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校學生正處于性意識活躍期,受現(xiàn)代社會信息爆炸以及性解放思潮影響,接受到許多負面性知識,導致很多學生的性態(tài)度過于開放,性道德責任感不強,甚至發(fā)生性錯罪。作為性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學校教育,理所應當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系統(tǒng)、科學、正面的性知識,為學生將來能擁有健康和諧的人生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婦產科護理》、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性教育是對受教育者進行有關性科學、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養(yǎng)的社會化過程[1]。在這一社會化過程中,在校老師無疑擔任著重要的角色。目前中職學校注重培養(yǎng)學生技能,對提高學生人文素質重視不夠,學生年齡一般13~20歲 ,因為沒有高考壓力,學習較自由散漫,空余時間和精力較多,而這個階段中,他們性生理已成熟,性意識活躍[2],在校期間戀愛已很普遍,有關戀愛、性等問題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校教育沒有給予中職學生正面的性心理、性觀念、性道德引導,學生就很難判斷他們從其它途徑吸收來的性知識是否合理,性觀念是否正確,會否對將來的家庭生活不利。筆者作為一名《婦產科護理》教師深深感到在本課程教學中融入、滲透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也進行了幾年實踐探索,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對此本文將詳細進行論述。
1中職學校《婦產科護理》教學滲透性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本質論\"認為職業(yè)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更在于道德的培育、價值觀的樹立;學校不應單純教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未來有獲得健康幸福生活的綜合能力。在河源市衛(wèi)生學校執(zhí)教的十來年中耳聞目睹了許多學生發(fā)生的性錯罪案例,對他們的身心產生了巨大傷害,但如果重視學科教學中滲透青春期性教育,很多案例是可以避免的,所以教師自身需要克服觀念上的束縛,改變那種\"只教專業(yè)知識技能\"的舊模式,將性教育在《婦產科護理》課堂教學中展開,使學生獲得與年齡增長相一致的有關性生理、性心理和感情上的應有知識[3],能夠對性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采取客觀和理解的態(tài)度,消除在性發(fā)展和性行為中的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處理男女兩性關系,抵御不良的知識和行為,促進健康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形成。
2中職學?!秼D產科護理》教學中導入有關性教育內容的優(yōu)勢
《婦產科護理》主要講授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態(tài)學、女性各個年齡階段性生理發(fā)育過程、人類生育知識、女性生殖疾病發(fā)生過程,很容易導入正常性心理活動、男女性行為反應異同、有關性道德規(guī)范方面內容。雖然之前學生也接受淺顯的性生理教育,但學生想真正交流的性知識,很多老師根本不敢涉及,也很少有合適的機會談及,因此《婦產科護理》教師應該認識到本課程涉及女性生殖健康教育的優(yōu)勢,緊緊抓住每個導入契機,適時適度地展開性教育,就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3中職學?!秼D產科護理》教學中滲透有關性教育內容的實踐舉例
3.1講解《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及生理》時,學生已經學到女性青春期生理發(fā)育特點是卵巢逐漸成熟分泌雌激素,筆者就會告訴學生雌激素不僅有促進第二性征發(fā)育等生理作用,還有讓女性產生渴望接近異性并得到異性肯定的心理作用,學者們稱之為性沖動。女生心里想著異性是非常正常的事,不是可恥、不光彩的事,無需內心充滿矛盾糾結,它們象吃飯、睡覺、出生和死亡一樣普通、自然,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幾乎都會對異性懷有極大的關注,對友情的需求,對異性的好奇,加上浪漫的幻想,混合成一種不同尋常的情感體驗,給了少男少女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新的經驗和機會,不少人從此展示出自己個人生活中最美好、最慷慨、最富有建設性的一面,所以與異性交往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權利,沒必要為自己暗自喜歡異性感到自責,甚至食不甘味、睡不安寢。
3.2講解《女性生殖系統(tǒng)炎癥》、《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子宮頸癌》等章節(jié)時,筆者拋出發(fā)生在青少年女學生身上的實際病例,引發(fā)大家討論過早性行為、性生活紊亂的弊端,強調少女注意性衛(wèi)生及遵守性道德對自身的重要性。雖然性沖動是自然、健康的,但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任由它的支配。莎士比亞說過:愛欲就像炭一樣,當它燃燒得很旺時必須設法讓它冷卻下來,否則你的整顆心都會被燒焦的。心理學精神分析學派代表弗洛伊德說過:一個人性伴侶越多,幸福指數越低。如果要把性沖動變成一個人性格發(fā)育中的積極因素,就意味著它必須受到適當的控制??刂菩詻_動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培養(yǎng)文體愛好,這樣既可以轉移注意力,又可以讓自己變得充實而有意志力;少男少女們交往中要遵循集體交往、淺交,避免單獨交往、深交,不穿過于暴露身體的衣服,以免刺激異性,給人留言不宜多情,以免讓人迷惑。因為國際交往的禮儀中專門有一條:不宜發(fā)出讓人不解的微笑,以免引起誤會和不必要的煩惱;有異性在場時不可看色情的書籍、視頻等,避免創(chuàng)造發(fā)生性行為的情境。
