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qū)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薄弱的原因及對策
陳淑芳
【摘要】我國的教育要均衡發(fā)展,就不能僅僅關注城市教育資源,更應該重視山區(qū)教育。由于山區(qū)教育資源相對滯后,給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本文闡述了山區(qū)高中學生口語能力薄弱的現(xiàn)狀,從教師、家庭和學生三個方面分析了學生口語能力薄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山區(qū)高中學生口語水平滯后的對策。
【關鍵詞】口語;教師;學校;學生;家庭
筆者所在學校位于粵北山區(qū),而且是瑤族自治縣,大部分學生來自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農(nóng)村,還有一部分是瑤族學生,英語水平差,尤其是口語水平。每年的高考,滿分15分的口語試題,我校學生的平均分低于6分,分數(shù)偏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擴大以及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已成為社會的需要,因此必須加強英語口語的教學。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是共同提高的,這既是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一項要求,也是外語教學改革的趨勢。
(一)重語法輕會話
雖然新課程改革轟轟烈烈地進行著,但現(xiàn)在的山區(qū)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重點講解的仍然是英語語法,其次是講解課本上的知識,并要求學生背一些所謂的有用語句,這種“多講多練、苦學苦練、死記硬背”的教學理念,過于強調(diào)語法,而疏于語言的溝通和表達的學習方式,落后而陳舊,單一而枯燥,學生只是在課堂上記相關的語法、背單詞,教師一般不給時間交流互動,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和主觀能動性,從而造成大多數(shù)學生口語能力較差,無法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的現(xiàn)狀(陳曉霞2009)。
(二)重作業(yè)輕自主
英語教學以練習冊習題和所定試卷為英語作業(yè),一般都是教師講完課本的語法、知識點,留一些習題和試卷,教師不在乎學生的感受,作業(yè)必須完成,基于此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對于口語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被動與依賴心理,在學習上沒有計劃,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學習,學習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除了機械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外,很少有學生主動學習一些課外相關知識來充實自己,更少有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學習計劃或規(guī)劃自己的英語學習時間。
(三)重考試輕口語
應試教育造成學生與教師只注重成績,只注重考試,每到月考、期中、期末,學生在題海中痛苦煎熬,口語會話早已拋在腦后,即使是口語課,在課堂上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冷場,甚至在教師的鼓勵和激勵之下仍無人響應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參與口語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部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雖然很高,但是表達起來卻又結(jié)結(jié)巴巴,詞不達意,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經(jīng)常要借助母語甚至本地方言才能勉強表達;部分學生的口語發(fā)音和表達只有他自己明白;部分學生只敢在小組中進行口語交流,不敢在大范圍內(nèi)展示自我;也有部分學生很少或從不發(fā)表意見,樂意做個旁觀者。
(一)教師觀念滯后,水平偏低
由于高考不著重涉及對英語口語能力的考查,高中師生普遍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英語語法、閱讀、寫作和聽力上,教師往往布置學生大量做題的作業(yè),以提高英語卷面成績,對口語水平的提高并不頻繁過問。而學生在高考帶來的巨大學業(yè)壓力和教師的錯誤引導下,很難對英語口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
趣。這就導致英語口語教學成為了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死角(陳曉霞2009)。而且,大部分山區(qū)英語教師教學中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課堂上給學生操練的機會太少,教學中缺少各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取而代之的卻是平時大量的語法練習,教師枯燥無味的照本宣科,頻繁的難度較大的考試,沒有鼓勵只有埋怨。目前不少中學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偏低,語音語調(diào)不準確,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語教學,這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是很不利的。
(二)父母對孩子缺乏引導和監(jiān)督
山區(qū)高中生不同于城市的學生,在經(jīng)濟、文化、意識、學習動機、自信心、知識面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和城市學生相比,山區(qū)學生的父母接受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基本上都是英盲,家庭經(jīng)濟基礎薄弱,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家庭的文化氣氛不好。許多年輕的父母整日沉溺在麻將或牌桌上,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有些父母為了生存長期在外打工或做生意,難得有時間和孩子相處,孩子成了留守兒童,教育孩子的重擔落在了祖父母或親戚身上;這些家長根本認識不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更談不上給孩子進行英語口語會話的空間和環(huán)境,還有很多山區(qū)家庭還沒有脫離貧困線,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這種種原因?qū)е聦W生在家形孤影單,學習時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有效監(jiān)督,久而久之,學生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放任自己隨大流。
(三)語言環(huán)境氛圍的缺乏
語言學認為,影響人們第二語言學習的因素有環(huán)境因素、情感因素、社會因素等許多因素。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整天接觸和使用的都是英語,而對于非英語國家學習英語的學生,首先就缺少學習英語的天然條件——環(huán)境。而我們生活中以及我們所生活的空間需要使用英語的地方又很少,因此,許多學生不具備這種語言輸入的自然環(huán)境,更缺乏練習這種語言的環(huán)境。學生在課本里學到的對話不能運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得不到實際的體驗,當代中國高中生學業(yè)壓力大,常常過著家和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沒有太多的課余時間可以探索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雖然高中生每天花費一定的時間在課堂上學習英語語言知識,但是由于高中班級人數(shù)通常在50人左右,師生之間難以建立有效的英語會話交流環(huán)境,從而進一步限制了高中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四)學生詞匯量小且基礎知識薄弱
