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軍 ,郭曉霞
(1.山東省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濟南 250014;2.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濟南 250014)
魯蘇粵浙財政科技投入對比分析及對策研究
李慶軍1,郭曉霞2
(1.山東省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濟南 250014;2.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濟南 250014)
本文對山東省2009-2013年的財政科技投入現狀進行了分析,并與粵蘇浙三省在財政科技撥款總量、R&D經費支出規(guī)模等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指出山東省與粵蘇浙比較在財政科技投入方面的優(yōu)劣勢及存在的問題,并借鑒國內外先進做法,提出提高山東省財政科技投入效益的相關對策建議,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財政;科技投入;分析;對策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科技創(chuàng)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zhàn)略支撐,在國家發(fā)展全局中居于核心位置[1]。山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緊緊圍繞習總書記對山東工作“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的總體要求和“轉方式調結構”這一主線,密切結合山東省經濟發(fā)展實際,不斷完善財政科技投入的體制機制,逐步加大財政對科技的投入,在提升山東省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但與我國其他發(fā)達省份相比,山東省在科技投入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山東省財政科技投入現狀,并與廣東、江蘇、浙江進行比較,解決財政科技投入存在的問題,為深化科技計劃管理,加強項目經費的使用和監(jiān)管,提高財政科技項目經費使用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
近年來,山東省財政科技經費由2011年的108.61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48.11億元,增長了36.4%;帶動全省R&D經費達到1180億元,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1.86%增長到2.16%,為山東省科技綜合實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撐[3]。
本文以三個一級指標和五個二級指標為基礎,借鑒山東省統計年鑒(2008-2012年)、山東科技統計數據手冊(2013年)、山東統計手冊(2013年)的數據,以及中國科技統計網站的魯蘇粵浙的相關比較數據,來分析山東省科技投入的現狀,見表1。
表1 2009年-2013年山東省科技投入情況
表2 2012年魯蘇粵浙科技投入情況對比
圖1 2006—2013年山東省財政科技撥款總額與增長率對比
從表1可以得知,2009年以來,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及其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總體趨勢是增長的;但是,從表2中的魯蘇粵浙對比情況來看,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總量與比重都明顯低于江蘇、廣東和浙江三省。
1.1 地方財政科技撥款持續(xù)增長
2009-2013年,山東省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總額持續(xù)增長,2013年達到148.11億元,是2009年的兩倍多,增長態(tài)勢非常明顯[4]。從圖1中可以看出,2006—2013年山東省財政科技撥款總額與增長率的總體趨勢,2006—2013年山東省財政科技撥款數額呈現波動增長態(tài)勢,但總額穩(wěn)步增長,圖1說明山東省非常重視對科技的投入,進入山東省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期以來,財政每年增加對科技的投入,也表明山東對科技發(fā)展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下決心和氣力發(fā)揮其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1.2 財政科技撥款總量偏少比重偏低
從表1中可以得知,2009—2013年山東省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占支出比重總體趨勢是增長的,但是,2012年為2.11%,相比2011年有所下降,2013年該指標又開始增加,達到2.21%,與國家的目標值5%差距較大[5]。
從表2中的數據可知,山東與江蘇、廣東、浙江的差距非常大。2012年,山東省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總額是124.98億元,是江蘇的1/2少,廣東的1/2多,浙江的3/4多,總量明顯偏少。2012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為4452.63億元,其中全國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為2242.2億元,山東省的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占全國的比重為5.57%,小于2011年的5.76%,較江蘇(11.47%)、廣東(11%)、浙江(7.4%)三省仍有較大差距。
1.3 R&D經費支出規(guī)模較大
