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腦電雙頻指數(BIS)在重度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和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2011年1月~2013年1我院ICU昏迷患者50例,記錄入院24h內的APACHEII評分,并測量48h后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48h內連續(xù)監(jiān)測BIS值,每8h評價昏迷評分,計算并比較平均值。并監(jiān)測患者的ICU住院時間及28d死亡率。結果 經Spearman秩相關法分析,BIS與昏迷評分及呈正相關(r=0.520,P<0.05),BIS與G-P呈正相關(r=0.591,P<0.05)。而且,BIS值越高,48h NSE越低,ICU住院時間越短,28d死亡率越低,神經學不良轉歸率越低。結論 連續(xù)BIS在重度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和預后評估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幫助醫(yī)師直觀、可靠的評估患者預后。
關鍵詞:BIS;重度昏迷;昏迷程度;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昏迷程度深,持續(xù)時間比較長,是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常見癥狀,準確、及時地評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殘率、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昏迷評分及G-P評分為評估患者昏迷程度及預后的常用方法,但以上兩種方法容易受患者自身水腫及鎮(zhèn)靜藥物的影響。運用腦電雙頻技術評定患者的昏迷程度可有效減輕患者的不適感[1]。本文將進一步分析BIS在重度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和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重型顱腦外傷昏迷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25~86歲,全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5分,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APACHEII評分、昏迷原因,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ICU后均未應用鎮(zhèn)靜劑,連續(xù)48h監(jiān)測BIS,采用由美國ASPECT公司提供的BIS電纜接口、美國PHILIPS公司提供的傳感器以及BIS模塊監(jiān)測患者的BIS,借助肥皂水清洗患者前額皮膚,并用紗布擦拭干凈,在患者前額粘貼BIS傳感儀,當肌電圖<40dB且質量信號指數為100時開始記錄數據,每小時記錄SQI-信號質量指數波動于90%~100%的BIS值。運用昏迷評分系統(tǒng)評價患者的語言反應、睜眼反應及運動反應,并在此基礎上判定患者的抽搐情況、腦干反射情況、自主呼吸情況以及瞳孔對光的反射情況(即GCS-Pittsburgh,簡稱G-P),每8h記錄昏迷評分及G-P。在48h后測量血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選擇Roche Diagnostic GmbH公司提供的試劑,試劑批號為12133113122,設備選擇德國羅氏公司提供的6001型電化學發(fā)光儀,均與抽血2h內完成檢測)。
1.3預后評定 觀察患者的ICU住院時間、28d死亡率及神經學不良轉歸率,神經學不良轉歸為發(fā)病3個月格拉斯評分小于3分。
1.4數據處理 借助軟件SPSS11.0處理全部數據,計量數據,t檢驗,以(x±s)表示。用Spearman秩相關法比較比較BIS與評分之間的關系,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相關性分析 經相關性分析,BIS與昏迷評分呈正相關(r=0.520,P<0.05)。BIS與G-P呈正相關(r=0.591,P<0.05)。見表1。
2.2 BIS值與預后的關系 BIS值越高,48hNSE越低,ICU住院時間越短,28d死亡率越低,神經學不良轉歸率越低。見表2。
3 討論
神經系統(tǒng)查體評分是臨床上評估患者昏迷程度的常用方法,臨床實踐證明[2],神經系統(tǒng)查體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臨床應用價值較低,G-P評分臨床主觀性較強,操作繁瑣,評定系統(tǒng)包含的內容較多,可出現較高的假陽性率。
腦電雙頻指數監(jiān)測在臨床上應用始于麻醉學專業(yè),大量文獻表明[3],腦電雙頻指數監(jiān)測可準確評價ICU患者的鎮(zhèn)靜程度,臨床醫(yī)師可借助其調整ICU患者的鎮(zhèn)靜藥物劑量。雙頻譜分析是一種統(tǒng)計學技術,可用來研究非線性特征,腦電雙頻指數的范圍為0~100,0代表等電位腦電,100代表完全清醒腦電,醫(yī)學工作者可借助腦電雙頻指數準確的判斷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臨床上用腦電雙頻指數評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預后,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較少,尚無定論。