影響口語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詞匯量缺乏是一個重要因素。詞匯是構(gòu)成句子的重要成分,要想表達一句完整的句子,必須有足夠的詞匯量,而有限的詞匯卻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口語表達。山區(qū)的大部分學生初中才接觸英語,且只有在英語課堂上才接觸英語。因此,許多學生的詞匯僅限于書本,而對于書本外的詞匯一無所知,這種情況說英語就顯得特別的困難。另外,基礎知識薄弱也是導致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的主要原因。一句要想表達的句子,知道用哪幾個單詞,卻不知道如何將這些單詞組織起來,哪個單詞放在前,哪個單詞放在后。對于有相同意思的單詞,不知道什么時候用這個單詞,什么時候用那個單詞,這些對山區(qū)高中的學生來說是一件極其頭疼的事情,充分說明了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太薄弱。
(五)心理障礙大
一般來說,高中生在年齡階段上處于青年初期,在心理、性格上有自我意識強烈的特點。自尊心強、愛面子的心理使他們羞于開口說英語,一遇到挫折就會感到自卑。尤其是山區(qū)高中學生,許多學生由于從小生活在狹小的山區(qū),接觸的人較少,性格孤僻,生性膽小,這些學生在英語口語學習上多有障礙。因此,心理障礙成為山區(qū)高中學生提高口語能力的絆腳石。
(一)深入理解改革內(nèi)涵,提高教師素質(zhì)
21世紀的新課改要求教師更新觀念,外語教學也要有新的模式和理念。為加大教改力度,學校要加強管理,抓好教研活動,強調(diào)充分發(fā)揮備課組的凝聚力,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片區(qū)交流,組織教師到外縣市兄弟校取經(jīng)、聽課:校內(nèi)開觀摩課、優(yōu)質(zhì)課評選活動。教師可利用寒暑假時間參加各種英語教師的口語培訓,利用業(yè)余時間多練習自己的口語。教師還必須努力拓展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密切留意英語語法中的新規(guī)則,新用法,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英語發(fā)展的新需要。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拓展相關學科知識,如多了解
英美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歷史、地理、人文、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加強對文化差異的了解,成為復合型人才(李志2008)。
(二)開展各項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毅力和鉆研精神提供了重要條件。學生一旦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教師要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擴大知識面,采取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并精心設計導入語(問題導入式、實際導入式、情感導入式、背景契領式等)和課堂用語(謝麗琴2006)。如采用“伙伴談話法”的方式對某個問題進行簡短的交流和討論,或根據(jù)某篇文章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口頭改編、復述等;或在學完一至兩個單元后抽出一節(jié)課專門讓學生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談談身邊的人、事、物。同時,要積極地開展第二課堂,組織英語角、英語口語比賽、學唱英文歌曲、猜謎、游戲、英語晚會、英語興趣小組等課外活動,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廣泛接觸英語
充分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環(huán)境,比如說多給學生播放磁帶、錄音帶、vcd及電腦教學光盤等現(xiàn)代輔助工具,盡量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原聲磁帶、原版電影、名人演講等錄音素材,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習俗禮儀以及生活習慣,發(fā)現(xiàn)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避免說一些不地道的英語。另外,教師必須明確告訴學生,語言的捕捉不能僅靠幾盤錄音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能接觸到英語,就不要放過學習的機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視、廣播、書籍、報刊、雜志、網(wǎng)絡等媒體都給我們提供了接觸英語的機會,我們要善于抓住各種機會,更多地接觸英語和學習英語。
(四)打好基礎,逐漸增大詞匯量
要想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學生必須把英語基礎打好。告訴學生平時要注重學好基礎知識,了解句子的構(gòu)成,知道如何組織一句話;讓學生形成閱讀英語的好習慣,如多閱讀英語報刊,并把自己覺得有用的東西背誦下來,只有多在大腦中貯存知識,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脫口而出;讓學生多了解外國人口語的習慣用法,多記一些成語、習語,多背單詞,而且多在句子中背單詞,絕對不要孤立地去背單詞,記單詞貴在堅持,如果每天能背下3~5個單詞,積少成多,那收獲將是很大的。
(五)排除心理障礙
語音障礙、語速障礙、詞匯障礙、詞義障礙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而這些障礙最終會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謝麗琴2006)?!隘偪裼⒄Z”創(chuàng)始人李陽說過:“Enjoy losing your face.”也就是“熱愛丟臉?!边@句話說明了我們不能害怕犯錯誤,要勇于向錯誤挑戰(zhàn),在錯誤中不斷改進自己,在錯誤中不斷完善自己。正如一句英語名言所說:“It’s better to try and fail than to never try at all.”因此教師必須多鼓勵學生,并告訴他們:“The biggest enemy is yourself.”你必須征服自己,并勇于打破僵局,克服心理上的畏懼。同時教師也要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由不敢說到敢說,由敢說到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
總之,山區(qū)高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僅靠一個人單方面的力量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學校、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社會和學校能為我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再加之我們個人的努力,學生要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將不再遙遠,只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將指日可待。
引用文獻
陳曉霞.2009.提高高中英語口語能力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考試周刊,(2):35-77.
李志.2008.高中英語口語訓練策略[J].中學外語教與學,(23).
謝麗琴.2006.讓口語交際之“花”處處綻放——淺談高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
作者信息:512000,廣東韶關,廣東省韶關市乳源高級中學
csfmo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