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葡萄糖氨溴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98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9例,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保暖、吸氧、吸痰、抗感染、糾正酸堿失衡等綜合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緩慢靜脈滴注,劑量7.5mg,2 次/d,7d為1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血氣分析指標、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正常的時間,以及有無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結果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3.2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的PaCO2、PaO2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葡萄糖氨溴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臨床效果良好,可以明顯地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肺通氣換氣功能,縮短住院時間, 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
關鍵詞:氨溴索;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臨床治療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可以發(fā)生在子宮內、分娩過程中或者是出生后, 主要是由細菌、病毒或原蟲引起的,近些年來,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嚴重者可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最終致患兒死亡,且日齡越小病死率越高。據(jù)相關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00萬的新生兒死于該病。因此,對患病新生兒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是臨床工作的重點。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治療除了積極的抗感染以外,保護肺功能、清理呼吸道對改善患兒的預后也有非常重要、積極的作用。鹽酸氨溴索是臨床上常用的呼吸道祛痰藥物,可刺激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產(chǎn)生以及分泌,從而增加痰量,降低痰液的黏稠度[1]。本研究采用靜脈注射葡糖糖氨溴索方法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臨床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兒科收治的98例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49例,其中男50例,女48例,日齡1~20d,平均日齡(14.9±3.8)d;胎齡(39.5±4.6)w;體重(3120±274)g。納入病例標準:①Apgar 評分3~7分, 無先天性畸形以及遺傳代謝性疾??;②有產(chǎn)時窒息史或者是宮內窘迫;③吃奶差,反應不良;④口吐白沫,可出現(xiàn)陣發(fā)性面部皮膚青紫;⑤呼吸頻率較快、鼻翼煽動、吸氣三凹征,聽診時雙肺可聞及細濕啰音以及哮鳴音;⑥胸片示肺紋理增粗或者斑片狀、斑點狀陰影;⑦動脈血氣分析示: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mmHg,氧分壓(PaO2)≤50mmHg。兩組患者在兩組在性別、日齡、胎齡、體重、病情輕重程度、血氣分析指標、分娩方式等方面無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保暖、吸氧、吸痰、抗感染、糾正酸堿失衡等綜合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鹽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緩慢靜脈滴注,劑量7.5mg,2 次/d,7d為1個療程,密切觀察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不良反應。
1.3臨床療效評價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血氣分析指標、臨床癥狀、體征恢復正常的時間。療效判定標準[2-3]:用藥5~7d內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片、血氣分析檢查示接近正常,為顯效;用藥5~7d呼吸困難、咳嗽、氣喘等臨床癥狀緩解,肺部啰音減少,胸片、血氣分析檢查示明顯好轉,為有效;用藥7d內臨床癥狀、特征、胸片、血氣分析檢查示無明顯變化或者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認為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3.2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PaCO2、PaO2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兩組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2.4不良反應 兩組患兒在治療的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由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新生兒處于生長發(fā)育期,氣管、支氣管相對比較狹窄,纖毛的運動能力比較差,極易造成感染的發(fā)生。患兒在發(fā)生感染性肺炎時,氣道相對比較干燥,黏液分泌量增加,呼吸道的黏膜不能很好的分泌出來[4],可引起通氣、換氣障礙,嚴重時可造成氣道阻塞從而發(fā)生呼吸暫?;蛘呤侵舷ⅰ{}酸氨溴索是一種新型的黏液溶解劑,它能夠溶解分泌物中的黏多糖以及黏蛋白纖維,已經(jīng)成為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常用藥物,在臨床治療中表現(xiàn)出了相當好的臨床療效。其藥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促進纖毛上皮細胞的再生,恢復纖毛的正常功能,增加纖毛的運動速度,維護呼吸道的白凈機制[5-6];②恢復氣道的正常分泌,調節(jié)漿液和黏膜的分泌,改變痰液的流變學,降低黏痰對氣道壁的吸附,從而使纖毛空間增加,利于排痰[7];③刺激肺泡Ⅱ型細胞合成以及分泌內源性肺表面活性活動,從而防止肺泡的萎縮及肺不張;④抗氧化,可清除抗氧化物,抑制各種炎癥細胞因子的釋放;⑤協(xié)同抗生素的作用,能夠縮短抗生素的使用時間[8]。臨床上應用葡萄糖氨溴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未見明顯的過敏反應以及消化道反應。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3.2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的PaCO2、PaO2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兒在治療的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由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在抗感染治療等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葡萄糖氨溴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臨床效果良好,可以明顯地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改善肺通氣換氣功能,縮短住院時間,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黃昌洪,付宏.氨溴索不同給藥途徑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1):85-86.
[2]葉麗春.沐舒坦聯(lián)合地塞米松治療新生兒重癥吸入性肺炎的療效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9):1484-1485.
[3]黃昌洪,付宏.氨溴索不同給藥途徑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1):85-86.
[4]陳玲.鹽酸氨溴索治療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2):91-92.
[5]魏向陽.鹽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8(35) : 68.
[6]姚興聯(lián).氨溴索治療新生兒肺炎65例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6):768-770.
[7]黃昌洪,付宏.氨溴索不同給藥途徑治療新生兒胎糞吸入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1):85-86.
[8]羅莉娜.鹽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9):51.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