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實驗小學 江英姿
用“鏡頭”成就習作的精彩
◎福建省南平市實驗小學江英姿
影視和拍照作品所用的“鏡頭”,是再現(xiàn)生活的最好手段,它能再現(xiàn)生活中無限細節(jié)的精彩。把這一手法運用于習作教學,它將會給學生習作錦上添花。如果做到巧妙運用,誘導學生再度觀察,再次捕捉精彩細節(jié)信息,就能彌補肉眼觀察的缺陷,從而成就學生習作的無限精彩。
運用“鏡頭”;再現(xiàn)細節(jié);引導觀察;妙筆生花;成就精彩
作家蔣孔陽先生說過:“一個藝術家在觀察和描寫時,不可忽視細節(jié)?!钡拇_,好的細節(jié)描寫能夠成就文章的精彩,可把握細節(jié)應從觀察入手。這一代的孩子是伴隨著音像藝術成長的,電視、電影是生活娛樂的一部分,可把影視作品中的各種表現(xiàn)手法的“鏡頭”,用到作文指導中,通過回放展示細節(jié),引導學生再度觀察,再次捕捉細節(jié)信息,以此彌補肉眼細節(jié)觀察缺陷,從而又一次獲取鮮活而豐富的細節(jié),進而錦上添花,成就文章的精彩。
在影視作品中,導演為了突出或渲染某種情緒,會把一些瞬間發(fā)生的事,用“慢鏡頭”定格下來,放慢速度去表現(xiàn)。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細節(jié)轉(zhuǎn)瞬即逝,一只撒歡奔跑的馬,一次激烈的短跑沖刺,一場接力賽的緊張交接棒……這些細節(jié)出現(xiàn)的速度快,變化多,有時認真觀察了也難以捕捉其中的細節(jié),如何引導學生捕捉這樣的細節(jié),影視作品中常出現(xiàn)的“慢鏡頭”便能給學生很大的幫助。
在一次四年級《白鵝》的磨課中,我校鄒老師就將“慢鏡頭”法用于課堂練筆,收效甚好。課上,鄒老師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抓住白鵝吃食的細節(jié)進行描寫的精彩后,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抓住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寫一寫校園大魚池里魚兒搶食的片段。在第一次試上時,鄒老師把魚兒搶食的錄像播放一遍,便讓學生隨堂練筆,學生寫出的內(nèi)容平淡無奇,毫無精彩可言。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寫到“饅頭一落水中,一群魚沖向饅頭吃了起來”便寫不出什么新意了。通過反思,鄒老師認識到是魚吃食的這一細節(jié)速度快,學生難以觀察捕捉到,于是便調(diào)整了課件,在完整播放一遍魚吃食的片段后,再將“慢鏡頭”播放一遍,在“慢鏡頭”的幫助下,學生輕而易舉地捕捉到魚吃食時的不同動作、不同神態(tài),描寫也就精彩了。
在生活中,人們?yōu)榱烁玫赜^察事物的細部特征,常常用到放大鏡,這放大鏡有如影視作品中“特寫鏡頭”,把它用于指導學生觀察,能幫助學生觀察到平時那些熟視無睹的,極易被忽略的細節(jié)。
走進學生們的習作,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人物形象不豐滿,沒特色,缺乏讓人難以忘懷的細節(jié)描寫的亮點。他們在表達高興時常用“手舞足蹈”“眉開眼笑”一類的詞進行描寫,在表達傷心時常用“欲哭無淚”“痛哭流涕”一類的詞進行概括。針對這一情況,我在一次春游活動中,有意識的抓拍了一組同學們開心玩耍的特寫照片:有同學含著棒棒糖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的;有樂得在草地上打滾的;有游戲得勝高興得五官擠成一堆,整張臉只剩一張張得大大的嘴的……春游后,趁著學生余興未減,我布置了一篇《快樂的春游》習作。習作上交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習作都忽略了春游時多彩各異的動作和表情細節(jié),特色也無法顯現(xiàn)。根據(jù)這一缺憾,重新指導,再次展示這組特寫照片,讓學生再度觀察,重新回味,引導他們抓住照片中的表情和動作等細節(jié),以《樂》為題,再一次寫一寫春游中的快樂事,這一次習作學生們把春游中的“樂”描寫得非常生動、細膩。試想,如果沒有“特寫鏡頭”的再度回放,學生就無法捕捉到這些在觀察中被忽略的細節(jié),也就不會細致入微的描寫。因此,細節(jié)描寫能使記敘文化枯燥為生動,化平淡為神奇,化易忽略為形象畫面,使習作更加錦上添花。
