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活中創(chuàng)傷事件頻頻發(fā)生,如何應對這些創(chuàng)傷成為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關鍵因素。本文介紹了一種新興簡單有效的心理治療技術——書寫表達,分析了該技術在心理治療中的優(yōu)勢,并對其應用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書寫表達 心理治療 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B844.2文獻標識碼:A
Expressive Writing: A New Technique for Psychotherapy
ZHANG Xiny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
Abstract A growing number of traumas in our life, how to cope with these traumas is a key factor for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simple and effective psychotherapy technique - written expression, analysis of its advantage in psychotherapy. Then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for its application.
Key words expressive writing; psychotherapy; psychology
近年來,各種災難和突發(fā)事件頻頻發(fā)生,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些事件不但會傷害當事人的身體健康,還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其中最嚴重的后果就是產生應激障礙,有些患者會患上抑郁癥,產生失眠、厭食等癥狀,更嚴重者甚至會自殺。所以,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幫助他們盡快從創(chuàng)傷中恢復過來。在心理危機干預中,常用的技術包括緊急事件晤談(CISD)、認知行為治療、眼動脫敏再加工(EMDR),研究證實這些技術對創(chuàng)傷干預具有較好的效果。然而,在臨床實踐中應用這些技術卻遇到了一些困難。一方面,這些療法對治療師的要求高,并且治療周期長。國內心理治療專業(yè)的師資隊伍相對薄弱, 能夠承擔培訓任務的專業(yè)工作者稀缺, 客觀的巨大需要與薄弱的專業(yè)力量無疑構成巨大的矛盾。另一方面,在中國,人們對于專業(yè)心理治療的接受度還不夠,加上收費高昂,許多個體并不愿意接受專業(yè)心理治療。如果心理援助人員能掌握一些簡單有效的干預技術,或者遭受創(chuàng)傷者能自己掌握某些心理干預技巧,可能更有助于減輕他們的創(chuàng)傷。在這里我們介紹一種新興簡單有效的技術——書寫表達。
1 書寫表達概述
寫作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行為, 最初只是用于記錄信息,后來慢慢發(fā)展成為信息表達、情感交流和創(chuàng)作的手段。寫作與音樂、繪畫和運動一樣,都是一種借助于媒介表達內心的情感和情緒從而可以達到治療目的形式。傳統的寫作治療主要讓個體通過創(chuàng)造性寫作(creative writing),即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產生治療功能。創(chuàng)造性寫作強調個體通過寫作進行自助、預防和自我控制,它更多針對的是在生活中遇到困擾的個體,而不是遭受慢性抑郁的病人。從20 世紀80 年代,研究人員發(fā)現對創(chuàng)傷經歷的感受和想法進行寫作,即書寫表達(expressive writing)可以改善健康狀況,且具有長期效果。這一實驗結果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書寫表達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心理干預技術。書寫表達就是讓個體在一定時間內,反復對困擾他們的創(chuàng)傷事件進行內心想法表露和情緒感受表達的寫作,從而使身心健康得到改善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書寫表達這種寫作不同于創(chuàng)造性寫作,它有一定的操作程序,個體可以很快學會并進行應用。該技術由Pennebaker等人開創(chuàng),每天15分鐘為一次,連續(xù)3天或者更長時間為一個療程,反復寫下他們對經歷過的創(chuàng)傷事件的想法和感受。該技術的操作有如下特點:寫作環(huán)境要求安靜、安全,能夠保證個體的書寫表達不受任何干擾;對于是否使用紙筆還是電腦寫作沒有具體要求,只要不妨礙個體的表達即可;對于寫作內容沒有具體限定,只要對寫作的個體產生意義,能夠喚醒其內心對所有經歷的想法和感受都可以,最好以積極內容為主。
大量研究表明,書寫表達可以顯著改善生理健康,降低焦慮和抑郁水平,減少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發(fā)生率,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個人自我調節(jié)能力。個體回避某些生活事件,不向他人表露,實際就是壓抑自我的過程。這一過程容易導致生理活動的異常,增加患病的幾率。并且,由于個體缺少對外界的自我暴露,會導致社會支持的缺少。而社會支持的缺乏又與個體的負面情緒緊密相聯,反過來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所以在保密的環(huán)境下,個體對內心世界進行書寫表達有利于身心健康。
2 書寫表達與傳統心理治療的比較
書寫表達與傳統心理治療比較,具有如下幾個優(yōu)勢:
