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山東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模式影響,結(jié)合實際,摸索出一套讓學生學得開心、成績優(yōu)秀、能力提高的輕松“四步教學法”。
關(guān)鍵詞:四步教學法;特點;操作流程;應(yīng)對策略
一、模式特點和核心
1.模式特點
該模式完全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shè)計,通過目標明確、形式靈活、趣味性與靈活性交融的“目標引入,自主學習;目標深化,交流探討;目標展示,反饋評價;目標達成,拓展提升”四個教學模塊,改變了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的局面,使他們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自覺主動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fā)展。
2.核心
自主高效是該模式的核心。
二、教學操作流程
1.流程
第一步:自主學習,目標引路;第二步:交流探討,目標深化;第三步:目標展示,反饋評價;第四步:目標達成,拓展提升。
2.教學操作流程
第一步:目標引入,自主學習。
【操作】讓學生觀看課前制作好的課件。
【時間】10分鐘左右。
【目的】讓學生總體感知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wù)和要求,并根據(jù)學習目標自主學習。
【意義】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
【注意點】準確制定學習目標,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
第二步:目標深化,交流探討。
【操作】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不能解決的開展小組合作,每個成員將自己的問題向小組提出,小組討論解決,最后將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第三步、目標展示,反饋評價。中向教師提出。
【時間】約10分鐘。
【目的】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意義】學生能解決的問題,即使教學參考書上規(guī)定再重點的內(nèi)容也無須再講;每組提出的問題就是學生心中的疑惑,即使教案上沒寫,也要給學生解決。
【注意點】①小組討論要鼓勵每一個學生參與。②小組成員要人人有問題。③引導學生歸納,學會概括與運用。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補差,又是培優(yōu),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
第三步:目標展示,反饋評價。
【操作】學生向老師提出在第一、二步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抽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能夠完成目標,稱謂達標;大多數(shù)完不成任務(wù),就及時調(diào)整課堂,找出學生沒學會的原因,及時進行矯正。課后還要進行跟蹤。
【時間】15分鐘左右。
【目的】通過展示能了解到學生是否當堂都達到了學習目標。
【意義】及時展示,反饋信息,了解學習目標完成情況。
【注意點】①課堂展示不能隨意命制的,要緊扣目標,還要典型、適度和適量。②課堂展示內(nèi)容要低起點、多層次,有必做題,有選做題,有時還有思考題。③學生沒學會的題要及時矯正,課后還要對當堂沒達標通過矯正后學會的學生進行跟蹤。
第四步:目標達成,拓展提升。
【操作】①課堂小結(jié),落實知識網(wǎng)絡(luò)化,方法程序化,情感生活化。②提供切近生活的新情景,讓學生在新情景中體驗本課所學,落實知識的積累、方法的訓練、情感的體驗。
【時間】約7分鐘。
【目的】準確聯(lián)系實際,總結(jié)知識方法,鞏固當堂所學,適當進行拓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意義】讓學生由學會走向會學,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注意點】①巧妙設(shè)計聯(lián)系實際的切入點,問題情景應(yīng)貼近學生認知水平,讓知識與方法的遷移自然形成。②教師點撥要有層次性和針對性,規(guī)范、明了。③給學生流出思考的空間,提供必要的參考提示。
三、操作中的應(yīng)對策略
1.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理念,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為自主高效學習提供理念保障
轉(zhuǎn)變教與學的關(guān)系是建立自主高效課堂的關(guān)鍵。自主學習是針對學生被動學習而言的,它強調(diào)課堂教學的“三個還給”和“三個解放”。學生成為課堂主角,教師成為配角。學生只有樹立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才能主動地參與、積極地合作、認真地反思。
2.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為自主高效學習提供組織保障
自主學習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小組學習。所以科學合理地組建學習小組是成功運用這一模式的重要組織保障。為此,我對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組織能力等進行綜合考察,將全班分9個小組,力求使“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這樣將個人競爭轉(zhuǎn)化為小組競爭,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啟發(fā),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3.重視過程,加強學法指導,為自主高效學習提供能力保障
在第一步“目標引路、自主學習”和第二步“目標深化、交流探討”環(huán)節(jié)中,給予學習方法的指導,自學時巡視輔導,要相機誘導、適時點撥。在第三步“目標展示、反饋評價”時,點撥做到:點在學生不知新知時、點在學生語言表達卡殼時、點在學生思維受阻,產(chǎn)生偏差時、點在學生認知失誤時。在點撥方法上靈活選擇:導向點撥、生活實例點撥、聯(lián)想點撥、比喻點撥、設(shè)“陷”點撥、類比點撥、直觀點撥、歸納點撥,使學生從“山重水復(fù)疑無路”的學習困境逐漸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4.緊扣學生身心特點,采用不同的激勵措施,為自主高效學習提供學習動力保障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對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所以,我專門制定了《班級法典》,對積極舉手、自主學習效果好的小組和個人、上講臺展示、敢于質(zhì)疑、檢測效果好的都給予獎分,由小組長當節(jié)課記載好,獎分最多的前幾名將評為學習之星,對于學習之星將頒發(fā)獲獎證書,拿獲獎證書照相,獲獎?wù)掌瑢⑸蟼鞯桨嗉壒芾聿┛停瑢W習之星照片在教室光榮榜上張貼,短信方式告知家長,這些措施能大大地激勵學生。所以,課堂上學生就敢積極舉手,敢于展示,這為自主高效學習提供了動力保障。
參考文獻:
李炳亭.高效課堂九大“教學范式”.山東文藝出版社,2010-08.
作者簡介:朱桂生,男,1976年8月出生,就職學校:湖北省蘄春縣青石中學,研究方向:高校課堂。曾12次在數(shù)學課和班會課獲市一等獎和縣一等獎。有近20篇論文獲省市一等獎,輔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有近100人次獲國家、省市、縣級獎。“四步教學法”(朱桂生模式)被《中國教師報》等六家新聞媒體報道。班級管理已經(jīng)彰顯“三主動、四注重”的特點。是青石鎮(zhèn)十佳黨員標兵、蘄春縣家庭教育先進工作者、蘄春縣首屆骨干教師、黃岡市骨干教師、黃岡市優(yōu)秀學科教師、黃岡市十佳班主任、個人先進事跡入編《黃岡教育百佳風采錄》、湖北省數(shù)學會員、湖北省課內(nèi)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省級先進個人、2012年是中國教師研修網(wǎng)的輔導老師、2013年是中央電大的輔導老師、2013年還被省教育廳選派到北京師范大學參加“湖北省骨干教師境外高端培訓”。