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趙君 焦艷
摘 要: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過強化理論學科意識,完善導師評聘制度,提升科研創(chuàng)新素養(yǎng),落實導師培養(yǎng)機制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促進學科發(fā)展,實現(xiàn)高校育人目標。
關鍵詞:立德樹人;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 導師隊伍; 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4)06-0087-03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其抓住了教育的本質要求,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也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斷提升育德意識和育人能力。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建設,對于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跨越式發(fā)展,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培養(yǎng)出理想信念堅定、品德優(yōu)良、本領過硬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立德樹人視野下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提出的新要求
1.政治信仰堅定,真學馬克思主義
美國詩人惠特曼曾經說過:“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毙叛鍪且环N精神食糧,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信仰,那就等于沒有了靈魂。在當今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各種西方勢力意識形態(tài)不斷向我國滲透,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潮也風襲校園。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fā),作為一門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前進發(fā)展的全局性科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作為教育者和指導者,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必須體現(xiàn)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目標,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結合自己的工作、思想和社會實踐真學馬克思主義,秉承科學的態(tài)度學習、對待、領會、感悟它,融會貫通、深刻理解并把握它的精神實質和內涵,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學科建設和培養(yǎng)學科人才,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各項工作之中。[1]
2.理論基礎扎實,真懂馬克思主義
真懂馬克思主義相對于真學馬克思主義而言,是一個比較高的境界和要求,要達到這個思想理論境界,需要下一番功夫。毛澤東曾說過:“要讀通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盵2]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要一字一句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僅要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每一個基本原理,把握每一個原理的理論內涵和來龍去脈,而且要掌握整個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體系,全面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真正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增強自己扎實的理論功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還要不斷提升向學生和群眾闡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在工作中,要秉承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堅持和踐行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觀點,理論聯(lián)系實際,增強并提升調查研究、明辨是非和分析說服的能力,提高研究和回答重大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善于運用發(fā)展的眼光并教會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
3.德行素質優(yōu)秀,真信馬克思主義
立德樹人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首先要有良好的德行素質。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即使導師的科研能力很強,學術水平很高,但是如果沒有良好的德行素質,沒有良好的道德習慣和道德意識,不能以身作則并用個人人格魅力去指導和感染學生,那便不符合一個合格導師的資格。研究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導師,導師對研究生的成長成才有直接的影響和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要在真學、真懂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深化理解和認識,真信馬克思主義,不但要知其然,而且還要知其所以然,并用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言行,使自己的思想、言行具有方向性、科學性和先進性。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提升自我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在言行上,通過自己的道德實踐和職業(yè)素養(yǎng),做好學生的楷模和表率,真正達到傳道授業(yè)解惑,塑造有道德的學生。
4.業(yè)務水平精湛,真用馬克思主義
毛澤東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階級性和實踐性。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要求人們在真學、真懂和真信的基礎上,要對馬克思主義做到學以致用、學用一致,而不能學用脫節(jié)、言行不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的培養(yǎng)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要多進行課題項目研究,通過社會調查了解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第一手資料,使學生深切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活生生的現(xiàn)實,提升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信息量迅速增加,知識更新?lián)Q代也在不斷加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要不斷吸納新知識,更新自我知識系統(tǒng),拓寬研究方向和領域,不斷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能力。
二、立德樹人視野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建設目標
1.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是宣傳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領頭雁,是高校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導者,是推進高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力軍和重要力量,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是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的中堅力量。立德樹人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導師更加在專業(yè)化和學科化上下功夫,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研究,成為高素質、強專業(yè)水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要繼續(xù)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正確理解和處理“西學”、“馬學”和“國學”的關系,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科學總結馬克思主義160多年來的發(fā)展歷史及其演變規(guī)律,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與基本原理研究、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等重要領域有更多成果,并緊跟時代步伐,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分析解答社會發(fā)展帶來的一系列現(xiàn)實問題。
2.中青年學科領軍人物
