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鼻內(nèi)鏡下鼻腔、鼻竇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 慢性鼻竇炎患者22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1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觀察組采用鼻內(nèi)鏡下手術治療。結果 觀察組的有效率92.7%,對照組為8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隨訪3個月,觀察組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鼻內(nèi)鏡下鼻腔、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有很好的療效,從而有利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鼻腔、鼻竇手術;鼻內(nèi)鏡;慢性鼻竇炎;生活質(zhì)量
慢性鼻竇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發(fā)病率很高的慢性疾病,當前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在10%左右[1-2]。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功能性鼻內(nèi)鏡手術成為慢性鼻竇炎常用的手術方式,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3]。同時過去只能通過鼻外進路或者開顱完成的手術,在正確掌握適應證的情況下已經(jīng)可以在鼻內(nèi)鏡下完成[4]。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鼻內(nèi)鏡下鼻腔、鼻竇手術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慢性鼻竇炎患者220例,入選標準:符合慢性鼻竇炎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xiàn)為病變側的持續(xù)性鼻塞,膿涕及嗅覺減退;惡變者伴有相鄰組織器官受累癥狀;無嚴重的身體軀體疾??;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106例,女114例;年齡11~77歲,平均年齡(57.85±2.14)歲;病程1~11年,平均(6.52±0.56)年;病變?yōu)殡p側者220例,單側者20例;根據(jù)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分型分期標準(1997年??冢孩裥?0例,Ⅱ例100例,Ⅲ型40例;合并疾?。焊哐獕?7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癥13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1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病變位置、臨床分期與合并疾病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潑尼松,劑量為0.5mg/ kg.d,早晨空腹頓服,1次/d,療程10d。觀察組:采用鼻內(nèi)鏡下手術治療,使用德國STORZ鼻內(nèi)鏡及配套手術器械。局部麻醉,患者取正坐位或半臥位,采用Messerklinge術式,切開鉤突前端黏膜,分離鉤突骨質(zhì),鉗取骨質(zhì)及黏膜,清除篩房內(nèi)的病變組織,在徹底清除病變的基礎上盡可能保留竇內(nèi)黏膜。用咬切鉗清除病變,對伴有息肉者先用電動吸割器切除。用膨脹海綿填塞鼻腔,常規(guī)抗生素抗感染,行生理鹽水沖洗鼻腔。
兩組同時采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羅紅霉素膠囊,150mg/d)口服,皮質(zhì)內(nèi)固醇噴霧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2噴,1次/d)噴鼻。
1.3觀察指標 療效標準:①治愈:臨床主要癥狀消失,竇口開放良好;②好轉(zhuǎn):臨床主要癥狀明顯改善,竇口部分區(qū)域水腫、肥厚③無效:臨床主要癥狀無改善,竇口狹窄或閉鎖。治愈+好轉(zhuǎn)=有效;④同時所有患者在治療后隨訪3個月參照主觀癥狀問卷表(The Sinai Outcome Test 20)進行生活質(zhì)量的評價,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高。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方法包括χ2分析與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療效對比 治療后經(jīng)過觀察,觀察組的有效率92.7%,對照組為8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生活質(zhì)量對比 治療后隨訪3個月,觀察組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疾病,當前隨著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慢性鼻竇炎的老年患者漸增多,同時老年患者一般在病情較重時方就診,有的患者同時伴高血壓、糖尿病,所以對于治療的要求比較高[5]。常規(guī)方法為藥物治療,但是存在療效不高等問題,其只能暫時的緩解病情,單純的采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并不能完全的進行根治[6]。而傳統(tǒng)的鼻側切開、面中部翻掀術式都被認為是最穩(wěn)妥、最徹底的治療方式,然而大手術所造成的損傷,無法恢復的顏面部瘢痕,給患者心理也有很大的影響。
自從90年代初鼻內(nèi)鏡技術傳入我國,其診療范圍從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逐步拓展延伸到鼻腔鼻竇良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治療[7]。具體來說,鼻內(nèi)鏡手術達到了微創(chuàng)手術的目的,較傳統(tǒng)手術方式創(chuàng)傷小,既可以切除病灶,又可以恢復鼻腔、鼻竇的部分功能[8,9]。在手術中,術中止血至關重要,手術中應避免大塊的撕咬和拉扯,動作能夠盡量輕巧、果斷。合理的術前用藥及充分的術前準備是手術成功的基礎,也要積極進行對癥治療,從而防止病變復發(fā)。本文觀察組的有效率92.7%,對照組為80.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而在預后生活質(zhì)量評定中,主觀癥狀問卷表在臨床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而在鼻內(nèi)鏡清晰的視野下,能有效去除病變組織,杜絕了復發(fā)的可能,從而有利于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10]。本文治療后隨訪3個月,觀察組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鼻內(nèi)鏡下鼻腔、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有很好的療效,從而有利于預后及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慶泉,宋杰,毛成艷,等.鼻腔鼻竇功能重建外科學[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223-224.
[2]Bockmfihl U,Minovi V,Kratzsch B,et al.Endonasalmicro endoscopic tumor surgery:state of the art[J].Laryngorhinootologie,2005,84(12):884-891.
[3]黃選兆,汪吉寶.實用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69-270.
[4]趙長青,安云芳.再次鼻內(nèi)鏡手術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J].中國眼耳鼻喉科志,2008,(3):137-139.
[5]應麗韞,趙長青.鼻內(nèi)鏡下鼻腔外側壁切開入路治療難治性復發(fā)性上頜竇良性病變[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0:561-564.
[6]周兵,韓德民,崔順九等.鼻內(nèi)鏡下鼻腔外側壁切開上頜竇手術[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42(10):743-748.
[7]Swords WE,Rubin BK.Hacrolide antibioties,bacterial populations and inflantory airway disease[J].Neth J Med,2012,61(7):242-248.
[8]Zhang J, Wen Z, Sun Y, et al.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effect of orbital floor defects repaired with autologous tragus cartilage through Cald-well-Luc approach under nasal endoscope][J].Lin chuang er bi yan hou tou jing wai ke za zhi=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2, 26(12): 536-538.
[9]Vinay Kumar M V, Raghavendra Prasad K U, Belure Gowda P R,et al.Rigid Nasal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pistaxis[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JCDR, 2013, 7(5): 831.
[10]Garey KW,Alwani A,Danziger LH,et al.Tissue reparatire effects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sinopulmoaary diseases[J].Chest,2013,123(1):261-265.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