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慢性肝炎肝穿刺護理體會。方法 我科在2009~2013年,對60例患者應用Menghini氏型針,進行肝穿刺術作了肝活體組織檢查,探討慢性肝炎,臨床與病理關系,以及慢性活動性肝炎與慢性遷延型肝炎的鑒別要點。結果 60例肝穿患者,手術都很成功,無1例并發(fā)癥。結論 術前后要進行科學的護理是保證安全的關鍵。關鍵詞:慢性肝炎;肝穿刺術;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是當前全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它的危害除了傳播乙型肝炎外還可以引起嚴重的后遺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目前,全世界乙肝病毒攜帶者已達3億人,據(jù)統(tǒng)計,我國至少有1.2億人攜帶乙肝病毒[1],而這之中約10%的人最終將轉(zhuǎn)化為各種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分為慢性遷延型、慢性活動型與慢性重型,三者均具備消化道癥狀,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與HBV標志物陽性,因此,準確分型相當困難,同時由于許多人隱匿起病,在早期臨床常忽略其診斷,根據(jù)病程是否過半年,鑒別急性與慢性也是不確切的,然而急性與慢性,慢性遷延型與慢性活動型其預后不同,因此,尋找更準確的方法,對肝炎進行分類很有必要。
1臨床資料
快速肝穿刺法,操作簡單,安全無副作用。我科在2009~2013年,應用Menghini氏型針,進行肝穿刺術,這種方法從刺入肝臟到拔出肝臟取到肝組織的時間只需1s左右,故稱1s穿刺法,我們對60例患者作了肝活體組織檢查,探討慢性肝炎,臨床與病理關系,以及慢性活動性肝炎與慢性遷延型肝炎的鑒別要點。
60例均為住院患者,HBsAg陽性,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16~55歲,平均年齡28.8歲,臨床診斷與病理診斷均根據(jù)肝炎會議制定的標準。
臨床診斷各型肝炎60例病理組織學檢查符合者31例,符合率52%。病理診斷為CAH慢性活動型肝炎28例,而臨床診斷CPH慢性遷延型肝炎及AH急性肝炎診符率為零,病理診斷CPH39例,臨床診斷CPH29例,診符率74%,臨床診斷ASC慢性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4例,病理診斷均為慢性肝炎,由此可見,肝病的臨床診斷與病理診斷出入頗大,而又以CAH最明顯。因此,我們只有根據(jù)肝穿活檢,才能準確地對肝炎進行分類,但是該工作在其他醫(yī)院開展較少,患者難以接受,他們一怕痛,二怕肝臟受損發(fā)生意外,同時盡管肝臟穿刺簡單安全,但畢竟要進入腹腔,如果操作及護理不慎也會發(fā)生一些并發(fā)癥,所以,術前后要進行科學的護理是保證安全的關鍵,我們通過幾年的實踐,摸索了一些經(jīng)驗,現(xiàn)介紹如下。
2術前護理
2.1術前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要想患者合作,使穿刺順利進行,就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去體貼關心患者,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詳細介紹此項檢查的有關知識,并告訴他們快速肝臟穿刺,對肝臟損傷小,操作簡單,成功率高,疼痛輕微,不會留下后遺癥及并發(fā)癥,以解除患者的顧慮,在可能的條件下,請已接受過肝穿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常能獲得更滿意的效果。使患者相信醫(yī)院一切檢查為患者。
2.2配合醫(yī)生作好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測體溫、血壓、脈搏、呼吸及心肺功能、超聲波檢查肝臟大小,檢查血常規(guī)、血型、肝功能三抗,特別是血小板及凝血酶元時間,出血凝血時間,原則上均應在正常范圍。