2013年山東省R&D經費支出1180億元,較上年增長15.65%,是2009年的2.27倍,總量增長幅度非常大。2011年,山東省R&D經費支出在全國各省市中位列第四,位次較上年略有下降。但對比全國及江蘇、浙江兩省,山東省地方R&D經費支出規(guī)模相對較大。2011年國家R&D經費支出8687億元。山東省地方R&D經費支出在全國R&D經費支出中占比為9.72%,在全國各省市中位列第四,僅次于江蘇省1065.5億元、廣東省1045.5億元、北京市936.6億元,遠高于第五位浙江省的598.1億元。這反映出山東省地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也為山東省地區(qū)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從全省R&D經費內部支出按來源分類情況來看,2012年山東省用于政府資金、企業(yè)資金、國外資金和其他分別為:92.19億元、907.04億元、5.67億元和15.43億元,占R&D經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9.03%、88.90%、0.56%和1.51%,如圖2。
圖2 2012年全省R&D經費內部支出按來源分類情況
從全省R&D經費內部支出按活動類型分類情況來看,2012年山東省用于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fā)展的經費支出分別為22.4億元、64.4億元和933.52億元,占R&D經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2.2%、6.31%和91.49%,如圖3。
圖3 2012年全省R&D經費內部支出按活動類型分類情況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012年企業(yè)資金和試驗發(fā)展占R&D經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88.90%和91.49%,這說明,山東省科技投入中絕大部分用于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并且企業(yè)已成為山東省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的真正主體。
1.4 R&D經費支出占比相對偏低
從表1和2中的數據可知,2009年到2013年全省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呈現持續(xù)增長態(tài)勢,到2013年達到了2.16%,與山東省“十二五”科技規(guī)劃綱要提出2.2%的目標已經非常接近,但與江蘇省2.42%的差距較大,少于廣東的2.25%和浙江的2.2%。
本文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和國內先進省市的經驗做法,結合山東省實際,提出提高山東省財政科技投入效益的相關對策建議,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2.1 建立健全政府引導機制
進一步厘清市場和政府投入的邊界,著力發(fā)揮政府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的引導和主導作用,遵循科學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化規(guī)律,健全鼓勵原始創(chuàng)新、集成創(chuàng)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的機制。對基礎性、公益性、共性技術等非競爭性領域的科技發(fā)展工作,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采取無償資助的方式進行穩(wěn)定連續(xù)支持;對支撐行業(yè)發(fā)展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發(fā)和成果轉化及產業(yè)化、市場化階段等競爭性領域的創(chuàng)新項目,探索實施以政府財政科技資金為引導,社會資金、金融資本廣泛參與的扶持方式,鼓勵以企業(yè)為主體開展產學研協同創(chuàng)新。轉變財政科技資金無償資助的做法,充分利用因素分析法,不斷完善財政科技資金多樣性和有償性的使用方式。同時,積極探索以投資基金為主的扶持科技創(chuàng)新和成果轉化新路徑,加速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完善市場化長效機制,最大限度發(fā)揮財政科技資金的效益。
2.2 加強科技經費管理與監(jiān)督
規(guī)范項目經費預算評估制度,引入經費評審環(huán)節(jié),由專業(yè)審計和財務人員嚴格審核和評估;探索實行部門預算批復前項目資金預撥制度,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探索間接經費使用“負面清單”制度,給予項目法人充分的經費使用自主權;加強結轉結余經費管理制度,在研項目年度剩余經費可結轉下一年度按規(guī)定繼續(xù)使用;實行科技資金“痕跡化”管理制度,對項目經費使用情況和中期檢查、驗收審計等環(huán)節(jié)的全過程信息進行在線公開和監(jiān)管;實行預算單位科技經費“公務卡制度”,確保科技經費使用按時、安全、規(guī)范;建立科技經費使用問責機制,開展“一案雙查”,在查處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的同時,倒查管理部門是否存在管理漏洞,是否有職能部門和管理人員在項目立項與過程管理中存在瀆職或以權謀私等行為。
2.3 強化科技經費使用法人責任制
提高項目承擔單位法人經費支配權,在合理保障直接費用開支的前提下,擴大項目間接經費比例,公開公正地安排科研人員績效支出(項目間接經費具體分配比例建議如下:100萬元及以下部分不超過20%;100萬元至500萬元部分不超過15%;500萬元至1000萬元部分不超過10%;1000萬元以上部分不超過8%。)。進一步下放預算調整權限,增加項目法人在職責范圍內審批項目預算調整的權利,增強預算執(zhí)行的彈性。逐步完善間接經費使用負面清單制度,除去有關管理辦法明確規(guī)定不準列支和使用的范圍,給予項目法人充分的經費使用自主權。建立項目法人信用銀行制度,實現對項目經費使用的信用管理,對信譽度好的承擔單位法人,逐年提高其在經費管理中的調配權。
2.4 進一步完善科技信息公開制度
從四大類科技項目分別選擇一個計劃類別進行信息公開試點,逐步將立項信息、驗收結果和資金安排情況等向全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強化科技獎勵的公開公正,引入市場機制,建立更加科學的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評價體系。推進科技報告試點工作,制定山東科技計劃科技報告管理辦法、工作流程、標準規(guī)范,建立科技報告共享服務平臺,實現科技資源持續(xù)積累、完整保存和開放共享。
2.5 進一步營造科技創(chuàng)新環(huán)境