大量文獻表明[4],BIS監(jiān)測可準確評價ICU患者的鎮(zhèn)靜程度,臨床醫(yī)師可借助其調整ICU患者的鎮(zhèn)靜藥物劑量。雙頻譜分析是一種統(tǒng)計學技術,可用來研究非線性特征,BIS的范圍為0~100,0代表等電位腦電,100代表完全清醒腦電,醫(yī)師可借助BIS準確的判斷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臨床上用BIS評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預后,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較少,尚無定論。
近年來,昏迷患者的預后和轉歸越來越受關注,過去臨床借助神經系統(tǒng)評估患者昏迷程度及預后,大量臨床實踐證明[5,6],神經系統(tǒng)檢查法的特異性及敏感性均較低,有研究結果顯示[7],患者的昏迷程度與其BIS存在明顯的相關性,BIS越高,患者預后越好。
腦電信號是一個多單元連接高度非線性的復合體,它是大量神經細胞的非線性耦合產物,它能轉換原始腦電信號關系(將時間-振幅掛關系轉換成頻率-功率關系),臨床上發(fā)現[8],顱腦外傷患者的BIS與昏迷評分具有較強的相關性,BIS作為一種客觀指標,可克服昏迷主觀評分的人為誤差,有學者[9]探討了BIS監(jiān)測在判定昏迷患者昏迷程度及預后中的價值,結果顯示,BIS與昏迷程度評分和GCS-Pittsburgh評分均呈正相關(P<0.01),r分別為0.820、0.873,此外,預后良好者BIS顯著高于預后不良者(P<0.01),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BIS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73.56±10.82)VS(5169±13.21),P<0.05],經Spearman秩相關法分析,BIS與昏迷評分及呈正相關(r=0.520,P<0.05),與G-P呈正相關(r=0.591,P<0.05),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10]。
NSE是評判神經系統(tǒng)損傷的客觀標志,正常人體血清NSE濃度在0~16.03μg·L-1之間,昏迷患者的血清NSE濃度高于正常水平,本研究結果證實了此觀點。生理信號和非生理信號是BIS的主要影響因素,生理信號包括心臟起搏器、心電信號以及骨骼肌在收縮時產生的高頻率電信號,非生理信號包括呼吸機、電烙器、神經刺激器、取暖器、超聲霧化器等電子設備引起的電信號干擾[11,12]。本研究的BIS中的信號質量指數波動在90%~100%之間,誤差較小。
綜上所述,連續(xù)監(jiān)測BIS可評估昏迷程度,還能有效判定患者預后情況,BIS監(jiān)測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蘇艷超,王志強.持續(xù)BIS監(jiān)測對昏迷患者預后的評估[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31(01):60-61.
[2]牛世芹,袁俊亮,李海英,等.BIS在大面積腦梗死昏迷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06(05):564-566.
[3]伍義.BIS對心肺復蘇術后的預后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05(04):997-999.
[4]李浩,周承惇,陶珍,等.BIS用于腦干出血患者昏迷程度評估及預后判定的價值探討[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3(04):56-57.
[5]江意春,劉繼云,于曉春.BIS、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和S100B對心肺復蘇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35(10):3497-3499.
[6]吳德云,陳曉輝,鐘孟飛.BIS對重度昏迷患者預后評價的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0,36(12):73-74.
[7]李濤,張明,錢俊英,等.BIS與昏迷患者GCS評分、GCS-Pittsburgh評分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山東醫(yī)藥,2010,51(12):12-14.
[8]金鑫.BIS對危重患者預后的評估[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14):5044-5045.
[9]王美霞,孫艷春,彭慧茹,等.BIS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04(05):475-477.
[10]李桂云,福利,陳律.BIS用于開顱術后患者意識障礙預測[J].護理學雜志,2011,14(12):29-31.
[11]干朝暉,張立群.BIS與嚴重顱腦外傷程度的相關性及預后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1,22(10):22-23.
[12]王桂蘭.腦電雙頻譜指數用于患者昏迷程度監(jiān)測及護理[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03(01):397-398.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