2.3為了配合肝穿,應教會患者掌握呼吸后憋氣,因此時肝臟的大部分緊靠腹壁的橫膈位置,使穿刺針穿過胸膜腔的機會大大減少,可防止嚴重的并發(fā)癥及肝穿時損傷肝臟。
2.4對有較大量腹水的患者,術前應放出部分腹水,再行穿刺并囑患者排空二便。
2.5作好普魯卡因皮試,提前3d肌注維生素K1 10mg qd,鈣劑3d,必要時術前30min可給小劑量緩和鎮(zhèn)靜藥物,禁用較大劑量的強烈鎮(zhèn)靜劑。
2.6術前作好肝穿活檢的物品準備,消毒肝穿包,清點包內(nèi)必備物品,如10ml注射器1付,橡皮管及穿刺針,孔巾,準備生理鹽水2支。1~2%普魯卡因2支,龍膽紫,盛有福爾馬林的小瓶。
2.7熟悉肝穿活檢步驟并作好可能發(fā)生的暈針,出血,氣胸,膽汁性腹膜炎等搶救措施。
2.8取出活檢組織,放入裝有福爾馬林的小瓶內(nèi)送檢,以防組織破壞變性、壞死。
3術中護理
在術前,我們雖然給患者做了許多的工作,但在準備給患者作穿刺前夕,患者仍然很緊張,因為對于他們來說,畢竟不知肝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在這種時候,我們就要象對自己親人一樣守護在患者身旁安慰患者,鼓勵患者,關心患者,使他們感到親人般的溫暖,消除對快速穿刺的恐懼,但有的患者仍由于緊張而可能出現(xiàn)血壓升高或下降,脈搏增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我們就要一面安慰患者,一面向醫(yī)生及時匯報并做好一切搶救準備,此時,我們的態(tài)度十分重要,如果我們用鼓勵和親切的語言,去安慰患者,沉著穩(wěn)重的態(tài)度去工作,往往就會給患者一個無形的力量,使他們樹立信心,并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穿刺,如果我們驚慌失措,焦急不安,就會影響患者的情緒,而帶來不良的后果。
協(xié)助患者去枕仰臥,頭偏向左側(cè),右臂曲肘置于枕骨后,身體稍向左傾,右側(cè)靠近床邊,右側(cè)肋部盡量向外挺出,形成直線,使手術部位充分暴露,然后,置多頭腹帶于患者背部合適位置,在穿刺前要找準部位,用龍膽紫作好記號,然后術者及助手戴好帽子,口罩,術者戴好消毒手套,在嚴格的無菌操作下,進行穿刺,穿刺針在肝臟內(nèi)停留時間不得長于1s,靠負壓即可取得診斷標本。
4術后護理
穿刺完畢,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點,無菌紗布覆蓋局部,用多頭帶綁緊傷口,并在其上面加壓砂袋,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24h。要保持室內(nèi)清潔,舒適,空氣新鮮,減少各種不良刺激,以保證患者有安靜臥床休息的良好環(huán)境,以增加肝臟血流量,有利于傷口及受損肝臟的修復,在4h內(nèi)每15~30min測脈搏、呼吸、血壓1次,4h后,無變化可改為1~2h測量1次,如無出血,可減去砂袋,靜脈注射慶大霉素抗感染,維生素K防止出血。連用2~3d,如果局部疼痛時,可用鎮(zhèn)痛藥并作好生活護理。加強飲食護理,給予高糖,足夠的維生素和適量的脂肪飲食,這樣可以促進肝細胞的恢復和再生,嚴密觀察病情,注意有無并發(fā)癥,若發(fā)現(xiàn)患者脈細而快,血壓下降,大汗淋漓,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并作好一切搶救準備,24h后,患者無特殊情況及無不適可下床活動,有的患者穿刺后感覺良好,特別是在24h后,更感到無所謂了,這時,我們要告訴他們,肝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是人體的血庫,如有不慎可能會出現(xiàn)大出血,所以穿刺完后,就不等于完事了,還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以免留下后遺癥,我科2009~2013年的60例肝穿患者,手術都很成功,無1例并發(fā)癥,這與我科的醫(yī)生、護士及患者的合作分不開的。
參考文獻:
[1]Bruix J, Sherman M.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epatology, 2005,42(5):1208-1236.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