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瑜 (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 210008)
大珠小珠落玉盤
——淺探口語交際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洪瑜 (江蘇省南京外國語學校 210008)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下的口語交際教學要求綜合傾聽、表達與交流,教會學生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更注重其際運用的能力,所以聽說之間的綜合教學、聽說教學與孕情煉字等綜合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訓練在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初中語文 新課程標準口語交際訓練
“金鵝扇掩吐玉珠,文杏梁高當簌簌。”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無一不是在音樂的融合下愈發(fā)彰顯出其獨特的魅力?!翱诙鄠鞯奈膶W流傳形式使我們的文字在傳情達意之際,更具有珠玉在側的韻律美?!比欢诨A教育過程中,過分注重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使?jié)h語這一重要特質逐漸消逝。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蓖瑫r也指出中小學階段“口語交際”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教學仍然離不開聽說能力的訓練,但單純割裂聽說也并不是明智之舉,聽說之間的綜合教學、聽說教學與孕情煉字等綜合能力培養(yǎng)之間的訓練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尤為重要。
在常規(guī)教學中,對“聽”的單項訓練往往關注的是一些實用技能的掌握,如辨別以不同語調、語速表達的語句含義,聆聽句子或短文后,掌握其主要內容等。事實上,言由心生,文字所傳遞的是人的感情,我在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時,利用班級教室環(huán)境布置上的實用性與個性化,在形式上盡量做到因人而宜,因課而宜,因內容而宜,靈活多變,通過架設一定的氛圍情境,促使學生聽出意蘊,積累情感。
在老教材中,《夏感》曾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文章因景而感,因感而贊。預習時,我要求學生以“夏”為主題用文字裝飾教室,學生找來了庾信的“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秦觀的“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等詩句,甚至有學生別出心裁,根據(jù)課文內容,單用一個黃色的“夏”字貼于黑板上,以契合文本中“夏是金黃色的”這樣的語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累積了對于“夏”的一些情感體驗,營造了夏日“熱烈”的氣氛,而我在教授課文時,進行了有感情的范讀,指導學生閉目而聽,并要求聽出作者的感情色彩,這樣學生很快就把握到了梁衡在字里行間展現(xiàn)出的情感梯度,品味出作者筆下“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的贊美之情。
“對于學生來說,在自我創(chuàng)設學習氣氛后,通過“聽”與作者產生這樣的共鳴,使文本學習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變成了一個體驗過程?!甭犖囊栽星?,讓靈魂變得愈加豐滿。
完整復述文章或故事的內容是最常見的“說”的訓練,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這樣的單項訓練往往由于脫離現(xiàn)實的應用情景,并不是最理想的教學方法,但無論怎樣改變教學模式,對待復述環(huán)節(jié),大多數(shù)學生依然進行的是記憶的強化訓練。我在思考實踐后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模式理論上是非常合適學生“說”的訓練的,當其運用在與學生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作文教學上,對語句的通順及文章的煉字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通字順是對作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學生作文中病句不斷,更不用說煉字鍛句了。在七年級上冊的每次作文課上,我都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文題,說片段。小組成員通力合作,說通順,說生動,說形象,說悅耳,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在一次說“春景”的過程中,學生充分調動了自己的詞語儲備,對“楊柳枝上長出了綠芽”進行了反復錘煉,先后使用了“溢”“畫”“鉆”“頂”“爆”等詞,最后小組共同敲定為“楊柳枝上爆出了綠芽”以表現(xiàn)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而在另一次說“夜”的作文課上,學生又一次通過“說”激發(fā)了描繪“月亮”的靈感,用“一抹殘月”勾畫出一絲略帶傷感的夜韻圖。
通過這樣的訓練,病句、語言重復等現(xiàn)象有了大大的好轉,每個學生在作文時,都能夠自覺地關注語言的通順。同時,說文以煉字,學生作文語言也愈發(fā)靈動,這是一個更大的驚喜。
“綜合教學法訓練,因其正符合現(xiàn)實中的說話情形,更受人們重視,也一直是較受師生歡迎的教學法。”聽的對象包括教師的講解、朗讀,媒體的錄音和錄像資料以及同學的說話和報告等。在聆聽之前,教師要交代聽的目的和要求,學生在聆聽后則按要求進行說的活動。這樣,學生就可以繼續(xù)在聆聽同學的報告或表演中訓練“真正”的聆聽能力,又接著做出口頭的評述。這種循環(huán)不息的訓練方法,是十分值得采納的。在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楊絳《老王》這篇小說中蘊含了“我”對老王極其復雜的情感,同情、感激、愧疚……這些感情的融合,讓我們懂得:辛勞、蒼涼的人生也可以泛起溫情的波瀾。課堂上,我先提出要求,請一位同學聽讀課文后說說老王是個怎樣的人,其他同學就其回答提出自己新的問題并指定同學作答,然后飽含深情地朗讀這篇美文。提出“老王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老王之所以會這樣善待‘我’,是因為‘我’也是一個——?”“作者一家人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這一系列問題,抽絲剝繭,對這篇文章的主題做了透徹的理解。最后,仍未發(fā)言的同學對大家的回答進行點評,這樣幾乎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同等的鍛煉機會,對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綜合訓練中,一定要關注學生訓練的規(guī)范性:聽,一定要清楚知道聽的要求;說,一定要明確答題語言的完整性。否則,整個訓練就失去了意義?!按笙亦朽腥缂庇辏∠仪星腥缢秸Z。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痹谑谡n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口語交際訓練使文字間流淌的律動,能夠被我們聽到和說出,相信我們的課堂亦將因此生發(fā)出另一番珠玉光澤。
[1]袁娟.學海弄潮誰甘后,口語交際顯風采——初中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3).
[2]張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1(1).
[3]姜小川.口語交際,讓每個生命都鮮活起來——關于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7).
(責編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