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娟
[摘 要]現(xiàn)代高新科技的發(fā)展對圖書館日常工作的管理建設,對讀者需求的沖擊,要求地方圖書館館藏資源更加豐富化,使用便利化,保存科學化。
[關鍵詞]館藏建設;讀者需求;資源利用;科學管理。
這個時代是個信息高速運轉的時代,是個個性的時代,這就對于現(xiàn)代圖書館的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書籍收藏和使用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現(xiàn)今讀者的需求,電視,廣播等傳統(tǒng)信息的傳播已經不是沖擊,電腦、手機等隨處可見的移動終端已經成為信息接收的日常工具。作為公益性社會文化服務機構,也應當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發(fā)展。
1.館藏資源的豐富以及使用
公共圖書館的存在的價值與否,要看其是否能滿足對于社會上不同層次的人的需求。那么需要圖書館對于不同館藏資源的收藏加以豐富。
1.1地方文獻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之一是:“具有保存人類文獻的任務,特別是地方文獻,因為它記載了當?shù)貜墓诺浇袢祟悮v史的發(fā)展和演變過程?!?/p>
利用同書館來進行社會歷史文明的傳承和保護工作和博物館的方面有些不同。博物館所針對的面更加的廣泛,而且物質類遺產的保存更為普遍。在中國的行政管理中博物館和圖書館基本是屬于文化局管理的,作為兄弟單位,圖書館在文化古籍的保護方面可以和博物館相互協(xié)助。每個地方文獻對于圖書館來說就是其獨有的特色,而許多歷史遺跡的發(fā)現(xiàn)往往伴隨著文字或者古籍的出土,這些就更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加強和博物館的聯(lián)系取得更有價值的文獻是圖書館提高館藏的同時也提升了文獻的價值。
任何地方都是某些人的家鄉(xiāng),某些家族獨有的文獻資料和其傳承的文化。比如各個地方的家族宗譜,家族的歷史記錄。再者家鄉(xiāng)的各類名人的出版物,生平資料,可以給圖書館增加魅力之外還可以使后來者對于家鄉(xiāng)的前輩們的了解,傳承優(yōu)秀的同鄉(xiāng)人的優(yōu)秀品質。
1.2報紙、期刊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之二是:“傳遞科學知識和信息?!?/p>
圖書館將科學知識信息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則收集和組織起來,也就是信息整序,使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到圖書館去索取。然而報紙期刊每天刊登的最新的時事新聞和新興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時代發(fā)展最有序的記錄之一。傳統(tǒng)的圖書館對報紙和期刊的管理方式都是每天把新的報刊放在閱覽室的閱覽架上換下的舊的集中堆起來后當廢紙?zhí)幚怼kS著對信息情報的重視和利用,圖書館員們需要打破單一為讀者提供閱讀這一膚淺需要,開辟一種全新的讀者服務模式。我館最為地方的縣級小館從建館至今一直重視報紙期刊的保存,在于市級館中甚至是在全省范圍內所保存的報紙和期刊都是受到過表彰的。
然而年代久遠的報紙和期刊隨著時間的流逝發(fā)黃和蟲蛀都是保存的難題。既可以保護這些報紙和期刊,又可以使資料得到利用,圖書館可從形式上借鑒上海圖書館對報紙的利用方式,把所有公開出版征訂的報紙稿內容轉化為電子文檔,增強了便捷性、可視性,并利用導航系統(tǒng),推出相關針對性服務。
1.3數(shù)字資源
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之三是:“實施社會教育。”圖書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向廣大群眾實施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在這個網絡全覆蓋的的時代來說,圖書館的數(shù)字化是時代的趨勢。讓現(xiàn)今的人坐在那里安靜的看會書,不是不可能而是不便利。對于追求高效、便捷的年輕人來圖書館借書、看書就更加困難了。
引進各類數(shù)字資源,就館藏豐富上來說,是以較低的成本來獲得更多的資源。例如現(xiàn)在的一個移動硬盤或者是一個光盤,就可以存儲,幾千本甚至上網本書刊的內容。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藏書方式這些書刊,最明顯的是耗費幾萬倍的空間,更不用計算運輸?shù)瘸杀玖恕C總€館建立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是既不方便,成本又高。最有效的利用現(xiàn)存的一些資源整合在一起,通過網絡豐富自身的館藏。例如使用各地方的網絡圖書館,綜合文化共享工程的資料。這一些,不需要額外費用的資源,以往都得不到好好的利用,通過多方面的利用使得資源共享。
2.館藏保存
2.1紙質圖書的保存
圖書館的館藏文獻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保護好、管理好、使用好這些資源是每個圖書館員的責任。過去,在我國大多數(shù)圖書館均采用“三線藏書制”。所謂“三線藏書制”就是將書分三類開放,新書、常用的書放實行開架借閱,此稱為一線藏書;一些不常用,或者需要永久保存的圖書,則放在專門的書庫或閱覽室,采取閉架借閱,此稱為二線藏書;一些內容過時,很少使用的圖書,作為圖書清理和備查,此稱為三線藏書。隨著業(yè)務的發(fā)展,大多數(shù)的圖書館實行全館開放式服務模式。這樣的服務模式雖然提高了館藏的使用率,但是藏書丟失率、損壞率仍然明顯上升。美國政府集中建立提存書庫,集中收藏舊圖書,全社會共享的做法,對我國圖書館界在館藏普通圖書修補與保護工作的認知與實踐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對于有保存價值的紙質資料,上文也有所提到,將其轉存為電子資料,這樣在保存的同時,使用時既便捷也便于查詢。
2.2數(shù)字資料的保存
國外電子期刊、數(shù)字資源,更新速度非???,許多資源如果不注重保存,很可能就無法再找到信息資源的內容。對于數(shù)量眾多的電子資源來說,保存的取舍很重要。有地方特色的資源需要重點保存,定時的保存?zhèn)浞莸臄?shù)據(jù),制作光盤留存都是可選的辦法。期刊和報紙的電子資源在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庫使用同時,也要注重紙質文檔的保存,就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來說紙質的書刊是不可替代的。,
總結
不管社會如何發(fā)展,圖書館的發(fā)展是需要跟上社會的步伐,不單是為了存在而存在。圖書館的館藏資料是人類長期積累的一種文化的資源,圖書館對這些資源的加工、處理是對這種資源的開發(fā)。因此,讀者通過對圖書館不斷利用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其智力和能力的過程。適應時代,不只是個人,適者生存的道理也適合任何存在的事物。
參考文獻:
[1]牛書東.圖書館館藏書目數(shù)據(jù)庫的維護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3):41-42.
[2]宋鸞姣,等.移動時代基于讀者需求的圖書館館藏發(fā)展趨勢研究[J].現(xiàn)代情報,2012(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