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采用邏輯回歸的方法探討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Intractable secretory otitis media,ISOM)發(fā)病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方法 對2006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且資料完整者87例進(jìn)行回顧性分析,其中ISOM患者41例(55只耳,病例組),非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non-intractable secretory otitis media,NISOM)患者46例(59只耳朵,對照組)。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有無差別,并采用邏輯回歸公式計算ISOM的獨立危險因素。結(jié)果 乳突氣化不良(P<0.05)、變應(yīng)性鼻炎(P<0.05)和急性中耳炎治療不當(dāng)(P<0.05)患者在ISOM患者中的發(fā)生率顯著高于NISOM組,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乳頭氣化不良(OR=21.56,95CI:17.54~32.17,P<0.05)和變應(yīng)性鼻炎(OR=4.11,95CI:3.21~5.24,P<0.05)與ISOM的發(fā)生有關(guān)。結(jié)論 乳頭氣化不良和變應(yīng)性鼻炎與ISOM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guān)鍵詞: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危險因素;邏輯回歸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臨床上較為常見,在耳鼻喉科疾病就診患者中占有較大比例,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患者聽力不同程度的損傷和中耳非化膿性病理生理學(xué)改變[1]。其發(fā)病原因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及發(fā)育不良等因素有關(guān),目前其確切發(fā)病機(jī)制并不完全清楚[2]。大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經(jīng)鼓室置管、藥物治療后可以痊愈,但臨床上部分患者經(jīng)上述治療后仍遷延不愈,造成患者聽力降低,生活質(zhì)量下降。因此,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危險因素成為了研究熱點。本研究以近年來我院收治的難治性和非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未研究對象,采用Logistic回歸的方法探討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危險因素,為臨床ISOM的診治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6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且資料完整者87例進(jìn)行回顧性分析,其中ISOM患者41例(55只耳,病例組),非難治性分泌性中耳炎(non-intractable secretory otitis media,NISOM)患者46例(59只耳朵,對照組)。ISOM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19.9±2.9)歲,上呼吸道感染者22例,咽鼓管功能異常者31,例慢性鼻竇炎患者20例,鼻中隔偏曲者14例;NISOM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20.4±3.2)歲,上呼吸道感染者21例,咽鼓管功能異常者33,例慢性鼻竇炎患者27例,鼻中隔偏曲者14例。
1.2相關(guān)危險因素評估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進(jìn)行回顧,通過病例回顧摘錄患者的年齡、性別、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異常、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等臨床相關(guān)癥狀。
1.3統(tǒng)計分析 患者年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