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為老年人指導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供依據。方法 以徐州鐵路老年大學騎自行車旅游隊(以下簡稱:騎游隊)69名學員為研究對象,以某地質勘查隊101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地質隊)為參照對象,通過病史詢問及體檢結果,從體重指數(BMI),血壓、血脂、脂肪肝、血糖等回顧性分析對比。結果 長期體育鍛煉的騎游隊員的多項健康指標明顯好于缺乏體育鍛煉某地質隊退休人員。結論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對于改善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延緩衰老、預防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質量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老年人;體育鍛煉;健康體檢;結果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我國已逐步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引起國家及社會的重視[1]。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對增進健康、防病治病中起到關鍵作用,同時豐富了業(yè)余生活及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2,3]。我院將徐州鐵路老年大學69名騎游隊成員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以徐州鐵路老年大學69名騎游隊成員為觀察對象,年齡51~81歲,平均年齡(64.3±2.4)歲;其中男33人,女36人;均是鐵路退休人員。他們組織2~3次/w騎自行車到徐州市周邊旅游,不定期騎自行車到全國各地旅游,其它時間在老年大學按自己的興趣打太極拳、學書法、打乒乓球及下棋,聽健康講座等有組織的活動。
1.1.2對照組 某地質勘查隊退休人員,實際到我院參加體檢人員101名,男47人,女54人,年齡51~84歲,平均年齡(65.1±2.7)歲。他們退休后大部分定居徐州,少數住在山東滕州市,無人組織集體鍛煉,只有少數人員自己鍛煉,總體缺乏體育鍛煉和健康知識學習。
1.2資料收集 2012年11~12月騎游隊和某地質勘測隊退休人員到我體檢中心健康體檢,包括內科、外科檢查和病史收集,耳鼻喉科,眼科,身高體重,血壓,彩超肝膽胰脾雙腎及男性前列腺,心電圖,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血糖血脂,AFP和CEA化驗,DR拍胸片檢查。
1.3統計學分析 年齡采用(x±s);患病率%。
2 結果
體格檢查和彩超結果及異常比率(%) 見表1。通過實際檢測,患高血壓、心臟病的人數比問診的人數均多,可能有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血壓高及心臟病。前列腺增生疾病是困擾老年男性的通?。候T游隊略高于地質隊;心電圖異常以ST段、T波改變最多見,提示有心肌供血不足,其次是傳導阻滯、室性早搏,個別有房顫,病理性Q波。脂肪肝隨體重指數增大而增多和加重,男性比女性多見。抽血化驗結果(摘錄幾項主要化驗指標)及異常比(%)見表2。
實際檢測空腹血糖>6.1的人數均比已知患糖尿病的人數多。從以上收集的數據可以明顯看出,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騎游隊成員各項指標均好于不鍛煉的某地質隊退休人員。
3 討論
3.1體育鍛煉能有效地調節(jié)老年人的情緒, 增加人際交往的渠道,消除老年人的孤獨感,使老年人心情舒暢,是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項有效措施。
3.2適量運動可增強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即認為自身有能力去完成運動任務,確信可達到預期的良好健身效果。因為長期堅持軀體運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和大腦皮層細胞的抑制過程的強度及內臟植物性神經功能,對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心臟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能夠增強心臟肌肉的發(fā)育,使心肌變厚,收縮更有力,同時又可除脂減肥,使心血管變得更加柔軟,更富有彈性[4,5]。
3.3適量的體育運動可以控制慢性病的發(fā)展,改善日?;顒幽芰?,充實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可減少醫(yī)療費用開支,減輕對家庭的負擔和社會的壓力。有研究表明,:若長時間缺乏運動將使機體組織器官機能下降20%~35%,最終導致機體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的發(fā)生[6]。
3.4體育鍛煉有助于預防由于年老所出現的各種機能性疾病,有利于增強和維護老年人的體質和健康。美國運動醫(yī)學會建議要進行3~5次/w運動才能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體能差者即使鍛煉2~3次/w運動亦可提高有氧運動,作為一般健身保健或處于退休和療養(yǎng)條件者,堅持鍛煉1次/d當然更好,但前提條件是次日不殘留疲勞[7,8]。
參考文獻:
[1]Osbak P S, Mourier M, Henriksen J H, et al.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training on muscle strength and body composi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2012, 44(11): 975-979.
[2]Duijts S F A, Faber M M, Oldenburg H S A, et al. Effectiveness of behavioral techniques and physical exercise on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survivors-a meta‐analysis[J]. Psycho‐Oncology, 2011, 20(2): 115-126.
[3]Jedel E, Labrie F, Odén A, et al. Impa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nd physical exercise on hyperandrogenism and oligo/amenorrhea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11, 300(1): E37-E45.
[4]郭光榮,李學德.體育運動與身心健康關系初探[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 2008,17(3):91-92.
[5]Schoenfeld T J,Rada P,Pieruzzini P R,et al.Physical Exercise Prevents Stress-Induced Activation of Granule Neurons and Enhances Local Inhibitory Mechanisms in the Dentate Gyrus[J].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3, 33(18): 7770-7777.
[6]吳燕丹,林淑芳.知識女性群體亞健康狀態(tài)的改善[J].體育學刊,2003,10(4):71-73.
[7]劉秀玲珍,王利森,洪峰,等.體育鍛煉對安徽高校教師亞健康人群體質的影響[J].安徽體育科技,2008,29(4):72-76.
[8]Teixeira-Lemos E,Nunes S,Teixeira F,et al.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training assists in preventing type 2 diabetes development: focus on its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J].Cardiovasc Diabetol,2011,28(3):10-1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