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印
吉鴻昌是2009年在我國被評選出的百位英模人物之一。是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和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2015年是吉鴻昌誕辰120周年。吉鴻昌出生在河南,但他的英名成就在張家口。那么吉鴻昌究竟有著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呢?在張家口市檔案館珍藏著一冊吉鴻昌專題照片檔案,這些照片檔案背后又隱藏著哪些事件和故事呢?筆者選取部分照片并結(jié)合查閱到的一些史料,從中講述吉鴻昌在張家口抗擊敵寇的一些事跡并試圖顯現(xiàn)他偉大光輝的一生。
踏上革命征程
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扶溝縣呂潭鎮(zhèn)一個貧苦人家的吉鴻昌從小熱愛勞動,刻苦讀書,崇拜岳飛、文天祥、戚繼光等歷史英雄人物。1913年時投入到西北軍馮玉祥的十四旅當(dāng)兵,1924年參加了馮玉祥發(fā)動的“北京政變”。1926年,升任國民聯(lián)軍第二方面軍旅長,并和胡洪霞成婚。后來又成為師長,參加北伐,沿隴海線東征,進攻河南。北伐期間與共產(chǎn)黨人宣俠父等有了密切接觸。由于他作戰(zhàn)機敏果敢,又有智謀,屢立戰(zhàn)功,深得馮將軍器重,由士兵一直升至軍長。
1929年任西北軍控制的寧夏省主席并兼第十軍軍長,他十分同情大多數(shù)貧苦回民,號召士兵嚴(yán)格紀(jì)律,幫助回民秋收。
1930年,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zhàn)后,所部被蔣介石改編。受到蔣介石逼迫的吉鴻昌被派駐河南潢川進攻鄂豫皖蘇區(qū),但他不愿為蔣介石賣命,表示決不同紅軍打仗,在應(yīng)付式的所謂“進攻”過程中,他命令士兵給紅軍丟下了大批武器。在部隊地下黨員安排下,吉鴻昌從駐地光川秘密進入蘇區(qū),與徐海東、沈澤民等紅軍領(lǐng)導(dǎo)見面探尋救國救民道理,并決心棄暗投明。學(xué)習(xí)了共產(chǎn)黨宣言以后,“頓開茅塞,”寫下了“國將不國,爾速醒悟,睡獅猛醒,領(lǐng)導(dǎo)民眾”十六個大字。蔣介石對此十分惱恨,他也被解除兵權(quán)。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蔣介石逼迫出國“考察”。1932年2月回國以后,策動舊部起義,參加紅軍,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組織抗日同盟軍
1932年“一·二八”松滬抗戰(zhàn)的消息傳到德國以后,被蔣介石強令出國考察的吉鴻昌憂國憂民,心急如焚,立即簡裝繞道法國回國,于2月28日抵達上海后不久,便與中共在華北和上海的組織發(fā)生了聯(lián)系。10月,吉鴻昌由上海乘“圣經(jīng)”號輪船抵達天津。1933年3月25日,吉鴻昌乘火車到達張家口,在土爾溝“愛吾廬”與馮玉祥進行了促膝長談。在由天津啟程途經(jīng)北京時,他動員了一些西北軍舊屬來投奔張家口。同時寫信給在日本的南漢辰,催他早日回國,共謀抗日之舉。馮玉祥決定給吉鴻昌編一個軍。吉鴻昌隨即便投入到緊張的組軍工作。