3.3講解《不孕癥》、《計劃生育》等章節(jié)時,學生懂得了女性墮胎的近遠期惡劣影響以及怎樣合理避孕。此時筆者就會延伸講述女性是感性的,喜歡浪漫,特別是情竇初開的少女,每當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面對鮮花、巧克力、海誓山盟之時就會被\"驚喜\"沖昏頭腦,發(fā)生\"以身相許\"的不理智舉動,又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所以每年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之后的兩個月左右醫(yī)院婦產科都會迎來人工流產的高峰期,那時\"驚喜\"就會變成\"驚心\"的傷害。接著,筆者會播放胎頭吸引術、鉗刮術等視頻,使學生身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再請他們討論做選擇題:當你面對浪漫的驚喜時,感情沖動不可自制?迅速恢復頭腦清醒?青春期像風一樣的感情是好感還是愛情?當性行為已經要發(fā)生或者發(fā)生了,是順其自然還是采取措施?
4中職學?!秼D產科護理》教學中滲透有關性教育內容的方式方法
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要求集思想性、科學性、針對性、群體性和實用性于一身,這就需要教師結合知識與技能,注重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來進行教學[4]。除了在內容上注意知識的完整性和實用性外,在形式上注意多樣性,生動活潑,善于運用快捷方便、豐富多樣的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集視、聽、講和討論為一體,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5]?!秼D產科護理》教學中滲透有關性教育內容的開展性教育的形式上,可以:
4.1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 充分發(fā)揮老師健康教育主導作用,進行科學陽光性教育,公開、坦誠、不偏不倚地、徹底地與學生談情論性,可采用理論講授、觀看性教育視頻等。
4.2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 提倡學生開展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以舉辦主題沙龍、小組討論、心理劇及知識競賽等參與性強的教學形式[6],探討性生殖健康與疾病、性道德倫理等有關知識。
4.3組織學生參與社會調查 [7]。組織學生對在校學生性心理健康做調查研究,激發(fā)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指導更多學生形成科學陽光的性知識;或到相關部門如醫(yī)院婦產科等科室參觀見習,擴充知識和視野。
5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滲透有關性教育內容取得的效果顯著
通過課堂延伸學生感興趣的情感、戀愛、兩性等話題,讓課程內容與學生關心的現(xiàn)實問題緊密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熱情,讓她們覺得《婦產科護理》原來不是那么晦澀難懂,顯著降低了學生的畏難情緒,所謂\"好學不如樂學\",課堂上探討學生樂于知道的知識,教學效果自然能得到改善。筆者對比了單純傳授知識的班級和滲透性教育的班級《婦產科護理》考試成績,后者比前者的平均分高8.3分。
筆者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伊始及結束分別對所授班級學生進行性心理調查,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性態(tài)度有較大改觀,認為性行為可以作為尋求刺激及交換自身需要手段的比例從6.5%下降到1.3%,認為少女穿著暴露是時尚表現(xiàn)的比例由48%下降到9.6%,認為過早性生活有害的比例從76.6%上升到100%。因此,通過《婦產科護理》教學過程中融入滲透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性健康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性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潔身自愛,自重自律,促進性價值觀及道德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未來生力軍。
綜上所述,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非常有必要在專業(yè)課程中恰當地融入人文教育[8],無論是從提高《婦產科護理》教學質量的角度,還是防止少女懷孕、預防學生性錯罪,培育學生良好性心理,擁有健康美好未來的角度,《婦產科護理》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系統(tǒng)科學的性教育。
參考文獻:
[1]于立東.大學生性教育[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1
[2]李克勤.淺談中學生的性幻想和性沖動 [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版),2012(05).
[3]田淑琴.課堂性教育緣何成為燙手山芋[J].中國西部科技,2005(03B).
[4] 李文君.\"十二五\"規(guī)劃中的職業(yè)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1(01).
[5]王素梅.淺析中職生性心理趨向與疏導[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3(02).
[6] 陸云亮.中職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探索 [J].學園(教育科研版),2011(15).
[7]駱夏芬.中職生性教育實效性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01).
[8]陳春法.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職業(yè)教育-對傳統(tǒng)職業(yè)教育理念的反思[J].探索與爭鳴,2012(12).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