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短信息在神經(jīng)內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186例神經(jīng)內科患者按住院的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3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口頭、宣傳冊的宣教方式給予入院宣教、用藥宣教、康復指導等,觀察組除了傳統(tǒng)的健康宣教方法外,由管床責任護士給患者發(fā)送健康教育短信。結果 觀察組對宣教知識的掌握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實施手機短信形式的健康教育對神經(jīng)內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明顯高于傳統(tǒng)健康教育。
關鍵詞:手機短信;健康教育
手機已經(jīng)成為當下人們必不可缺的通訊工具, 隨著手機的普及,短信,這種新的溝通方式,正越來越多的融入我們的生活,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我院神經(jīng)內科二區(qū)對患者在住院期間除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健康教育方式外,增加了發(fā)送手機短信的形式,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評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11月在我院神經(jīng)內科住院的患者186例,其中男110例,女76例。年齡在37~73歲,平均年齡為(62.25±3.5)歲。100例為腦梗死,70例為腦出血,16例為腦炎。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病情輕重、文化水平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口頭宣教為主,配合宣傳冊、宣傳欄、健康處方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入院宣教、飲食入院宣教、疾病知識、心理指導、飲食指導、用藥指導、檢查指導、康復指導等。
1.2.2觀察組 除對照組的健康教育方法外,增加了由管床責任護士用手機短信的形式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短信由管床的責任護士發(fā)送,內容包括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如患者入院后病房管理規(guī)則、環(huán)境、所屬付費方式知識、主管醫(yī)生及護士介紹;疾病知識,用藥、檢查、心理、飲食、休息、活動、康復等指導。短信內容通俗易懂,簡明扼要,溫馨感人。
1.2.3短信宣教注意事項 患者入院時,接診的護士祥細登記患者或家屬電話號碼,并向患者或家屬介紹我科有此項服務,給患者或家屬心理準備,避免誤以為是騷擾短信,消除患者的顧慮,使患者樂于接受此項服務。
1.2.4宣教效果評價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辦理出院時,責任護士對宣傳內容進行評價,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情況通過采取詢問法,患者或家屬能復述內容>80%為知曉,<80%為不知曉。
1.2.5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兩組健康教育效果經(jīng)χ2檢驗,觀察組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3討論
在臨床護理中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不但有助于患者主動參與、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還能促進功能和心理康復,是提高生存質量一個有效途徑[1]。但神經(jīng)內科患者由于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障礙[2],以往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患者對常規(guī)的口頭宣教印象不深刻,容易忘記護士交代的注意事項,健康教育知曉率低。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來,我科本著\"患者需求至上\"的服務理念,充分利用先進的手機短信平臺,為患者開展特色服務,有的放矢地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宣教和指導,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該服務通過責任護士為自己分管的患者發(fā)送飲食、服藥、康復鍛煉、預防保健等方面知識的\"溫馨提示\"短信,操作簡便,接收健康教育知識短信后,患者可以反復閱讀,起到強化、提醒的作用,使患者得到了更深入細致的健康指導,從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了100%,知曉率達到了93.5%。同時短信互動縮短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融洽了護患關系,患者能認識并叫出責任護士的名字,滿意度持續(xù)上升。
參考文獻:
[1]王莉英.神經(jīng)內科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3(9):1170-1171.
[2]高志紅,甄志剛,劉潔穎.健康教育路徑在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3,1(1):83.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