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置管手法對臨床置胃管成功率的影響。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應用經鼻置胃管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采取呋麻滴鼻液滴鼻、利多卡因膠漿潤滑、改良手法置胃管方式。對照組采用石蠟油潤滑、傳統(tǒng)置胃管方式。觀察兩組患者置管并發(fā)癥和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的心理影響。結果 兩組患者在置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置管成功率方面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應用呋麻滴鼻液滴鼻、利多卡因膠漿潤滑、改良手法置胃管方式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置胃管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服務質量。結論 改良后的置胃管手法能夠安全地提高置胃管的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和心理障礙,同時這一技術不需特殊設備,能夠縮短護理操作時間,易推廣。
關鍵詞:不同;手法;潤滑;置胃管
鼻飼作為支持患者生命的一項重要技術已被臨床廣泛應用,鼻胃管的種類也層出不窮,但目前臨床上仍采取傳統(tǒng)的置胃管方法。在臨床護理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難置的患者更換胃管或應用改良方法[1]后仍不能順利置入,需禁飲食的患者又不適合采用吞水吞食的方法[2]置胃管。本實驗的目的是通過改變置管手法提高置胃管成功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全組57例,為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急診內科、神經科、呼吸科住院的鼻飼患者。
分組: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5例患者為對照組。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上消化道出血17例、慢性呼吸衰竭氣管插管10例、昏迷3例,男22例,女13例;年齡26~76歲,平均52歲。實驗組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其中急性胰腺炎6例、上消化道出血17例、慢性呼吸衰竭氣管插管9例、昏迷4例,男26例,女10例,年齡28~78歲,平均5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置16號硅膠胃管,實驗組采用呋麻滴鼻液滴鼻,采用利多卡因膠漿[3]潤滑胃管前段,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石蠟油潤滑胃管前段,患者為同一組護士實施操作和護理,兩組在疾病性別、年齡、疾病治療、操作難度所占比例基本相同。說明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常規(guī)取平臥位或半臥位,給予解釋和進行心理干預?;杳曰颊呦蚣覍僮龊媒忉尮ぷ?,取得配合。按照傳統(tǒng)置胃管方法檢查清潔鼻腔后,潤滑胃管前段、測量插入長度耳垂-鼻尖-劍突,并做好標記。讓患者做緩慢的深呼吸動作,然后將胃管插入約10~12 cm,囑患者盡力做咽下動作,待患者開始有咽下動作時將胃管順勢插入。對昏迷平臥病人,在將胃管插入咽喉部時,用手托起后枕部,使頸前曲下頜貼近胸骨柄時將胃管插入。為了減輕昏迷患者的反應,可采用雙人操作[4]。
1.2.2實驗組 在對照組內容的基礎上,實行了技術方面的改進。①采用呋麻滴鼻液滴鼻,防止鼻粘膜損傷出血。②采用利多卡因膠漿潤滑胃管前端,可以起到潤滑局麻的作用,減少患者痛苦和不適感。③置胃管時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插入胃管1~2 cm后用右手橫持毛筆式,中指指腹托起胃管下緣使其由下向上抵住鼻腔上緣,順序插入,至咽喉部時,清醒患者稍做吞咽配合即可插入?;杳院蜌夤懿骞芑颊邊f(xié)助托起后枕部可順利插入。待插入所需長度后方可松手,進行檢查、固定。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置胃管過程中的不適程度,鼻粘膜有無損傷及出血、胃管是否誤入氣道引起嗆咳等并發(fā)癥。②患者置管成功率比較。指操作者從開始潤滑到成功插入所需要的時間。③患者心理影響方面比較。置管后詢問患者感受,獲知患者的對插管造成的恐懼心理。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置胃管患者引起的并發(fā)癥比較,見表1。
2.2兩組置胃管患者成功率及心理影響的比較,見表2。
3討論
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來說,鼻飼是最好的營養(yǎng)支持方法?;颊叩那闆r復雜多樣,并且越來越提倡人文關懷,這就需要我們護理人員不斷提高技能方法。傳統(tǒng)的置胃管方法護士會對患者造成反復提插,不但延長插胃管的時間,造成患者痛苦,還給患者留下心理陰影,對定期更換胃管的患者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新的改良后插胃管法較傳統(tǒng)方法有明顯優(yōu)勢,呋麻滴鼻液滴鼻能夠有效減輕鼻粘膜充血水腫,預防插管過程中鼻粘膜出血;利多卡因膠漿起到了潤滑和局麻的作用,患者疼痛等不適明顯減輕;改良后的手法可以人為地增加胃管的弧度,使胃管前段沿著咽喉壁下行,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此方法的研究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接受良好,滿意度高,還縮短了操作時間,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護士滿意度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增強,促進了醫(yī)患和諧。
參考文獻:
[1]馬海英,李桂琴.改良插胃管法與常規(guī)方法的比較[J].醫(y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7,20(12):1115-1117.
[2]汪鵬,胡文君,肖莉.一種改良插胃管法的臨床應用[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0(1):38-39.
[3]施偉民,徐土榮.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在插胃管中的應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5,8(21):60-61.
[4]G emmill R, Sun V, Frrell B, et al. Going with the flow quality-of-Life outcomes of cancer survivors urinary diversion[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1):65-72.
[5 ]姚仲紅,魏進蓮,余秀萍.昏迷患者兩種插胃管方法效果比較[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0):96-97.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