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Truebeam TM加速器機載的CBCT,驗證新型呼吸運動模體的擺位重復性,為今后非均勻模體內絕對劑量的測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CBCT;呼吸運動模體;擺位重復性
中圖分類號:TH774 文獻標識碼:B
錐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是直接整合到直線加速器上的三維成像系統(tǒng),在放射治療實施前,CBCT可掃描人體形成CT影像,并與治療計劃中的CT圖像進行配準,從而實現(xiàn)在線校正治療時患者的擺位誤差,是實現(xiàn)圖像引導放療(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的重要工具。呼吸運動模體,可模擬人體胸部組織的密度及體內腫瘤運動,是測量非均勻組織內絕對劑量的理想模體。其在加速器上的擺位重復性,將直接影響到劑量測量的準確性。本文應用Truebeam TM加速器上機載的CBCT,對呼吸運動模體的擺位重復性進行研究,以探討該模體擺位的可操作性,為以后絕對劑量測量提供保障。
1 資料與方法
1.1 模體的連接 本文使用的是美國CIRS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Model 008A的呼吸運動模體,該模體的連接與操作步驟按文獻[1]進行。
1.2 模體的CT掃描 采用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CT Big Bore四維CT對模體進行掃描。掃描前先檢查CT左右兩側的水平、垂直激光線,確保其重合,誤差不應超過1 mm。擺位時把模體上的三個鉛點與激光線十字交點重合,以保證CT掃描時鉛點在同一層面。掃描管電壓為120KV,管電流為350mAs,層間距與層厚均為3 mm。掃描得到的CT圖像經(jīng)過DICOM協(xié)議傳送到計劃治療計劃系統(tǒng)(TPS)。
1.3 計劃設計 CT掃描得到的圖像采用Eclipse 10.0計劃系統(tǒng)在肺窗下勾畫出腫瘤靶區(qū),并設計一個單弧的旋轉調強計劃。計劃設計完畢后給該計劃添加一個CBCT的setup field,用于治療前的模體擺位驗證。
1.4 加速器上CBCT掃描 模體掃描前加速器的機械參數(shù)需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左右兩側的激光線重合、三組激光線的交點應與機械等中心重合,誤差不應超過0.5 mm;確保機器的機械等中心與影像等中心的位移偏差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具體的檢查步驟可使用Varian公司提供的IsoCal Phantom進行操作。為了驗證該模體擺位的可操作性與重復性,需分別在不同的時間進行擺位,重復測量6次,模體的擺位步驟與CT掃描時一致。完成模體擺位后,在治療系統(tǒng)打開該模體的治療計劃,點擊CBCT setup field,選用Thorax掃描模板進行模體的CBCT掃描,掃描完成后點擊3D-3D match,進入影像配準界面。點擊軟件右上角的Auto match圖標,進行影像自動配準。配準完畢后,系統(tǒng)會自動計算出模體在頭腳(Lng)、左右(Lat)、升降床(Vrt)三個方向的位移偏差。6次重復測量完成后,進入Offline Review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的采集工作。本文以系統(tǒng)給出的這三個方向上的位置偏差結果,來評價呼吸運動模體的擺位誤差。
2 結果
見表1。表1顯示的是6次擺位的位移偏差。其中,左邊是4D-CT的掃描圖像,右邊是在加速器CBCT掃描得到的圖像。從測量結果來看,6次測量結果之間的位移波動很小,最大位移僅為0.14 cm,大部分位移在0.1 cm以下。這充分說明了該模體具有擺位可操作性強,擺位準確,擺位重復性好等特點。而該模體的這些特點,正是準確測量劑量所必須具備的。若模體每次擺位之間的位移偏差較大,則會極大地影響劑量驗證結果。
3 結論
CBCT具有成像速度快,圖像對比度高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鼻咽癌、食管癌、肺癌、宮頸癌等各種腫瘤治療前的擺位誤差修正,這充分說明了CBCT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重要性。本文通過CBCT進行新型呼吸運動模體的擺位重復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該模體具有擺位方便、重復性好等特點,是用于研究呼吸運動對放療劑量影響的理想模體。
CBCT重鍵圖像上可見病灶不僅包含了呼吸運動和心肌大血管博動的信息,而且可能含有一部分不自主運動的信息也包含在內。這對勾畫靶區(qū)提供有用信息,對治療的準確性有一定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寶添,張武哲,陸佳揚. Truebeam 呼吸門控系統(tǒng)的調試與質量保證 [J]. 醫(yī)療裝備,2013,26(6):12-13.
[2] Dynamic Thorax Phantom Manual, 2012, CIRS, USA
[3] Judit BH, Jens F, Frank L, et al. Multiple breath-hold CBCT for online 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 of lung tumors: Simulation with a dynamic phantom and first patient data [J].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2011, 98:309-316.
[4] Chuang C, Verhey L, MA L, et al. The Use of a New Dynamic Motion Phantom for Patient Specific QA in Tracking Therapy [J]. Medical Physics,2006, 33(6): 2144.
[5]Wong JR, Grimm L, Uematsu M, et a1.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 by CT-linear accelerator combination: prostate movements and dosimetric considerations[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 61(2):561-569.
[6]Osoba D, Zee B, Pater J et 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ponsiveness of the EORT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QLQ-30)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ovation and lung cancer[J]. Qual Life Res, 1994,3:353-364.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