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與研究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行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 對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50例患者劃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各25例,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康復護理。兩組均使用洼田氏飲水實驗來判定患者吞咽障礙程度,評價兩組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在入院第一次飲食前與治療之后30d時的吞咽功能,對比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吞咽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行康復護理具有顯著的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確保營養(yǎng)充足,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臨床護理
吞咽功能障礙,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常見的腦卒中并發(fā)癥,主要發(fā)生于假性球麻痹患者與真性球麻痹患者。本文對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50例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50例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50例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并且經(jīng)過MRT檢查確診為腦出血或者急性腦梗死。臨床癥狀主要包括難以進食、飲水嗆咳等吞咽障礙。將50例患者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25例,對照組25例;研究組25例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例,年齡52~82歲,平均年齡為(62.5±8.8)歲;對照組25例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51~81歲,平均年齡為(63.1±9.2)歲。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均按照《腦卒中治療指南》用藥,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吞咽障礙程度以及病情等多個方面無顯著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25例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給予鼻飼流質(zhì)飲食。
1.2.2研究組 2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康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2.2.1基礎吞咽功能訓練 ①口唇閉鎖訓練:護理人員讓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面對著鏡子進行金幣口唇練習,還有抗阻鼓腮、嘴角上翹、口唇旁拉以及口唇突出等一系列康復訓練。②頸部活動度訓練:讓患者活動頸部,重復進行提肩與沉肩運動、頸部左右旋轉運動,這樣能夠有效的增強患者頸部的肌力,通過頸部屈伸活動引起患者的咽下反射,避免患者出現(xiàn)誤咽狀況。③下頜運動訓練:護理人員應當囑咐患者盡量張開口,然后使其處于一個松弛的狀態(tài),或者患者自己進行下頜張閉動作,反復的進行前后左右運動。④舌肌運動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盡力的將舌頭伸向前方與左右兩側,作不同方向的舌肌運動,當患者的伸舌力度不足的時候,護理人員可以引導患者在手指上裹紗布,然后對舌頭進行牽拉運動,促進患者舌頭的前后運動。⑤吞咽反射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運用手指對甲狀腺軟骨與下頜皮膚進行摩擦訓練,引起舌體前后運動與下頜上下運動,這樣能夠有效的引起患者的吞咽反射。⑥咽部冷刺激與空吞咽:在冰棉棒上澆少量的水,然后使用冰棉棒對舌根部、咽喉壁以及軟腭弓進行輕微的刺激,以此來提升患者咽喉部與軟腭的感覺,然后囑咐患者作空吞咽動作,這樣能夠有效的引起患者的吞咽反射,使患者做到吞咽用力。
1.2.2.2進食訓練 ①進食體位:患者在進食之前,護理人員應當囑咐患者休息30min,讓患者處于一個舒適的體位,通常情況下取臥位,即患者的身體與床面之間成20°~60°,頭部向前屈伸,將枕墊墊于患者的偏癱側肩部,慢慢提升高度,直到患者的身體與床面之間處于90°?;颊咛幱谶@一體位,能夠使食物緩慢的通過患者的咽喉部,避免患者出現(xiàn)誤咽、誤吸狀況,而且能夠有效的保障食物不會從患者的口中溢出;同時,護理人員應當指導患者進食。②進食速度: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在進食過程中,進食的速度不能太快,應當緩慢的對食物進行咀嚼與吞咽,患者每進食一口,護理人員應當讓患者反復對事物吞咽數(shù)次?;颊呙?次進食的時間應當控制在35~45min范圍內(nèi),患者在進食的過程中,應當囑咐患者盡量不要說話,避免患者在說話時出現(xiàn)誤咽、誤吸狀況。③一口量:護理人員應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每一次進食的入口量進行合理設置,正常人每一口進食量大約為20ml,所以患者每一口進食量應當≤20ml?;颊咴谶M行進食訓練的時候,如果一口量過多,食物就會殘留在患者的咽喉部,造成患者出現(xiàn)誤咽狀況,而且很容易造成食物從患者口中溢出,而一口量過少,就會導致刺激強度不足,無法引起患者產(chǎn)生吞咽反射,因此護理人員應當讓患者先食用少量的食物進行試探,然后逐漸增加食物量。④食物選擇:護理人員應當根據(jù)每1例患者的吞咽障礙程度,盡量選擇不易松散、形態(tài)均勻、易于咀嚼的食物,例如:迷糊、蛋羹、果凍以及豆腐腦等一系列半固體食物,然后逐漸使患者食用固體食物,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是否進行普通飲食。同時,還要重視患者個人在飲食方面的偏好。
1.3評價標準 采用洼田氏飲水實驗法對吞咽功能進行評價,讓患者飲用30ml白開水,按照飲水結果對患者進行評定。優(yōu):能夠在不嗆的情況下一次性喝完30ml白開水;良:能夠分2次喝完30ml白開水,無停頓、嗆咳;中:能夠一次性喝完30ml白開水,但是存在嗆咳現(xiàn)象;可:2次或者2次以上喝完30ml白開水,有嗆咳;差:嗆咳頻繁,喝完困難。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如表1所示,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定對比。研究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定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不利于患者對于食物營養(yǎng)的攝取,導致水電解質(zhì)混亂,營養(yǎng)不足;另外,患者還可能由于誤咽、誤吸等狀況引發(fā)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現(xiàn)窒息現(xiàn)象。
就目前來看,國內(nèi)外大量的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的促進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降低致殘率。本組研究中,研究組吞咽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為80%,對照組吞咽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為44%,研究組吞咽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曾志[4]的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總而言之,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行康復護理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減少并發(fā)癥,有利于患者的康復[5]。
參考文獻:
[1]楊寶霞.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早期康復訓練的觀察[J].天津護理,2012(04):241-242.
[2]姜莉,孫芙蓉.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康復護理的現(xiàn)狀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17):58-59.
[3]楊麗霞,李艷.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的康復護理[J].河南中醫(yī),2010(12):104-105.
[4]曾志.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的影響[J].當代護士(??瓢妫?,2011(10):106-107.
[5]CaRESS Steering Committee. 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Using Endarterectomy or Stenting Systems (CaRESS) phase I clinical trial: 1-year results[J].J Vasc Surg, 2005, 42(2): 213-219.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