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杜 娟
分組教學法在會計實訓教學中的運用
鄭州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 杜 娟
中職會計教育應以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具有會計崗位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就分組教學法在會計實訓教學中的實施過程中的分組策略、課堂實施策略及流程、分組教學法的特點等進行了探討。
分組教學法 會計實訓教學
分組教學是指在教師教學過程中, 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通過彼此協(xié)調的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會計實訓教學是在學生學習專業(yè)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實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實際工作的能力,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與方法。實訓教學具有實踐性、綜合性、操作性,是會計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法啟發(fā)我們:學生不是從教師的講述中得到一個概念或原則的知識,而是從教師提供的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在會計實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是在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下,意在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共同參與任務,它不僅可以使教學民主化,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生的信息交流量,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強調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分組教學作為一種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應用到會計實訓教學中。
會計實訓教學可以根據(jù)企業(yè)財務角色實際分工、班級人數(shù)、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個別差異等原因進行教學分組??梢苑謩e采取一崗多人分組、多人多人崗分組、一人一崗分組、一人多崗分組。
1.一崗多人分組.一崗多人分組,又稱大組間分組,以支票的實訓課為例。
大組分組:根據(jù)前期調研結果,將學生按不同層次搭配組合,且盡量考慮學生性格、語言能力等特點,將學生分為會計組、出納組、主管會計組、經理組、銀行組五大組(主管會計組和銀行組可以根據(jù)業(yè)務情況設計)。
大組人數(shù):根據(jù)人數(shù)班級情況,一般4到6人左右一個小組,一個班級設計好五個小組后,如有班級其他成員沒有角色,可以將其他學生分組作為評委,最好能控制在不超過6個小組,每個大組角色可以相互轉變,以便每組學生全面的掌握每個角色的工作重點。
組長:為提高小組的整體水平,選出小組長作為本組代言人。初期由教師指定基礎較好、有一定組織能力、樂于助人的學生擔任,采用動態(tài)管理,后期可以由小組成員推舉。
大組間的分組實訓屬于粗放型,通過大組內人員的討論、思考、模擬表演,可以讓班級其他成員在討論和思考的基礎,觀察本組同學代表和其他組同學代表的角色實訓及模擬,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討論、模仿、學習。
2.多人多崗分組.一人一崗分組,又稱小組內分組,仍以支票的實訓課為例。
小組分組:在大組分組的基礎上,大組一般4到6人左右一個小組,大組本身沒有被賦予特定的角色,每個大組的內部,將每個學生賦予不同的角色,將學生分為會計、出納、主管會計、經理、銀行五個角色,沒有角色的同學擔任本組評委,每個學生以掌握各自的角色工作重點內容為原則,總結后轉換角色,變換角色體會,每個小組成員輪流變換角色,進行模擬演練。
小組間的分組屬于細致型,他可以讓每個學生通過角色模擬、組內評價、角色輪換等環(huán)節(jié),讓每個學生感知體會到仿真條件的會計環(huán)境、會計分工,每個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重點,同時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職業(yè)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一人一崗分組。一人一崗分組,又稱個體固定角色模擬訓練,仍以支票的實訓課為例。全班同學統(tǒng)一固定一個角色,比如全班同學都擔任出納,模擬出納工作的內容。座位形式可以同正常上課時一樣不予變動,以六組每組六名學生的一個全面的支票會計實訓業(yè)務。個體角色模擬訓練可以達到強化訓練,突出學習重點,讓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角色工作內容,同時通過學生橫向的比較,激發(fā)學生的個體競爭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一人多崗分組。一人多崗模擬演練,又稱個體分角色模擬訓練,以下的崗位設置仍以支票的實訓課為例。全班每個同學演練全部角色,即每一個同學即擔任出納、又擔會計、銀行、經理模擬支票環(huán)節(jié)全部角色。演練的內容包括每一個角色的工作內容,座位形式可以同學生正常上課時一樣不予變動。一人多崗模擬演練,學生演練每一個角色,掌握每一個角色工作內容,業(yè)務內容全面,演練對實訓環(huán)境、人員分工要求較低,學生轉換角色的認知度低,也體會不到分工、合作的樂趣。目前,大部分會計實訓課堂采用此種教學模式。
1.導入(教師主導,師生協(xié)作)。教師根據(jù)已有知識、實例、預習問題等展開、拓展;引導學生回憶關聯(lián)知識,思考相關問題,適時提出設想。提出本節(jié)課題、教學目的等,避免了學生課堂上聽課時的盲目性,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
2.提出問題或任務(教師主角,學生配合)。教師結合導入階段學生反饋,根據(jù)課程內容的特點,給出與學生實際、教學計劃等相匹配的任務或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根據(jù)情況可以設置階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任務(或問題)給予恰當、適度的分析、引導、演示,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活動中,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和合理有效的步驟,充分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務。
3.小組活動(學生主角,教師協(xié)助)。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相關材料,培養(yǎng)能力;組長充當“小老師”的角色,組織組內同學間的互幫互助、討論交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巡視,針對學生個體或小組給予及時、適當?shù)膸椭?;整理個人或小組的學習成果,做好成果展示、評價的準備工作。
4.成果展示、評價(教師組織,師生配合)。教師安排學生的成果展示,依據(jù)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抽查、小組代表等。指導學生進行成果評價(學生自評、組內成員的補充、小組間的互評),對展示評價過程中的問題,在充分肯定其思維的合理成分的基礎上,幫助查原因、找漏洞。教師總結學生成果,做出綜合點評。培養(yǎng)學生對結果、工作方式和經驗的評價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5.課堂小結(教師主角,總結提煉)。教師將問題提升到新的高度,給出本節(jié)課小結,完整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人人是學習的主人。分組教學法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會學,通過師生交流、合作小組成員間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交流機會。教師去傾聽、引導學生學習,采取自讀、自說、自寫、自己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信息互動,全員參與。分組教學法在小組合作學習時,為學生增加了許多參與的機會,鼓勵每個組員要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在活動中做到會傾聽、會表達、會討論,人人有自我展示的機會,保證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3.分層要求,人人提高。分組教學法體現(xiàn)了對各層次學生的應用性、適應性和挑戰(zhàn)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各取所需”,使他們都得到了成功的體驗,又都有用武之地,滲透著因人而異,分層教學的理念。
分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轉變觀念,拋棄傳統(tǒng)的教師“唱主角”,教師是設計者、組織者、導航者,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通過分組教學營造一個平等、寬松、活躍、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1]王朝霞.會計綜合模擬實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崔鳳麗.會計模擬實習教學中分組教學的應用運用[J].教學教育研究,2014
[3]唐明霞.淺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分組教學法[J].基礎教育,2011.01
ISSN2095-6711/Z01-2015-0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