學科帶頭人是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重要領導者和組織者,擔負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規(guī)劃、隊伍建設、人才培養(yǎng)、促進學科進步發(fā)展等多項任務,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使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否快速發(fā)展,是否有顯著的科研成果,除了這個學科的硬件設備、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專業(yè)結構和人員構成等因素外,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科帶頭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智慧才能。目前,很多高校都加大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帶頭人的引進和培養(yǎng)力度,但學科帶頭人還是存在整體年齡偏大的問題,不利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創(chuàng)新突破發(fā)展。因此,高校應注重創(chuàng)造良好的中青年導師成長環(huán)境,打破論資排輩等不良習慣,鼓勵公平競爭,提倡能者上、庸者下,對那些戰(zhàn)略眼光獨特、專業(yè)素養(yǎng)優(yōu)秀、學術水平高深、科研成果顯著的學術新秀進行重點培養(yǎng)和提拔,敢于委以重任,使其盡快成為學科領軍人物。
3.高素質的后備人才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加強對專業(yè)優(yōu)秀人才的重點培養(yǎng),推出一批高素質、能力強、有志于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后備人才。高素質的后備人才要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素質,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具備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辨別力,明確肩上所承擔的政治任務,言行舉止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黨和國家站好崗、育好人;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廣博的相關知識、較強的科研水平和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緊跟時代步伐,時刻站在學科知識的前沿;還要具備高尚的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素質,良好的師德風范、理想情操、意志品格,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和陶冶學生,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素質合格人才。
4.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注重導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與超越,導師要樹立危機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認真鉆研業(yè)務,與時俱進,更新轉變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結合信息時代新媒體技術,積極采用啟發(fā)式、案例式、參與式、交流式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信息,將新知識和新信息融進課堂教學中,同時,加強自身業(yè)務知識的深化,探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術精品產出的規(guī)律和機制,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的學術水平和思想境界,使自己成為具有遠大學術眼光、創(chuàng)新科學思維、特色教學科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
三、立德樹人視野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建設方法
1.強化學科意識,推進學科點建設
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這決定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定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基礎性學科和指導性學科,是關系黨、國家和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生命工程學科。[3]在當今時代,高校更要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意識,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科學性和整體性,嚴格按照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和六個二級學科的研究對象進行學問研究,整體研究和科學揭示本學科的功能定位、基本范疇、基本規(guī)律、基本發(fā)展等,建構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知識體系,防止和克服學科建設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2.完善導師評聘制度,優(yōu)化隊伍結構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的特點、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方式,建立完善的導師評聘制度是保證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舉措。[4]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制定嚴格的選聘條件,除了注重導師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突出科研學術成果外,要在年齡、學歷和職稱等方面提一些硬性要求,從而建立科學的導師評選指標體系;選聘過程要公開、公平、公正,注重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比例,避免近親繁殖,對于教學和科研水平突出的中青年教師,可以打破工作年限的限制,破格晉升,優(yōu)化導師隊伍結構;本著簡便易操作、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對導師實行聘后考核制度,對學術上有突出貢獻的給予獎勵,進行激勵,對于安于現(xiàn)狀沒有進展的導師要給予處罰,同時要建立督導體系,確??己梭w系和競爭機制能夠客觀、公正進行,實現(xiàn)有效競爭。
3.提升科研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凝練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和教育教學體系等的研究,要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必須以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素養(yǎng)作為根本。[5]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重要前提就是自認具備強烈的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和崇高的科研創(chuàng)新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要不斷關注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及其發(fā)展,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的理論自覺、理論自信,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一體規(guī)劃、一體研究,形成互相支撐、互相促進和共同發(fā)展的建設合力。針對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應按照“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理念,不斷推出豐碩的、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研究成果,積淀鮮明的學科特色和研究方向,產生良好的學術聲譽。
4.落實導師培養(yǎng)機制,達成學科建設的目標共識
當今信息化時代使知識折舊的速度越來越快,終身學習的思潮和交叉學科的出現(xiàn)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對于導師而言,培訓顯得尤其重要。高校要合理規(guī)劃,制定切實可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培訓計劃和長效機制,培養(yǎng)一支高水平、業(yè)務精、高能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一是高校要注重校內的培訓,通過在崗在職培訓,使導師隊伍成員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互取經驗,共同探討,一起提升;二是要計劃性地安排導師走出校門,去國內甚至國外進修、考察和交流,拓寬視野,掌握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了解國外高校教育的發(fā)展態(tài)勢,提升導師隊伍整體素質;三是鼓勵和支持導師隊伍博士化,每年專門確定一定數(shù)量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的博士指標,選拔優(yōu)秀的導師攻讀博士學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導師隊伍的整體學歷層次;四是加強導師隊伍的自我學習能力,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更好地了解國際形勢和國家動態(tài),掌握學科最前沿的動態(tài),與時俱進,及時發(fā)現(xiàn)、了解、理解、研究和解決新問題,促進學科的理論創(chuàng)新,提升學科地位。
參考文獻
[1] 邱杰,張瑞.廣西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歷程及基本經驗[J].廣西教育,2012(1):79-81.
[2] 毛澤東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47.
[3] 陳秉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基本經驗與前瞻[J].中國高等教育,2011(12):17-20.
[4] 羅英姿,李占華,鄧麗華.研究生導師隊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7(11):37-39.
[5] 張雷聲.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師專業(yè)化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6(7):22-24.
[責任編輯:龐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