此時,孫殿英的四十一軍駐扎在赤城到懷來一線。孫也是馮玉祥舊部,為了爭取四十一軍抗日,吉鴻昌按照特委的意見,在3月28日,乘火車到沙城,向四十一軍駐沙城辦事處要了一部汽車,趕到赤城四十一軍軍部,面見孫殿英,憑著在西北軍時的交情,吉鴻昌向?qū)O要人、要槍組織抗日軍。但孫吞吞吐吐,不作明確答復(fù)。赤城逗留期間,吉鴻昌應(yīng)孫之邀在溫泉洗澡時,揮筆寫下了“洗恥”二字。
吉鴻昌對孫曉以大義后,由于組軍時間緊迫,吉鴻昌便返回了張家口。這時,一些東北義勇軍陸續(xù)從關(guān)外和長城沿線來到張家口,東北、華北各地的抗日青年也通過一些抗日救亡組織或黨的地下組織的介紹陸續(xù)匯集到張家口。為解缺少軍費的燃眉之急,吉鴻昌決計把家中的全部積蓄6萬元拿出來購置軍火。他派人到天津協(xié)助夫人胡洪霞買了一批沖鋒槍和勃郎寧手槍,通過關(guān)系,租用“滿洲鐵路汽車公司”的汽車,將槍由天津運到張家口,吉鴻昌對先期投軍的人員加緊進行訓(xùn)練,挑選了一些精干人員組成了行動敏捷的手槍連。
正當(dāng)察哈爾抗日軍籌劃組軍之際,日寇加緊進犯察東的步伐,于4月28日占據(jù)多倫重鎮(zhèn)。5月下旬又侵占沽源,6月4日與8日,偽軍張海鵬、崔新五連陷寶昌、康保。察省形勢異常危急。察哈爾軍民在吉鴻昌和馮玉祥等將領(lǐng)的領(lǐng)導(dǎo)下,決定舉起民眾抗日同盟軍的大旗。
5月25日夜,吉鴻昌按照黨組織和馮玉祥商定的方案,與佟麟閣一起召集軍事會議布置26日的舉義行動。天亮以后,張家口全城戒嚴(yán)?!安旃柮癖娍谷胀塑姟毙娉闪?。馮玉祥發(fā)出通電就任總司令,佟麟閣為第一軍軍長,吉鴻昌任第二軍軍長。吉鴻昌率領(lǐng)抗日同盟軍官兵占領(lǐng)了察哈爾省政府和公安局。又宣布了總部和馮玉祥總司令的任命,委任佟麟閣為察省主席兼民政廳長,委任吉鴻昌為警備司令兼警察處長、公安局長。
6月15日,在中共協(xié)助籌備下,抗日同盟軍在土爾溝新村召開了第一次軍民代表大會。61名代表到會,馮玉祥主持,中共黨員吉鴻昌、宣俠父、張慕陶等作為正式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通過抗日同盟軍綱領(lǐng)、軍事問題、財政政策、軍隊政治工作與協(xié)助民眾運動、軍委會組織大綱等決議案。選出了由三十五人組成的軍事委員會和由馮玉祥、吉鴻昌、方振武、宣俠父、張慕陶等11人組成的常務(wù)委員會。至此,抗日同盟軍共編有十六個軍、二個師、總部直轄四個獨立團,總計達十余萬人。
出兵收復(fù)察東四縣
在第一次軍民代表會上,吉鴻昌力主出兵收復(fù)察東失地,同時向馮玉祥提出率部親征。6月20日,馮玉祥任命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北進。
盤踞在康保的日偽軍聽聞抗日軍大舉北征的迅息后,極為恐慌。吉鴻昌就命王德重支隊乘勢進攻,僅三小時,敵人就紛紛向?qū)毑凉⑼恕?2日午后,抗日軍遂克康??h城。繳獲大批馬匹及軍用品。北進各軍一面剿匪安民,一面向前探進。
在向?qū)毑七M的路途上,正趕上陰雨,抗日同盟軍缺乏雨具,人馬衣物全部淋濕。加上沿途荒涼,村落稀少,終日跋涉,吃不上飽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吉鴻昌與士兵同甘共苦,全軍官兵深受鼓舞。7月1日抗日同盟軍與偽軍發(fā)生激戰(zhàn),抗日軍按照吉鴻昌的命令,一方面予以合圍,一方面曉以大義。敵方的士兵紛紛攜帶武器來歸。在抗日軍的猛烈進攻下,敵人棄城向多倫敗退,我軍乘夜進駐寶昌。
