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張利
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9日突然宣布重組公司業(yè)務,新成立的公司注冊地將由香港改到開曼群島。李嘉誠極力否認有意撤資香港,稱將注冊地移到海外只是為方便做生意。但香港媒體普遍認為,李嘉誠此舉是淡出香港的第一步。
據(jù)香港財經信息網站“經濟通”報道,李嘉誠旗下的兩家公司長實及和黃9日宣布合并,組成新公司長和。兩家公司的地產業(yè)務歸入另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長地,并分拆上市。李嘉誠同時擔任長和和長地的主席。有關交易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近年來,香港不時傳出李嘉誠撤資消息,認為他不滿以梁振英為首的特區(qū)政府。李嘉誠曾在2013年9月回應此傳聞稱,自己愛香港及國家,長實及和黃絕對不會變更在香港的注冊地點。然而,長和集團這次重組后,新公司的注冊地卻由香港轉移到開曼群島,變相遷冊。對此,李嘉誠9日否認有意撤資香港。他解釋說,將注冊地移去開曼群島是為方便做生意,并表示,過去10多年,香港70%至80%上市公司到開曼群島或海外注冊,其中包括內地民企及國企。
但香港社會對李嘉誠此舉有不同看法。香港經濟學者關焯照說,長實與和黃近年不斷出售資產,再加上這次重組,讓人覺得李嘉誠可能對香港有少許意興闌珊,有淡出香港的考慮,這次可能只是淡出的第一步。他說,需要留意未來長和會否再更改上市地點,也要關注其他華資財團、大家族是否會效仿李嘉誠的做法,將公司注冊地改為外國。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則認為,長和遷冊的其中一個原因相信與香港的政治風險愈來愈大有關。不過,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張華峰說,公司注冊地并不重要,是否在香港投資才最重要,而李嘉誠此前已經承諾不會減少在港投資。
香港網絡媒體“852郵報”9日評論說,李嘉誠把新公司注冊地點由香港改為海外,令人聯(lián)想到怡和洋行走過的路。怡和洋行是著名老牌英資洋行,早在清朝時已從事與中國貿易,對香港早年發(fā)展更有舉足輕重的作用。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港前途談判時期,怡和洋行突然宣布建議把怡和控股公司的注冊地點由香港改為百慕大。當晚倫敦港股即大幅下跌至一度停板,怡和及置地股價下跌約1成。翌日恒指收市大跌5.8%。
香港《明報》網站9日分析說,開曼群島屬于英國領土,李嘉誠在開曼成立長和,日后若遇到官司,香港可能對長和沒有司法權力,最終審核權由香港終審法院變?yōu)橛罡叻ㄔ?。李嘉誠此舉似乎是未雨綢繆,為日后發(fā)生的事情做準備。至于日后發(fā)生何事,會否涉及官司,抑或進一步賣產,市場眾說紛紜,沒有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