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臨床靜脈溶栓常用藥物的療效-以瑞替普酶與尿激酶為例。方法 將本院收治已明確診斷為STEMI的71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r-PA溶栓治療)36例、對照組(UK溶栓治療)35例,溶栓開始至結束后2h內(nèi)設置A(30min后)、B(60min后)、C(90min后)、D(120min后)4個時間觀察點,通過對溶栓后兩組在四個時間段內(nèi)患者冠脈再通情況、副作用反應及1月內(nèi)患者死亡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溶栓結束后r-PA治療組在A時間點患者再通3例,占全組患者8.33%、B時間點患者再通26例所占比率為72.22%、C點再通患者30例所占比率為83.33%、D組再通患者為32例所占比率為88.89%,在此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1例患者死亡,占全治療組比例為2.78%;UK溶栓對照組在對應時間點內(nèi)分別為1(2.86%)、18(51.43%)、24(68.57%)、27(77.14%),在溶栓治療結束1月內(nèi)出現(xiàn)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占8.57%。結論 急性心梗臨床靜脈溶栓用藥中r-PA的療效較UK更為顯著在60min、90min時間段內(nèi)顯得尤為突出且病死率低,是目前臨床靜脈溶栓治療首選藥物。
關鍵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瑞替普酶;尿激酶
心肌梗死主要由各類心臟病遷延日久反復發(fā)展而成,具有一定的突發(fā)性且發(fā)病迅疾病勢兇險在發(fā)病12h內(nèi)如果不及時治療改善冠脈閉塞,往往會造成不可逆性心肌損傷或壞死甚則危及生命[1]。因此在心梗發(fā)作時盡早的做好疏通治療至關重要。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PCI技術和藥物靜脈溶栓療法[2]。本文選擇我院收治已確診STEMI患者71例,隨機分為r-PA和UK兩靜脈溶栓治療組,通過對兩組溶栓120min內(nèi)各時間段冠脈再通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死亡發(fā)生率進行分析對比,并據(jù)此探析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臨床藥物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5月~2013年11月3年來收治的已明確診斷為STEMI的71例患者隨機分為r-PA溶栓治療組36例,UK溶栓對照組35例,通過對兩組溶栓后30、60、90、120min各個時間段內(nèi)患者冠脈再通情況、副作用反應及4w內(nèi)患者死亡發(fā)生率進行比較分析,據(jù)此探析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臨床藥物療效(見表1)。
1.2入選標準 ①胸痛癥狀典型劇烈而持續(xù)且心電圖對應導聯(lián)ST段有典型心肌梗死改變[3];②患者的年齡均不高于75歲;③患者從發(fā)病到收治時間不超過12h[4];④無溶栓禁忌證,且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字。
1.3方法
1.4觀察及檢測指標 ①胸痛:發(fā)作頻率、程度及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②心電圖:溶栓前后多次記錄心電圖,監(jiān)測原有缺血導聯(lián)ST段變化,通過對比判定冠脈再通情況[7]。③心肌酶譜和心肌鈣蛋白:在溶栓前后每120min抽血化驗1次,連續(xù)10次。④溶栓前后對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諸如皮膚黏膜或內(nèi)臟出血、心律失常、血壓降低等)進行積極的治療并記錄其轉歸情況。
1.5冠脈再通判斷標準 ①患者胸痛發(fā)作頻率、程度及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較前明顯緩解[8];②溶栓后心電圖顯示原有缺血導聯(lián)ST段明顯改善[9];③開始溶栓后120min內(nèi)心電監(jiān)護示短暫的再灌注心律失常;④溶栓結束后患者心肌酶及肌鈣蛋白監(jiān)測結果峰值提前。以上4項中具備除①③組合外任意2項或2項以上判定為再通。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兩組溶栓后120min內(nèi)血管再通情況 可見r-PA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較UK更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兩組4w內(nèi)不良反應發(fā)生及轉歸 在溶栓治療開始后4w內(nèi),r-PA治療組共出現(xiàn)5例不良反應,其中1例為室顫后經(jīng)搶救無效后死亡,有2例為輕微齒齦出血1例少量血尿,低血壓患者1例,后4例患者在對癥治療后病情得到緩解,總不良反應出現(xiàn)率為13.89%,死亡率為2.78%;而UK溶栓對照組在溶栓過程中共有7名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3例患者死亡,主要致命因素分別為心力衰竭、室顫和心源性休克,另有4例輕微出血患者(其中齒齦出血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血尿患者1例)后4例經(jīng)過積極的支持治療后病情好轉,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其中死亡患者發(fā)生率為8.57%。r-PA組死亡率明顯低于UK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大多是由各類型心臟疾病救治不愈遷延反復,最終累計冠脈病變,導致冠脈內(nèi)不穩(wěn)定因子脫落破裂形成以纖維蛋白為主要成分的栓子,栓子在血流的運行過程中逐漸堆積,而致使心臟主要血管內(nèi)通道變狹窄甚至閉塞,引起相應心肌細胞在血液和氧氣得不到供應的情況下迅速壞死,并溶解。r-PA和UK作為急性心梗臨床靜脈溶栓的常用藥物,可以直接或間接促進纖維蛋白溶解酶的生成,進而破壞致病栓子的構成主體使其死亡分解,進而達到恢復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最大限度增加受累心肌的存活率縮短心肌梗死范圍,以此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和預后的臨床治療目的。
本臨床比較分析中r-PA組在溶栓治療后A30min、B60min、C90min、D120min4個觀察時間段內(nèi)患者冠脈再通例數(shù)(率)分別為3(8.33%)、26(72.22%)、30(83.33%)、32(88。89%),患者治療4w內(nèi)死亡1例死亡率為2.78%;UK溶栓對照組在對應時間點內(nèi)分別為1(2.86%)、18(51.43%)、24(68.57%)、27(77.14%),在溶栓治療結束1月內(nèi)出現(xiàn)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占8.57%??梢娂毙孕墓ER床靜脈溶栓用藥中r-PA的療效較UK更為顯著在B、C時間段內(nèi)顯得尤為突出且病死率低,是目前臨床靜脈溶栓治療首選藥物。
參考文獻:
[1]范英雄,李鐵剛.急性心肌梗死幾種溶栓藥物治療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7,10(2).
[2]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8):675-690.
[3]郭繼龍,劉靈靈.胸腔內(nèi)注入尿激酶聯(lián)合強的松治療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臨床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7,10(1).
[4]胡大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的中國指導共識(2009年版)[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9,48(10):885-890.
[5]Knot J,Kala P,Rokyta R,et al.Comparison of outcomes in ST-segment depression and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emergency PCI:data from a multicentre registry[J].Cardiovasc J Afr,2012 Oct;23(9):495-500.
[6]楊新春.溶栓藥物在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應用及其評價[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6,45(6):522-523.
[7]馮紅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溶栓與住院溶栓療效比較[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4).
[8]王建軍,李志民,方潔.急診應用瑞替普酶尿激酶對心肌梗死溶栓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2;32(5):455-457.
[9]張智晶.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6,9(5).
編輯/蘇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