其中“泡泡運動會”這個主題,然后從拉班動作分析元素——整個身體去探索創(chuàng)造不同空間的動作(space),身體單一部位到多個部位探索創(chuàng)造(time),四肢動作探索創(chuàng)造(weight)——出發(fā)去創(chuàng)編泡泡的創(chuàng)意動作。
3.利用兒童繪本的視覺藝術
在美學上,兒童繪本具有用視覺傳達故事的內在文化、寓意和哲理。兒童繪本中插圖的藝術風格具有多樣性,除了有鉛筆素描、水彩畫、彩色鉛筆畫、油畫、拼接、照片、版畫、水粉畫、紙雕等不同媒材的表現(xiàn)技法,還有擬人夸張的造型、視角構圖以及色彩的美學運用,這些多樣的藝術風格是表現(xiàn)意境的手法、聯(lián)想的象征、與孩子溝通的特殊語言。好的繪本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jié),是一種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梢哉f,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
舞蹈是人體動作在空間中流動或停頓的藝術形式,屬于畫面藝術的一種。舞蹈是流動的雕塑,每一個動作造型凝固之后,都可以形成畫面。在兒童的眼睛里,世界是彩色的。他們更喜歡多彩的顏色,喜歡奇特的造型,具有沖擊性的畫面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兒童繪本美學的角度,領會畫面構圖和視覺審美,可以為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帶來積極的啟發(fā)。
兒童舞蹈的畫面有著自己的特點:(1)兒童舞蹈的服裝和道具的顏色多有造型感、色彩鮮艷、天真爛漫。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畫面,如黑白色調,就像是太田大八的兒童繪本《雨傘》,這是一本無文字的書,背景為黑白色,從第一頁起,我們就被一把紅色的傘所吸引。這一抹搶眼的紅色吸引著讀者的視線,無論翻到哪一頁,這紅色的小傘都牽動著孩子好奇的心和無限的想象力。(2)兒童舞蹈道具的多用性和夸張性也是舞臺視覺性的一個亮點。如在CCTV舞蹈大賽獲獎作品《貓鼠之夜》中,高3米左右的“油缸”,讓整個舞臺空間變成了小老鼠和小貓的童話世界。高潮時油缸更是變成了“酒缸”,讓整個舞蹈故事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折。
三、結語
兒童繪本走進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是尋求探索適合學前兒童特色的舞蹈創(chuàng)編的一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現(xiàn)學前兒童舞蹈創(chuàng)編課“過于獨立化、專業(yè)化以及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利用兒童繪本“童化”自我,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學前兒童的知識,擁有更多關于學前兒童的體驗,創(chuàng)編的學前兒童舞蹈作品更有創(chuàng)意、更有藝術性、更有教育意義,從而能更好地運用于幼兒園學前舞蹈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江映碧.舞蹈教學策略之研究——以“舞蹈創(chuàng)作”為例[C]//創(chuàng)意的養(yǎng)成: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創(chuàng)意舞蹈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3:50-68.
[2]賈任蘭.幼兒歌舞創(chuàng)編實用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25-26.
[3][5]張繼鋼.限制是天才的磨刀石:張繼鋼論藝術[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33.123.
[4]張守和,李玲琰.群舞編導基礎理論與技術技法教程[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34.
責任編輯:楊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