俗話說:站得高就看得遠,無限風光在險峰??缮钪型钦驹谏巾斏?,遠處的美景往往是模糊而朦朧,根本無法盡收眼底,更無法體現(xiàn)出站在頂峰上就能看到遠處的無限風光。如果巧用“遠鏡頭”拍照技術并將其應用于作文教學中,把肉眼看不到的遠景用“遠鏡頭“拍照下來,那真是事半功倍,錦上添花。在一次秋游活動中,我校湯老師帶著學生登上南平九峰山的第“九峰”頂峰,可站在頂峰上看南平城,美麗的延平湖、雄偉壯觀的跨江大橋、汽車火車、小舟花園……均一片模糊。為了引導學生感悟、體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真諦,湯老師用長距焦拍照技術拍下了山腳下的所有美景。第二天,湯老師指導即興寫作,當學生寫到:“我站在頂峰俯視美麗的南平城……”時,個個都無從下筆了。這時,湯老師展示了她拍下的幾組遠景照片引導觀察,學生便豁然開朗,頓時柳暗花明又一春。學生言之有物,言路大開,文思奔涌,筆花四溢,便寫出了:“我站在‘九峰’頂上俯視美麗的南平城,一座座高樓高聳入云,一條條馬路縱橫交錯,一座座跨江大橋壯觀雄偉,美麗的延平湖靜如明鏡,汽車在奔跑,火車在飛馳,小舟在蕩漾,花兒在微笑,小樹在舞蹈,小鳥在歌唱……南平美景盡收眼底,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優(yōu)美在于用心,手段在于巧用。湯老師正是巧用了這一手法,讓朦朧變清晰,讓模糊變形象,從而開啟了學生的文路,收獲到了意想不到的大精彩,著實令人贊嘆。
人們都說:“生活處處有作文,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一篇好習作要靠精彩細節(jié)來點綴和支撐,而細節(jié)則源于生活,更要靠細致的觀察來選取。只有從生活中選取的細節(jié)才生動,才有真實感,才有個性特色。
在一次寫《校園一角》的作文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校園的花、草、樹木時,大多學生不是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作文,而是過分依賴平時摘抄的好詞、好句、好段,寫出的文章好詞好句堆砌,空泛描述有余而細膩描寫不足,缺乏真實感。怎樣讓學生的“妙筆”開出精彩細節(jié)“花”來?我想到了用“多鏡頭”來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細節(jié),于是,我用特寫的手法,拍攝了一組花的各個部位的鏡頭,當這組鏡頭展示在學生面前時,學生們清晰地看到了花蕊、花瓣、花托、花枝、花葉的特點,細致到花瓣的片數(shù)、重疊的形狀,花葉上葉脈的紋路、顏色,花枝伸長的樣子等等。同樣一朵花,不同的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又如校園的榕樹,我選擇了不同的方位進行拍攝,從遠處拍攝榕樹的整體樣子,從高樓上拍攝樹冠上的老葉和新葉,從下向上拍攝枝干的伸長,拍攝陽光透過枝葉的情景……在“多鏡頭”的引領下,學生們細心觀察鏡頭細節(jié),在平時積累的優(yōu)美句段的幫助下,學生們濃墨重彩繪細節(jié),這樣“妙筆”便就“生花”了,習作也就能在“多鏡頭”魔力點醒下,從而實現(xiàn)了無限的細節(jié)精彩。
影視和拍照作品中各種表現(xiàn)手法的“鏡頭”,能再現(xiàn)生活細節(jié)的精彩,能幫助學生捕捉肉眼無法捕捉到的精彩細節(jié),也能讓學生的習作因細節(jié)描寫而增色不少。在各種生活細節(jié)“鏡頭”的再現(xiàn)中,學生們有了觀察的方向,學會了關注細節(jié)。久而久之,學生們在觀察時便能在腦子里形成各種“鏡頭”,從而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也學到細心觀察事物的方法,習作時便能細致描繪觀察到的具有心靈震撼力的細節(jié),從而實現(xiàn)小觀察便能成就大精彩的作文教學目標。
(責任編輯: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