就在收復(fù)寶昌的同時,原偽軍劉桂堂于沽源通電就任抗日同盟軍第六路軍總指揮,并親自到寶昌向吉鴻昌說明反正原委,共商進軍計劃。這樣,駐沽源之偽軍張海鵬之一部遂陷孤立,被抗日軍余亞農(nóng)部大部隊擊退,斃敵七百余人,俘五百余人。至此,康保、寶昌、沽源三縣盡皆克復(fù)。
7月5日,吉鴻昌根據(jù)多倫及其周圍地區(qū)的知情報告,召集抗日軍前線主要將領(lǐng)開會,決定分三路進發(fā)多倫城。6日,各部均已向指定地點集結(jié)完畢,形成進攻態(tài)勢。7日,吉鴻昌命令各路抗日軍開始進攻,日軍在連失三城的情況下,唯恐多倫不保,派出三架飛機,環(huán)繞抗日軍陣地進行偵察。官兵見了,義憤填膺,士氣更壯,夜里十一時,開始圍攻多倫。拂曉,奪取敵軍兩道戰(zhàn)壕。天亮后,日機數(shù)架擲彈轟炸抗日軍陣地。下午六時,右路部隊占領(lǐng)多倫西端及菜園等處,敵軍紛紛向城內(nèi)逃竄。這次戰(zhàn)斗繳獲敵軍步槍一百余支,戰(zhàn)馬57匹,重機槍三架,俘敵二百九十余人。9日,吉鴻昌命令繼續(xù)攻城,抗日軍一鼓作氣,城外要點全部占領(lǐng),敵軍完全退入城內(nèi),憑險固守。10日,抗日軍攻城不克,戰(zhàn)斗打得很激烈。當(dāng)晚,吉鴻昌決定親率敢死隊打出缺口??谷哲娫趥隽?40多人的情況下,攻城沒能得手。
11日,吉鴻昌命令抗日軍從拂曉又發(fā)起總攻,由于日機不斷進行轟炸,各部官兵僅以大刀血肉相搏,傷亡太重。吉鴻昌遂命令各部隊退守原陣地。在這艱難相持的情況下,入夜后,吉鴻昌暗遣副官率精兵40余人扮做商販、分批潛入城內(nèi),大部分扮成回民,分住城內(nèi)五所清真寺中。半夜,抗日軍乘著夜色進行全線猛攻。吉鴻昌親率各部袒臂高呼,勇猛沖鋒,喊殺聲驚天動地。這時候,潛入城內(nèi)的士兵也鳴槍響應(yīng),內(nèi)外夾攻,里應(yīng)外合,敵軍知道抗日軍已經(jīng)入城,驚惶失措,再也無心戀戰(zhàn),遂向城東方向潰敗。10時許,抗日軍分別由南、西、北門攻入城內(nèi)。又經(jīng)過三個小時的巷戰(zhàn)肉搏,日偽殘敵由城東門倉惶逃命。失守了72天的多倫,經(jīng)過五個晝夜的激戰(zhàn),終于又被我抗日將士收復(fù)。抗日軍舉行了入城儀式。
吉鴻昌在多倫南堡門受到多倫各界人士和回、蒙、滿、漢等各族人民群眾的夾道歡迎。人群簇擁著他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人越聚越多,他就停下腳步演講抗日救亡的道理。回族群眾為慶祝勝利,在吉鴻昌下榻的清真寺點香念經(jīng),舉行宗教儀式。吉鴻昌按照回族的禮俗,拿出二十元現(xiàn)洋,買了白羊并炸了“油香”(回族在節(jié)日或婚喪時做的油餅類食品)。14日,吉鴻昌特意著回族長袍,頭戴白帽,專程到清真寺中,召集一些回族群眾開會。他說:“回族兄弟有許多特點,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優(yōu)點是團結(jié)性強,缺點是‘爭教勝于‘爭國”。他還說:“我們要爭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zé)!”
