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封閉負壓引流在糖尿病創(chuàng)面修復中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 對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壞疽患者進行抽樣,選取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單純手術治療,觀察組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封閉負壓沖洗引流。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平均住院時間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拆線傷口基本愈合26例(86.67%),傷口未愈合且行大截肢4例(13.33%),保足率86.67%,平均住院時間(31.5±6.3)d;對照組治療后拆線傷口基本愈合21例(70%),傷口未愈合且行大截肢9例(30%),保足率70%,平均住院時間(43±0.8)d。觀察組保足率、平均住院時間分別明顯高于或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封閉負壓沖洗引流在糖尿病創(chuàng)面修復中效果顯著,能有效提高創(chuàng)面修復成功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
關鍵詞:封閉負壓沖洗引流;糖尿?。粍?chuàng)面修復;應用效果
糖尿病足作為糖尿病臨床上一種常見的慢性并發(fā)癥,主要由患者下肢遠端神經(jīng)及附近血管異常,致使足部周圍供血不足引起[1]。它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足部疼痛、皮膚深潰瘍等,多發(fā)于年齡大、病程長的糖尿患者群中,具有創(chuàng)面久治不愈等特點,嚴重時甚至要截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傷害[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負壓封閉引流因其感染快速控制、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少、有效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等優(yōu)點成為糖尿病足治療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對我院糖尿病足壞疽患者采取封閉負壓沖洗引流治療,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糖尿病足壞疽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8~75歲,平均(60.2±8.3)歲。病程0.5~8年,平均(4.5±1.6)年。壞疽等級:4級40例,5級20例。壞疽部位:雙側4例,左側20例,右側36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基本信息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足部壞疽切除術,將壞死的組織、肌腱及骨骼完全給清除干凈。手術過程中盡量保護好正常皮膚及骨骼肌。同時根據(jù)患者傷口情況適當?shù)倪M行皮瓣修復術。對照組給予單純手術治療,利用清創(chuàng)把死腔給處理掉,并按照一定的順序縫合傷口,換藥1次/2d,術后2w拆線。觀察組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封閉負壓沖洗引流,如VSD負壓裝置。具體來說,在完成清創(chuàng)工作后將其放到?jīng)_洗引流管,然后逐層縫合,將死腔清除后利用健康組織瓣將創(chuàng)面封閉。同時利用生物海綿和生物膜分別將傷口及另一端引流管口封閉。若患者縫合張力較大或組織傷害多,則不能縫合,在術后1w左右將負壓裝置拆除后給予植皮治療。負壓不間斷吸引時間在6~7d。拆除負壓裝置后利用碘伏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換藥1次/2d,術后兩星期拆線。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保足率、平均治療時間等。并對兩組患者在2011、2012、2013年的保足率、平均住院時間等分別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shù)據(jù)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保足率比較 觀察組經(jīng)手術聯(lián)合封閉負壓沖洗引流治療后傷口基本愈合26例,保足率為86.67%(26/30),傷口未愈合且行大截肢4例,截足率為13.33%(4/30)。對照組經(jīng)單純手術治療后傷口愈合21例,保足率為70%(21/30),行大截肢12例,截足率為30%(9/30)。觀察組患者保足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同年份保足率、平均住院時間情況 對照組3年平均住院時間為(43±0.8)d,觀察組3年平均住院時間為(31.5±6.3)d,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齡大、病程長,身體機能有所下降,加上患者下肢遠端神經(jīng)異?;蚋浇懿∽?,患者足部供血不足,從而出現(xiàn)足部疼痛、皮膚深潰瘍等足壞疽綜合征,嚴重者甚至截肢。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足部截肢在非外傷性下肢截肢中所占比例大,在40%~60%,且伴有壞疽患者高達70%左右[3]。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創(chuàng)面修復成功率成為當下臨床醫(yī)學研究的重點。
傳統(tǒng)的糖尿病壞疽治療方法為小截肢或修復,雖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致命缺點:術后創(chuàng)面久治不愈,骨髓炎復發(fā)率高。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一種新興方法--封閉負壓沖洗引流因其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少、有效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等優(yōu)點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青睞[4]。本研究對我院糖尿病足壞疽患者采取手術聯(lián)合封閉負壓沖洗引流治療,30例觀察組患者小截肢26例,保足率為86.67%,截足率為13.33%,分別比對照組高16.67%、低16.67%。此外,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31.5±6.3)d,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為(43±0.8)d。由此可見封閉負壓沖洗引流能有效提高保足率、縮短住院治療時間。相關文獻表明,術前評估及術后護理是充分發(fā)揮封閉負壓沖洗引流作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做好一系列相關工作[5]。
綜上所述,封閉負壓沖洗引流治療糖尿病足壞疽效果顯著,能極大的提高手術成功率。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封閉負壓沖洗引流研究,真正發(fā)揮其作用為糖尿病足壞疽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明瑋,謝京波,史煜華,等.封閉負壓沖洗引流在嚴重糖尿病足修復中的應用[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2(02):138-141.
[2]徐歡,蔡信永,舒勤.負壓創(chuàng)面治療技術在皮膚移植修復創(chuàng)面中的應用[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2(05):467-469.
[3]夏明,張治家,劉潔.脈沖液體封閉負壓引流在糖尿病足中的應用與護理[J].海南醫(yī)學,2013(03):465-466.
[4]柏士平,潘擁軍,宗艷霞.皮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皮瓣結合負壓封閉引流在創(chuàng)面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26):71-73.
[5]華樹良,韋文.負壓封閉引流修復難愈性創(chuàng)面的研究進展[J].右江醫(yī)學,2010(06):755-758.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