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私人化”是指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在豐富閱讀體驗、提升閱讀能力的前提下,以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興趣為根本,盡力在學校生活和課堂實踐中創(chuàng)生一種“私人化”的課外閱讀方式,尊重每一個個體,讓學生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私人閱讀史”,進而能夠享受閱讀、積累閱歷、豐富語感,成為最獨特的自己。借助順應、放松、防御、觀照四個“包容力”途徑,讓課外閱讀“私人化”成為可能。
【關鍵詞】課外閱讀;私人化;包容力
【中國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05-0027-02
【作者簡介】吳靜,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南京,210008),中小學一級教師,南京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
在當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實踐中,許多語文教師十分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引導,但是,在推薦讀物,共讀好書的過程中,教師更強調的是共融和共通,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缺乏關注和引導。有些學生的個性閱讀,因為不入主流,而會謹小慎微。有些學生對于教師推薦的讀物甚是反感,完全不是心之所向,教師剃頭擔子一頭熱。
課外閱讀的個性化如何彰顯?基于此筆者試圖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中努力創(chuàng)設“私人化”的閱讀氛圍,形成“私人化”的閱讀方式,而“包容力”讓課外閱讀“私人化”成為可能。筆者以為:“包容力”和“私人化”之間互相誘發(fā)并補充,相輔相成,課外閱讀中可以讓“包容力”有效地驅動“私人化”的產生。擴展“包容力”并形成“私人化”閱讀方式的途徑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順應——讓私人書櫥適度放大
1.順乎時代發(fā)展。
信息化時代,每天都有無數(shù)的新書問世,其中有許多是順乎時代發(fā)展的讀物,自然也涵蓋了許多兒童讀物。經典讀物固然好,但是距離時代略顯脫節(jié),很難讓學生產生親切感。面對順乎時代發(fā)展的讀物,與其一味拒絕、懷疑,還不如一讀為快,這些書會真切地告訴學生:我活在當下,我活在這個世界上。
2.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權利。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喜好。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建立“私人書櫥”?!八饺藭鴻弧笨梢愿鶕?jù)學生自己的喜好羅列相應的書目,這些書目的選定不需要參考學校公布的必讀書目?!八饺藭鴻弧钡臅康怯洷?,不僅可以供學生之間交流學習,還便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不同時期的閱讀喜好,愛好歷史故事的、酷愛軍事百科的、熱衷人文地理的、癡迷懸疑小說的,都可以在書單中盡情彰顯。有了教師的認可,很多學生都愿意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并且深入鉆研,形成自己的閱讀特色。
二、放松——讓私人空間融入團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新課標還指出: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給學生不被打擾的清晨閱讀時間,便是一種尊重和信任,無需摘錄、不用點評、更不要寫讀后感,閱讀可以如此美好!據(jù)筆者統(tǒng)計,一學期下來,學生在校內的日閱讀量大約達到了人均五萬字,閱讀速度也得到極大提升。
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jù)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進而考察其閱讀的興趣、習慣、品位、方法和能力。筆者在“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外松內緊”。對于課外閱讀的評價不看是否摘錄積累大量的詞句,也不看是否對書籍的精神把握透徹,在乎的是“閱讀起來,留下痕跡”。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閱讀有痕。每讀完一本書,學生需要完成的是一張小小的“私人閱讀卡”而已。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填寫,抓住自己讀完書之后的瞬間感受,及時地記錄下來,不在乎字數(shù)的長短,只要記錄就好。
三、防御——讓閱讀揚長避短
1.防一孔之見。
在不少學生“私人書櫥”的書單中,都不約而同地寫到了《查理九世》。因為學生的關注,筆者也閱讀了起來,這套書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想象力極為豐富,筆者閱讀完后,發(fā)現(xiàn)并非教師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一套書,悄然興起,口耳相傳,居然出現(xiàn)了一書難求的盛況。為此,筆者組織了一次小型的閱讀討論會:
師:你們?yōu)槭裁催@么喜歡看《查理九世》?