第一,書寫表達可以最大程度保護來訪者的隱私。對于許多當事人來說,他們希望能夠與他人談論自己的“困擾”,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種討論并不經常發(fā)生。對于中國人來說,難以在外人面前表現或談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所謂“家丑不外揚”。即使心理治療師允諾一定保密,當事人還是對談論個人的煩惱感到困難。但是,書寫表達卻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對于當事人來說,寫下自己苦惱的經歷是一種文字“傾訴”,不需要與心理治療師面對面談話;同時,寫作本身也可以起到情感釋放的作用,有益于心情放松。所以,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會選擇寫日記來抒發(fā)情緒。
第二,書寫表達可以增加個體的控制感。傳統的心理治療大多是治療師主導當事人,當事人更多是被動地等待幫助。但是在書寫表達過程中,個體是主導,當事人想寫什么內容,寫到什么程度,全部由來訪者自己把握。如果在寫作時感到不舒服,可以隨時中止寫作。所以,這種技術讓個體對治療有較強的控制感。
第三,書寫表達更加經濟有效。傳統的心理治療都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有療效,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轉型,目前心理治療師的數量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書寫表達這種技術,對于有識字和書寫能力的人來說都可以進行,而且已有研究發(fā)現,對大部分人來說,寫作過程并不需要任何指導或反饋,這樣就可以把書寫表達作為一種自助技術,節(jié)省治療成本。研究也證實書寫表達與其他短期心理治療有同樣療效,所以,更少次數的治療產生同樣的效果,就更加經濟有效。
第四,書寫表達是一種簡便的治療方式。對于一些沒有時間和條件接受專業(yè)心理治療的個體來說,只要他們有紙筆或電腦,就可以隨時通過書寫表達進行自我治療。現在由于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使得書寫表達更加便利。
3 書寫表達的應用建議
(1)應用領域。書寫表達的臨床應用包括兩方面:一是病人作為應對創(chuàng)傷或消極生活事件的手段;二是作為團體治療的輔助工具。團體治療和支持團體在個體應對應激事件中越來越盛行,特別是關于慢性疾病和絕癥。將書寫表達與其他放松療法結合,可以產生綜合效果。此外,書寫表達還可以作為“家庭作業(yè)”幫助個體在團體治療或家庭治療中更好地參與。
(2)適合對象。在預防心理疾病、自我治療等方面,書寫表達對于不愿意參與心理治療,但不排斥寫作的個體來說,是一種有價值的干預工具。雖然有些心理療法被證明有效,來訪者因為一些因素也有可能不接受這種療法,比如成本太高的精神分析;也有來訪者害怕治療的不良反應,如催眠療法;而在中國,心理治療不被接受的原因是害怕受到他人的歧視。寫作的便利和潛在效果增加了個體接受該技術的可能性。
(3)寫作內容。早期,研究人員多采用書寫表達與創(chuàng)傷經歷有關的感受和想法來改善心理健康,但是會產生大量負面甚至讓人痛苦的情緒。因此,在沒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他們會隨時中止寫作,最終影響治療效果。隨著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 研究人員發(fā)現寫作積極經歷或積極情緒體驗可以顯著地改善情緒狀態(tài),降低焦慮和抑郁水平,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個體的幸福感。而且,寫作積極情緒和相關事件的過程,是個體回憶、想象和記錄積極事件和積極情緒體驗的過程,因此,個體更加愿意去寫作。
(4)寫作程序。雖然大部分書寫表達研究都是在大學的實驗室或醫(yī)院進行,而且寫作完成后也不進行任何的反饋與評價。但有學者提出,治療師的反饋對個體可能會產生一些效果,因為治療師的反饋有利于個體重新思考與看待他的經歷,從而消除不良情緒。常見的反饋策略包括:在當事人朗讀他們的寫作內容后,治療師給出反饋;治療師在閱讀了當事人的寫作內容后與當事人討論。具體使用哪種反饋,部分取決于當事人對治療師反饋的意愿,部分取決于當事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與治療師分享自己寫作的內容。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fā)展,個體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進行書寫表達,并隨時獲得他人的反饋(比如,在微博上個體可以通過閱讀他人的評價得到反饋)。因此,這種書寫表達更加有效,也更有利于應用于個體的心理自助。
基金項目:2011年度浙江省公益性技術應用研究計劃項目(2011c23117);2010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重點文科基地招標項目《當代大學生面臨的重大道德與心理問題研究》(299-X3510010);2009年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青年項目《寫作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咨詢的應用研究》(299-X3209039)
參考文獻
[1] 胡瑜,莫曉沁,彭燕文,桑彬彬.EMDR:災后心理創(chuàng)傷干預的新技術.心理研究,2013(2).
[2] 王永,王振宏.書寫表達積極情緒對幸福感和應對方式的效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
[3] 王永,王振宏.書寫表達及其對身心健康的作用.心理科學進展,2010(2).
[4] 石艷.表露性寫作在學生心理保健中的運用.科教導刊,2010(7).
[5] 張信勇.寫作療傷——書寫表達對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的影響及其機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