抗日同盟軍的失敗和吉鴻昌的慷慨就義
然而,這種大好的抗日局面卻是日寇和國民黨所不能容忍的,日軍步步進逼,國民黨軍隊也大舉進攻察哈爾,迫于形勢的壓迫,馮玉祥產(chǎn)生了退意,8月6日即向宋哲元移交了察省軍政各權(quán),并自御同盟軍總司令職,總部撤銷,人員遣散。8月14日,馮玉祥抱恨離開張家口,解甲歸泰山。張家口的形勢為之大變。
8月8日,日寇飛機轟炸多倫和沽源并向多倫大舉進攻。按照前委的意見,吉鴻昌率部撤離多倫后輾轉(zhuǎn)在張北、康保、尚義、商都等地,并于9月9日到達獨石口。在國民黨宋哲元部隊的圍追堵截下,抗日同盟軍險象環(huán)生、困難重重、減員甚多。10月3日,吉鴻昌和方振武的兩支隊伍匯合一處,然后率部開往小湯山一帶。前后經(jīng)過多次遭遇戰(zhàn)后,同盟軍已處于相當(dāng)困難的境地。國民黨軍在日軍飛機和迫擊炮的配合下,逐步縮小包圍,于8日上午向同盟軍發(fā)起全線進攻。吉鴻昌袒露胸膛,唱著《國際歌》率先沖鋒,顯示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全軍為之鼓舞,一鼓作氣攻下了大小湯山,以傷亡50余人的代價殲滅了敵人一個團。
11日下午,敵軍又向抗日軍駐地發(fā)起攻擊,日寇飛機也對抗日軍駐地進行轟炸。抗日軍傷亡減員甚多,中共黨員武止戈等壯烈犧牲。眼看突圍無望,在這險惡的形勢下,吉鴻昌不忍心讓抗日將士遭到無謂的犧牲,為了保存抗日火種,決定另謀抗日出路。由北平商會會長冷家驥帶領(lǐng)來到商震的32軍軍部進行談判。吉鴻昌要求商震保證抗日軍官兵的安全,并妥善醫(yī)治受傷人員。接著,他與方振武以及隨行人員便消失,他們先乘紅萬字會的車赴北平,在途中,吉鴻昌勸方振武先行脫逃。然后,他又對隨車同行的紅萬字會的劉某曉以大義,行了五里地,吉鴻昌也尋機脫逃,當(dāng)晚扒煤車趕回了天津。至此,成立不足5個月的抗日同盟軍遂告失敗。
回到天津的吉鴻昌繼續(xù)堅持開展抗日救亡的活動。
1934年11月9日,當(dāng)吉鴻昌在國民飯店二樓正以打麻將為掩護,與西南代表劉某商談南下開展工作時,蔣介石的特務(wù)呂一民持槍闖入,進行謀殺。當(dāng)時,劉某正坐在吉鴻昌的座位上,當(dāng)即中彈身亡。兇手倉惶逃走,吉鴻昌卻被法租界工部局逮捕。
吉鴻昌很快被南京政府引渡押解到北平。何應(yīng)欽組織了軍法會審,要吉鴻昌供出抗日活動的秘密。吉鴻昌痛斥到:“抗日是為了救國,這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哪有什么秘密?只有蔣介石和你們賣國殃民,干著不可告人的勾當(dāng),才有所謂的秘密?!彼堕_上衣把渾身因抗戰(zhàn)掛花的傷痕給大家看,并破口大罵,歷數(shù)蔣、汪賣國賊的罪行。蔣介石得知這些情況,密令何應(yīng)欽將吉鴻昌就地處決。在就義之前,面對劊子手,吉鴻昌大義凜然,威武不屈,曾正義聲明:“我是中國共產(chǎn)黨員,我為我們黨的主義和政綱而奮斗。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zhuǎn)到為工人,為勞苦群眾,為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的工程,這正是我的光榮,這正是我不同于中國一般流俗軍人之所在。我能夠毀家紓難,舍生報國,拒絕利誘,見危授命。這樣來抗日救國,這正是黨給我的感化,這正是黨的意志……”
吉鴻昌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面對死亡,他毫不怯懦。11月24日在就義前的生命最后一刻,這位抗日民族英雄坦然自若,刑場作戰(zhàn)場,用樹枝在地上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光輝詩篇:“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厲聲讓敵人搬來椅子,他要坐著面對面看著劊子手是怎樣向自己開槍的。然后,剛滿39歲的這位抗日民族英雄高呼“抗日萬歲”等口號,視死如歸,英勇就義,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悲壯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