不斷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政策的制定和落實,進一步貫通人才鏈、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鏈和金融鏈,為加快建立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提供重要保障。加強對“科技16條”(山東省政府《關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意見(試行)》)和“知識產權12條”(《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意見》魯政發(fā)[2012]46號)、推進科技型小微企業(yè)的意見等政策的宣傳落實,完善科技人員兼職兼薪管理政策,打破阻礙科技成果轉化、企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瓶頸,使發(fā)明者、創(chuàng)新者能夠合理分享創(chuàng)新收益,為科技發(fā)展營造公平、普惠的政策環(huán)境,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6 明確和落實各方管理責任
主管部門應在項目申報時嚴格按指南和有關標準審核,把好質量關,今后將以項目上一年實際績效和立項率嚴格控制申報數量。要建立健全本部門內部控制和監(jiān)管體系,加強對所屬單位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內部制度的審查;督促指導項目承擔單位和科研人員依法合規(guī)開展科研活動,做好經常性的政策宣傳、培訓和科研項目實施中的服務工作。強化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申請、組織實施、驗收和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職責,提高對科研人員的服務水平,建立常態(tài)化的自查自糾機制,嚴肅處理本單位出現的違規(guī)行為??蒲腥藛T要強化責任意識,嚴格遵守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各項規(guī)定,自覺接受有關方面的監(jiān)督。
近年來,山東省財政科技投入增長機制逐步健全,科技經費管理改革不斷深化,促進了科技和經濟的有機結合。通過與粵蘇浙的科技投入比較,得出下列結論:
(1)我省與蘇粵浙的財政科技投入總量相比仍有差距,在現有財政投入總量下,難以再增加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的投入,“提高使用效益”也難實現。因此,要真正發(fā)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政府就必須加大對科技部門的財政投入。
(2)制約經費使用效益不高的因素,除科技部門監(jiān)管存在疏忽外,項目主管部門的內部控制、審查等不到位,激勵績效提取比例偏低等因素也應重視。
(3)必須構建科學規(guī)范的評價指標體系,才能真正激發(fā)科研人員積極性。必須調整經費的使用方式、改進項目的管理流程、加強經費的監(jiān)管,才能真正提升使用效益。
注釋:
1 根據2009-2012年的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R&D內部經費支出年均增長率,得到2013年數據.
[1]龐敦之. 財政支撐科教文事業(yè)科學、和諧、率先發(fā)展[J]. 山東經濟,2008,(1):14-15.
[2]曲永義. 山東科技投入現狀與對策[J]. 山東社會科學,2005,(10):88-91.
[3]宋海風,邢秀青. 美、日政府科技計劃管理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信息,2007,(21):307.
[4]呂忠偉,袁衛(wèi). 財政科技投入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06,(5): 105-108.
[5]朱春奎. 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動態(tài)均衡關系研究[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3):29-33.
(責任編輯:龍 蓉)
Resarch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Finance Investment in S&T in Shandong, Jiangsu, Guangdong and Zhejiang Provinces
LI Qingjun1,GUO Xiaoxia2
(1. Shando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Institute,Jinan 250014;2.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Jinan 250014)
This paper analysed status of financ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dong during 2009-2013, and compared total finance appropr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nditure of R&D and so on with Guangdong,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found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Shandong province; finally, proposed suggestions for government to improv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e im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advanced experience.
Finance;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alysis;Strategy
G31
A
10.3969/j.issn1003-8256.2015.02.012
山東省軟科學項目(2014RZC01010,2014RKC01004)、山東省科學院青年基金項目(2014QN041)
李慶軍(1982-),男,山東濰坊人,山東省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科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