生:故事情節(jié)非常吸引我,讓我一本又一本地追著往下看,下面的情節(jié)總是和我想的不同。
生:這只有著悠久皇室血統(tǒng)證明的狗“查理九世”太神奇了,我本身就喜歡狗,所以對這套書更是喜歡。
師:有看過《哈利·波特》系列的同學嗎?這兩套書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有相似之處,都是懸疑奇幻的,扣人心弦,《哈利·波特》都是大部頭的,讀起來比較費勁,需要一段時間才行?!恫槔砭攀馈犯p松一些,讀起來也快,我都是一天讀一本的。
教師可以“迎合”學生的喜好,發(fā)掘書中的價值。對于風靡的《查理九世》,筆者沒有禁止,而是參與閱讀和討論,并鼓勵他們創(chuàng)作。一陣旋風刮過之后,不少學生還創(chuàng)作了屬于自己的系列《查理九世》,續(xù)編這只神奇的狗又發(fā)生了什么故事。由閱讀轉為創(chuàng)作,描摹創(chuàng)作間,習作水平也顯著提高。這樣的閱讀旋風,時常刮起來,比如《桂寶日記》《笑貓日記》《冒險小虎隊》等系列。筆者并不是主導旋風的人,而是追風人,在其中不露聲色地引導,讓風刮得更加柔順些。
2.御“病毒”入侵。
默默觀察之后,必然也會發(fā)現(xiàn)學生手上的有些書還是值得推敲的,有些書籍內容浮淺,缺乏思想的力量;有些書語言拖沓、甚至語病連連,缺乏一定的文學美感;有些書的內容含有一些粗口、暴力的傾向……對于這些書籍,筆者以為是“病毒”,病毒入侵,需要有抵御能力,即抵抗力,需要教師時不時地“打疫苗”。每當筆者發(fā)現(xiàn)了不良書籍,一定會“順藤摸瓜”找到書籍主人,和他進行一場私人談話。
四、觀照——讓彼此心照不宣。
1.讀作者之心。
和學生一起讀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一起看同名電影,賞析比較?!氨容^閱讀”也是筆者在平時著力進行指導的。一次討論中,學生這樣說:
生:看了電影之后,我對“媽媽推了我一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現(xiàn)在我更能體會島田洋七當時無助、落寞的心情了。
生:看到影片的最后,我哭了。有了音樂的渲染,更能體會到那濃濃的祖孫深情。原著中的描寫相對而言就輕描淡寫了一些。
此外,筆者還和學生一起比較閱讀了《淘氣包埃米爾》和《淘氣包馬小跳》,通過閱讀書籍去關心不同的作者之心。
2.看讀者之情。
《特別的女生薩哈拉》,講述了一個“問題女孩”發(fā)生改變的故事。雖然書中的主要人物是薩哈拉和波迪老師,但是很多學生在讀書記錄中寫下了對薩哈拉媽媽的話:“薩哈拉的媽媽很勇敢,獨自一個人撫養(yǎng)女兒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她的媽媽很偉大,不論何時都始終站在女兒這邊,永遠相信她,我希望我的媽媽向她學習。”
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每一份讀書記錄,筆者都用心欣賞、仔細收藏,每一句話的背后,都是一顆敏感的童心在自由地表達。
《私人閱讀史》一書中說道:“通過讀書,通過密密麻麻的語詞的世界,國人的視野被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功利閱讀極大地改變了人生,而休閑閱讀又極大地豐富了生活?!惫P者希冀并實踐著,努力通過“包容力”讓課外閱讀“私人化”成為可能。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唯有努力擴展自己的閱讀包容力,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yǎng),才能夠引導學生發(fā)展自身的包容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自己的“私人閱讀史”,才能夠幫助學生打造屬于他自己的私人定制,專屬于他自己的“私人閱讀史”。如何在閱讀的“私人化”和“公眾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如何讓閱讀的“私人化”不要演變成“自私化”或“功利化”,這是今后筆者將著力研究和實踐的重點。
關于讀書的事情,是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晚的,那么,就先從擴展“包容力”并創(chuàng)生“私人化閱讀”開始吧!■
注:本文獲2014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一等獎,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