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禹
[摘 要]同為侵權責任構成要件體系中的過錯與因果關系,因功能之耦合,在侵權責任認定中難免會被交叉運用。應從侵權責任構成要件的內涵入手,來考察過錯與因果關系的功能耦合及過錯對因果關系認定的影響,并對二者在侵權責任認定中相結合的路徑進行認真的思考。
[關鍵詞]侵權責任;構成要件;過錯因果關系
一、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內涵之明確
在我國侵權法理論界,學者們在對“侵權行為”與“侵權責任”的概念進行嚴格區(qū)分時,產生了一個弊病,即對“侵權行為構成要件”與“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存有不加區(qū)分的弊識。顯然,這對侵權行為及侵權責任的認定是極為不利的,理論上的錯位勢必導致司法實踐中的混亂。值得慶幸的是,有學者已經意識到了這種現(xiàn)象,認為“使用侵權行為構成要件這一概念較好,因為就責任而言,即使有了這些構成要件,也還要考慮抗辯要素,責任能力等?!备袑W者對二者進行了明確的區(qū)分比較:“侵權行為構成要件與侵權責任構成要件是絕對不能混為一談的。首先,從定義而言,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僅指某種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所應當具備的法律條件。而侵權責任構成要件則是指某種行為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所應當具備的條件。其次,從內容上看,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無須考慮免責事由?!倍謾嘭熑螛嫵梢c侵權行為構成要件的法律效果是不一樣的。具備侵權行為的構成并非必然承擔民事責任。因為在侵權行為要件成立的情況下,如果存在法定免責事由,行為人仍然可以免除責任,但一旦侵權責任構成要件滿足,即行為人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而又無法確定免責事由的存在時,那么行為人必須承擔責任。
二、過錯與因果關系功能之耦合
同一侵權責任構成要件體系下的過錯與因果關系在侵權責任認定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功能上的耦合。首先,過錯會對事實上的因果關系進行限縮。因果關系要件肩負著在加害人的行為和受害人的損失間尋找橋梁的作用,為損害由受害人向加害人的移轉提供了正當化的理由,這與過錯對侵權責任所具有的限定功能在某種程度上是契合的。因此,有學者指出:“因果關系要確定誰的行為或物件造成了損害,以確定可能要負責任和主體;而過錯則要確定這些可能要承擔責任的主體是否在法律上必須對損害后果負責??梢?,過錯的認定是建立在對因果關系的認定基礎之上的。如果把責任的確定過程分為幾個步驟,那么,因果關系的認定是第一步,而過錯的認定是第二步。”其次,復合式因果關系中,確定責任歸屬需要借助過錯的考量。因果關系的認定不可能是單一的認定方法。如何客觀,公正地確定責任歸屬始終是侵權法上因果關系考量的終極目的。那么,在復合式因果關系的情形下,責任的確定就無法阻止將過錯的考察作為可信賴的依據。下如英國憲法Mackinnon所說的那樣:“一個對他人犯有過失的人,不應計較其受害人的個人特質,盡管受害人的這種個人特質增加了他遭受損害的可能性和程度。對于一個因致人頭骨破裂而引起的損害賠償請求,受害人頭骨易于破裂的異常不能成為抗辯的事由?!边@就是著名的“蛋殼腦袋規(guī)則,”它為許多國家的司法實踐所承認。在這里,斷然否認“誘因”的抗辯所依據的唯一理由便是加害人的過失。而法國法創(chuàng)立的共同過失說創(chuàng)設了一種因果關系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即每一個被告人證明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凡不能證明者均應對損害承擔責任。可見過錯與因果關系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滲透。
三、因果關系的確定與過錯認定相結合之路徑的思考
(一)事實因果關系的確定與過錯認定相結合。對侵權行為法上因果關系的考察并非是為了事物間的客觀聯(lián)系,而是為了公正地確認責任的歸屬,因此在考察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時,不可避免地要滲透法律上的價值判斷。譬如,加害人責任的合理負擔,受害人損害的合理補償,立法意圖的實現(xiàn)等。法律責任必須限制在那些與損害結果有緊密關聯(lián)并且重要的行為上,從而使責任的承擔合理化,以實現(xiàn)個人自由意志和社會秩序維護的平衡。有鑒于此,在堅持事實上因果關系,由于過錯最直接體現(xiàn)法律的否定性價值評判,對事實上因果關系進行限縮的功能應交給過錯,而不是“相當性”“法規(guī)目的”等抽象和不易操作的概念。
(二)法律因果關系的確定可借鑒過錯的種類劃分。侵權法上的因果關系以事實因果關系為基礎,但從侵權認定結果來說,事實因果關系又不免成為一定價值因素的載體。這就使法律因果關系認定理論成為必要。筆者認為,過錯的種類劃分可以為法律關系認定理論成為必要,提供一些借鑒。過錯的種類一般被區(qū)分為故意和過失,因此故意較之過失而言代表行為人更深的主觀惡意,所以也較之過失應受到更多的法律譴責。日本法上,行為人在主觀上若故意,因果關系的認定應采用直接結果因果關系理論,將所有與侵害行為存在事實因果關系的損害均納入賠償范圍。行為人在主觀上若為過失,以處于侵權人規(guī)避義務所及的射程距離內的,與侵權人侵害行為具有事實因果關系的損害結果作為劃定責任范圍的標準。過錯的劃分體現(xiàn)了法律不同的否定評價程度,因而有必要根據不同的過錯種類適用不同的法律因果關第認定標準。
綜上所述,在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中,不要孤立地看待過錯和因果關系,而應將兩者有機聯(lián)系,從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角度,在社會一般人注意義務的標準認識方面將過錯與因果關系的認定相結合,以期正確歸責和合理限定加害人的責任。但應避免抹殺因果關系在侵權責任構成要件中的獨立性,斷不可混淆作為兩個獨立的侵權責任構成要件過錯與因果關系。
參考文獻:
[1]楊立新.《侵權法論》.北京.人民法院出
版社.2005.
[2]王利明.《民法中的因果關系問題探討》.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編輯/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